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讀《臭臭先生》,論一個母親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力有多大?

“她不像他那樣無家可歸,但在心裡,她覺得她是沒有家的。”

“媽媽不會介意的,克洛伊想她不會想我的,她只關心一個人,那就是安

貝爾。”

——《臭臭先生》

臭臭先生是一個流浪漢,12歲的少女克洛伊每天放學的時候都會遇到他,但從來沒有跟他打過招呼。有一天,參加競選的媽媽提出要把所有的流浪漢趕出小鎮,克洛伊擔心臭臭先生被趕走,竟然偷偷的把臭臭先生藏在自家的工具棚裡。在媽媽參加競選前,有記者來家裡採訪,臭臭先生走出工具棚,被記者拍到,媽媽也因被誤會收留臭臭先生而上了頭條。在一系列的故事發展後,臭臭先生想要回歸到他的流浪生活。在這個時候,克洛伊竟然提出了想要跟臭臭先生一起浪跡天涯的念頭。最後透過臭臭先生與媽媽的談話以後,媽媽意識到了自己的錯誤並做出了改變,克洛伊也放棄了流浪的念頭。

解讀《臭臭先生》,論一個母親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力有多大?

(書本封面)

本文學作品,我將從文學創作者、繪者與文學賞析,文學在現實生活中的教育意義,這三個方面展開探討,希望能給家長們帶來些許啟發。

文學創作者、繪者與文學賞析

1、文學創作者大衛·威廉姆斯曾獲“不列顛驕傲”等榮譽稱號。

《臭臭先生》的創作者是大衛·威廉姆斯,他是英國當代著名的兒童圖書作家。在評論界享有“羅爾德·達爾繼承人”的美譽。2008年至今,他的兒童文學作品一經推出,便受到全球大小讀者的熱烈追捧和好評,他的作品主要是以“幽默風趣”“溫情耐讀”而著稱。

2、文學繪者託尼·羅斯——三度榮獲“最佳繪者銀畫筆獎”。

《臭臭先生》的繪者是託尼·羅斯,他是英國著名的插畫家和作家,曾榮獲凱特·格林納威獎提名獎,英國聰明豆圖書獎銀獎,德國兒童圖書獎,還曾三度榮獲“最佳繪者銀畫筆獎”。他的畫作活潑俏皮,線條具有強烈的情感張力。

解讀《臭臭先生》,論一個母親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力有多大?

(媽媽在院子裡噴撒香水)

文學賞析

1、故事非常幽默,誇張變形的細節會讓你捧腹大笑。

媽媽是一個非常追求時髦的人,樓下有個長年鎖著的衛生間,為什麼常年鎖著呢?因為那是專門留給“最重要的客人”的,甚至是連克洛伊都沒有見過,更別談用過了。

壁櫥裡還有一套從來沒有用過的細瓷茶具,也是預備給“最值得用的人”。她甚至在院子裡噴上了空氣清新劑。似乎他們家隨時會有重要的客人來訪一樣。

2、故事情節非常溫情感人。

克洛伊知道臭臭先生非常渴望地吃到一根香腸以後,在吃飯的時候,她偷偷的拿了一根香腸,用紙巾包好。不過這一幕正被她的妹妹安娜貝爾看到,並向媽媽告了密,克洛伊不得不把香腸放回盤子裡。

克洛伊知道媽媽為了參加競選,打算把流浪漢都趕出去時,她竟然偷偷的把臭臭先生安排在自己家的工具棚裡住下。

克洛伊這些行為在整個故事中呈現了她溫情感人的一面。

3、簡單誇張的畫面,非常符合文中意境。

《臭臭先生》的插圖運用了大量的留白,主要是以黑線條勾勒為主,但卻能把每個人物的特點以及面部表情描繪得唯妙唯俏,完全把人物的心理特徵描繪出來,很是貼合文中的幽默感。

解讀《臭臭先生》,論一個母親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力有多大?

