“26號大雪來襲,農諺預示冷冬”?諺語不論地區就是耍流氓

詩意看頭條文章,有這麼說的:

天氣預報:明日26號大雨暴雨大雪來襲,今年是冷冬?農諺預示今年冬天是個冷冬

農諺預示今年是寒秋?

“26號大雪來襲,農諺預示冷冬”?諺語不論地區就是耍流氓

詩意想說說諺語的使用問題。

諺語有很強的地域特徵,在北方流行的諺語不一定適合‬南方,反之亦然。

我國目前流行的節氣時令諺語,大多起源於黃河中下游流域。

“26號大雪來襲,農諺預示冷冬”?諺語不論地區就是耍流氓

昨天(10月25日,農曆十月初一)是寒衣節,它與清明節、中元節共稱為中國三大“鬼節氣”,這一天以及以後的半個月內,人們要祭奠死去的親人祖先,給他們燒紙錢、豬肉、水果、敬酒等。

“26號大雪來襲,農諺預示冷冬”?諺語不論地區就是耍流氓

寒衣節在寒露時,正是中原地區小麥播種季,關於寒衣節也有很多諺語,比如有人提到農諺“雨淋寒衣節,半月不見天”,“十月初一陰,柴火貴如金”,加上中央氣象臺天氣預報,以此論證了“今年是一個寒冬”“今年是寒秋”等。

節氣、諺語是古代中國勞動人民長期經驗的積累和智慧的結晶,與農耕生活相始終,在漫長的歷史演變過程中又被賦予了豐富的文化內涵,體現了中國人尊重自然秩序、追求天人和諧的古老智慧,至今也是我們日常生活和民俗活動的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26號大雪來襲,農諺預示冷冬”?諺語不論地區就是耍流氓

詩意想說的是,農諺有很強的地域特徵,北方流行的農諺拿到‬南方就‬完全‬不適合‬,反之亦然。

比如上面提高的“雨淋寒衣節,半月不見天”,“十月初一陰,柴火貴如金”,都是流行在黃河流域,換了地方不一定適用。

而且‬中央臺預報的暴雪、大雪部分(下圖‬的灰黑色‬地區‬,降雪‬量級‬2。5-5毫米‬),都是海拔高比如青藏高原,或者維度高比如黑龍江,這些地方常年入冬就早,暴雪大雪開始的早。

26到28日的降雨過程,黃河中下游只是小雨,遠沒有到暴雪大雪的地步,因此並不適用這兩條諺語,由此得出“今年是寒冬”或“今年是寒秋”,只能是個猜想,有一定的機率。真正是冷冬還是暖冬,氣象專家都不敢輕易下結論,我們只當是個好玩的參考吧。

“26號大雪來襲,農諺預示冷冬”?諺語不論地區就是耍流氓

詩意真正感覺不舒服的是,為什麼一些文章要為了佐證自己的一個結論,要用一些令人驚悚的題目來博眼球。比如誇大其辭,以偏概全,以小部分事件模糊大部分情況,明明氣象臺預報的很清楚,就是青藏高原部分高海拔地區、北方高緯度地區才有大雪,偏偏說“26號大雨暴雨大雪來襲”,讓人以為中國大部分要下雪了;還有的文章斷章取義,明明預報說“陰天有小雨,區域性有暴雨”,偏偏寫成“暴雨要來啦!全城戒備!”,完全歪曲了本意。

“26號大雪來襲,農諺預示冷冬”?諺語不論地區就是耍流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