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拿命愛她,女兒卻想要自殺”高知母親一聲嘆息:我做錯了什麼

前幾天在網上看到這樣一條“求助帖”,一位高知媽媽在夜裡偷看女兒手機,結果發現,孩子的手機裡靜靜地躺著一封“遺書”。

“我拿命愛她,女兒卻想要自殺”高知母親一聲嘆息:我做錯了什麼

“我很煩……睡覺會被罵,不吃飯會被罵……”

“被罵廢物被罵裝病……只要我反駁就是不孝……”

“下輩子我想做一條幸運的流浪狗……”

“他們在泥裡,卻說我是爛泥扶不上牆……”

整篇“遺書”裡,孩子對父母、對生活的世界都充滿了厭煩,在她的眼中,不管自己做什麼都會被罵而且還不許反駁。

雖然遺書裡時不時地會出現幾句髒話,可是通篇下來最令人印象深刻的還是孩子的孤獨和無助。不過,在孩子媽媽眼裡,這一切都是“無從說起”的。

媽媽在帖子中無奈地表示

:“我女兒脾氣很大,經常沒說幾句就和我吵起來了。我本來想和她溝通的,可她就是不聽。我可以管理好手下的幾十名員工,可是我卻說不通我的女兒。”

這封遺書讓這位高知媽媽陷入到了失望和擔心,她不明白,“我可以拿命來愛孩子,可是為什麼她卻想要去死呢?我為孩子創造了那麼好的生活條件,可是孩子為什麼不懂得珍惜呢?我究竟做錯了什麼?”

在帖子下方有很多網友留言發表自己的看法。

有的網友支援女孩媽媽,“現在的孩子就是很難溝通,說輕了不當回事,說重了又要鬧自殺,真是難管!”

“我拿命愛她,女兒卻想要自殺”高知母親一聲嘆息:我做錯了什麼

不過,其中也有這樣一條留言得到了高贊:

“女孩已經無助地想自殺,大人們卻還弄不清自己錯在哪了,這到底是對誰的諷刺?如果大人們還沉浸在自以為是的‘溝通’裡,他們將永遠無法走進孩子的內心,因為他們根本不會溝通。”

很多父母對於與孩子間的溝通很“自信”,但是其實在孩子眼中,這些所謂的“溝通”很可能是枯燥無味的“說教”,居高臨下的“指責”,甚至是充滿貶低的“辱罵”。

著名繪畫心理分析師陳勝老師曾經說過

:70%的“問題孩子”的情感訴求在家庭中都被父母忽視了。

當父母企圖用“孝順”“聽話”等標準來“鎮壓”孩子身上的不同意見時,孩子真實的內在情感訴求就永遠不會被父母“看見”。

當家長的千萬別讓“控制慾”迷了眼,“為你好”並非是孩子最想要的溝通

很多家長都在以“自以為”的方式來疼愛孩子,父母覺得自己可以拿生命去愛孩子。

但是其實,很多時候他們只是沉浸在自己的教育幻景之中,他們以為自己的付出就是孩子想要的,卻沒有問過孩子們,他們真正需要的是什麼。

“我拿命愛她,女兒卻想要自殺”高知母親一聲嘆息:我做錯了什麼

張德芬說,童年時會因為缺乏愛和認同而造成心靈黑洞。

對於孩子而言,他們需要愛和認同而並非是父母的“說教”和“大道理”。

所以對於不明白這一點的父母而言,當他們在與孩子進行溝通的時候,大部分都是在“雞同鴨講”。

當父母的教育沒有得到孩子的配合和反饋時,父母們又會拿出“我都是為你好”的殺手鐧,一直處於被動一方的孩子也終於被這句話懟得喪失了想要表達內心的慾望。

於是,孩子和父母間的日常溝通大部分成了無效溝通,成了父母對孩子的教育壓制。

父母願意拿命來愛孩子,但是卻沒有耐心聽聽孩子怎麼說,沒有包容心來承認孩子說的沒有錯。父母習慣用家長權威來迫使孩子“妥協”、“服從”,但是卻不知道,孩子真的會用自己的一生為代價來證明父母是錯的。

無效溝通讓孩子越來越沉默,同時也讓孩子離父母越來越遠

在《少年說》中有一期節目,一個長得胖乎乎的小女孩因為媽媽逼著自己參加太多的比賽而勇敢地站在講臺上向媽媽“喊話”道,“你以後可不可以聽聽我的想法?”

可是沒成想,女孩媽媽態度堅決地表示,“不可以,因為我是在為你好。”

女孩不甘心,於是她又嘗試了一些其他的方法來試著和母親溝通,可是母親從始至終都不願改變自己的堅持。

最終溝通失敗,女孩無奈地低下頭,沮喪失落的樣子讓人有些心疼。

也許這樣的溝通在家裡已經進行過很多次,同時也失敗過很多次,但是女孩還是希望媽媽可以聽聽自己的內心想法。

可是令人遺憾的是,女孩最終也沒有成功。也許在以後,女孩不會那麼執著於說服母親了,因為也正是這一次次地溝通無效透支了孩子對母親的傾訴慾望以及內心的信任感。

“我拿命愛她,女兒卻想要自殺”高知母親一聲嘆息:我做錯了什麼

電影《春潮》中有這樣一句臺詞,“你什麼時候才能明白,家庭不是戰場,你的勝利也不是榮耀

。”

父母們別覺得自己的“堅持原則”是一場教育的成功,其實這也正在把孩子推得離自己越來越遠,直至把孩子推進絕望而冷漠的深淵。

真正的親子溝通其實應該建立在“共情”的基礎之上,而並非父母的想當然

1.試著從孩子的角度看問題

大人們以為孩子的想法總是幼稚無知的,但是殊不知小小的他們卻也在經歷著和大人一樣的“生活煩惱”,他們會因為社交感到煩惱,會因為學習感到壓力等等,小孩子的世界並非如大人想象的那般無憂無慮。

所以當大人們試著蹲下身從孩子的角度來看待問題時,此時他們才能夠真正地理解孩子的“處境”。

2.接納孩子所有的情緒表達

“我拿命愛她,女兒卻想要自殺”高知母親一聲嘆息:我做錯了什麼

當孩子哭泣的時候,很多父母會強勢地要求孩子“不許哭”,“高興點”。

但是其實,哭泣也是孩子發洩情緒的一種方式。大人們因為覺得“厭煩”就剝奪了孩子大哭的權利時,這種不接納孩子負面情緒的做法只會讓孩子變得更加壓抑,而由此長期堆積的負面情緒也終會將孩子的情緒體系壓垮。

其實孩子歇斯底里的背後更多的是父母的冷漠,就孩子而言,他們最需要的也許只是父母的柔聲安慰而已。

3.多給予孩子一點同理心

“我拿命愛她,女兒卻想要自殺”高知母親一聲嘆息:我做錯了什麼

每一個個體在成長的過程中都希望被“看見”,被“尊重”,所以在家庭生活中,父母更加應該多一點同理心,去體悟孩子的感受、想法和需求。

大人們長大後也許就忘了自己小時候最想要的東西,但是為人父母,他們需要在這方面對孩子有所體諒。

“你看,這個孩子好懂事啊。”

“你怎麼知道她是不是害怕、沉默、妥協呢?”

希望做家長的可以早點明白這裡面的道理,讓孩子可以像個孩子一樣被溫柔對待,茁壯成長。

大家對於親子溝通方面有哪些看法分享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