(媽媽嫌棄的拿起克洛伊的數學練習冊)

看上面這張圖,媽媽發現克洛伊的數學練習冊上一道數學題也沒有,而是五顏六色的文字和圖片,以及克洛伊在上面寫的故事,其中故事就說到了,她在學校裡的老師其實都是吸血鬼。

在媽媽眼裡,這是讓人噁心的恐怖故事。媽媽嫌棄地用蘭花指拿起她的數學練習冊,媽媽被氣得頭髮都豎了起來,眼睛瞪得圓圓的,咬牙裂齒,脖子粗紅。這張畫把媽媽的表情以及心理動態完全的表露了出來。

解讀《臭臭先生》,論一個母親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力有多大?

(人們用紙巾當作臨時防毒面具往外逃命)

外面下起了雨,臭臭先生和克洛伊無處可躲,他們就想到了去星巴克咖啡廳躲雨。當他們剛走進咖啡廳的時候,咖啡廳裡醉人的香味,似乎一下子消失了,被臭臭先生身上特殊的味道代替著。

咖啡廳裡的人意識到了“危險”,紛紛拿起餐巾紙當做臨時的防毒面具,堵住了嘴鼻,甚至連咖啡廳的工作人員都表示要放棄星巴克。人們用餐巾紙堵住嘴鼻爭先恐後的往外湧。這張圖完全描述了人們的恐慌。

解讀《臭臭先生》,論一個母親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力有多大?

(安娜貝爾和克洛伊搶傳單)

在一個家庭裡,同樣是女兒,媽媽卻更寵愛妹妹安娜貝爾,妹妹也因為得到媽媽的寵愛,而經常的欺負姐姐。妹妹安娜貝爾因為得到媽媽的信任與寵愛,得到了挨家挨戶發傳單的機會。

繪者把兩姐妹的表情完全的展露了出來,安娜貝爾不把姐姐放在眼裡,克洛伊看到媽媽上了頭條以後不可思議的表情……

教育的意義

1、媽媽對安

貝爾的偏愛,讓克洛伊覺得媽媽不愛她

安娜貝爾是克洛伊的妹妹,在同一個家庭裡,克洛伊經常被忽略。媽媽似乎更喜歡,更偏愛安娜貝爾,其中的原因竟然可能是因為安娜貝爾和媽媽好像是一個模子裡刻出來的,媽媽想要把她培育的更加優秀。因此,媽媽把安娜貝爾的時間全部報滿了各種各樣的興趣班。

看著家裡每一面牆上都滿滿當當地貼著安娜貝爾獲得的各種榮耀,安娜貝爾獲得的成績越多,克洛伊就覺得自己越失敗。

克洛伊雖然在一個什麼都不缺的家庭裡,但是她卻感覺不到媽媽的愛,感覺不到家庭的溫暖,這讓克洛伊覺得她雖然不像臭臭先生那樣無家可歸,但是她心裡覺得她是沒有家的。

媽媽的偏愛讓克洛伊覺得媽媽並不愛她,媽媽只愛妹妹,她在這個家庭裡可有可無。因此,她在臭臭先生決定繼續去浪跡天涯的時候,萌生了想要跟著臭臭先生去流浪的念頭。因為她認為她沒有家,她在這個家庭裡可有可無,即使她離開了這個家,媽媽也不會傷心。

解讀《臭臭先生》,論一個母親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力有多大?

(克洛伊收拾東西想跟臭臭先生去流浪)

2、媽媽對克洛伊的羞辱,只會讓孩子自暴自棄。

在媽媽發現克洛伊的數學練習冊上,沒有任何一道數學題,上面全是克洛伊依靠想象力編造出來的吸血鬼的恐怖故事。媽媽發現了這些噁心的恐怖故事以後就開始數落克洛伊:“難怪你數學成績那麼差,上課時沒有專心聽課,卻專門為這些愚蠢的故事分神,難道你想長大了以後像你的父親那樣,在一個破汽車廠裡上班嗎?”

媽媽一邊數落,一邊把克洛伊的數學練習冊撕成了碎片。

媽媽撕毀的不僅是數學練習冊,還有克洛伊的對寫故事的滿腔熱情。

不僅如此,媽媽還嫌克洛伊是個小胖妞,甚至還強迫她減肥。在她12歲以前,媽媽還會叫她“嬰兒肥”。可是在她12歲以後,媽媽就開始殘忍地叫她“肉球”、“大胖子”。

12歲,不正是一個孩子,正在長身體的時候嗎?在這種青春發育時期,竟然以羞辱的方式讓她減肥,這是一個正常母親該做的事情嗎?換作是別的家庭,巴不得讓孩子多吃點,多長高一點。

克洛伊在被媽媽羞辱了以後,她非常的自卑,這種自卑感卻讓她陷入了自暴自棄的境地。受到媽媽的羞辱以後,她開始胡吃海喝,

各種巧克力、薯片、蛋糕給了她溫暖的感覺,就彷彿是自己特別需要擁抱的時候,有人給了擁抱似的。

解讀《臭臭先生》,論一個母親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力有多大?

(安娜貝爾和克洛伊給臭臭先生化妝)

3、每天排不完的興趣班,真的是孩子想要的嗎?

克洛伊的妹妹安娜貝爾得到了媽媽的寵愛,她每天大部分時間都在各種興趣班徘徊,有時候甚至是從早晨一兩點開始,一直安排到晚上八點。到了週末安娜貝爾會更加的忙碌。

在平安夜,安娜貝爾沒有像往常一樣去參加各種興趣班活動,而是幫臭臭先生化妝。安娜貝爾還表示總是做那些愚蠢的體育活動,真的是太無聊了。她總是去參加各種各樣的活動,僅僅是為了讓媽媽開心。

可曾想,如果孩子不開心,媽媽也不會真正的開心。

我們該如何對待孩子呢?

1、對待孩子要公平

特別是在二胎家庭,有些家庭會重男輕女,有些家庭則總是教育孩子大的要讓著小的。卻不知

這樣的教育方式,會讓“吃虧”的一方心理產生影響。

就拿克洛伊的家庭來說,同樣都是女孩,安娜貝爾只是比克洛伊小兩歲,卻因為長得更像媽媽,卻受到了媽媽異常的寵愛。

安娜貝爾每天能夠得到爸爸媽媽的專車接送於各種興趣班。安娜貝爾也因此獲得了很多的獎項,爸爸媽媽也因此而感到非常的自豪。而克洛伊什麼都沒有,上下學自己回家,沒有任何的課外活動。在家裡也會因為妹妹得到寵愛而變得強勢,經常遭到妹妹的欺負。

如果媽媽在對待兩個孩子能夠公平,

克洛伊就不會覺得即使自己不是流浪人,但是卻感覺到心裡拔涼拔涼的,是沒有家的。克洛伊也不會覺得,即使她離開了家,媽媽也不會擔心。

這無形中就給克洛伊的心理造成了影響,就因為

媽媽的愛不平等

解讀《臭臭先生》,論一個母親的行為對孩子的影響力有多大?

(克洛伊在學校遭到同學在背後貼小紙條)

2、教育孩子,溫情比羞辱更湊效

因為克洛伊有些許肥胖,因此她遭到了媽媽的羞辱,

媽媽以為用這些羞辱的方式就可以讓她減肥,但是卻適得其反

,克洛伊越是被羞辱,越是暴飲暴食,彷彿那些巧克力蛋糕能給她溫暖的懷抱。

其實在教育孩子的時候,我們用溫情的方式總會比羞辱更加湊效。比方說媽媽想要讓克洛伊去減肥,那麼我們完全沒有必要用

“肉球”“大胖子”

這樣的詞語來形容。

我們可以用溫情的方式:“克洛伊,你看你是女孩子,如果長的太胖,就不漂亮了,你應該剋制一下你的飲食”。

女孩子都愛漂亮,用這種比較溫和,她們又比較能夠接受的方式,這樣既能達到效果,又不會對她們的心理造成影響。

克洛伊因為在數學練習冊上編造了恐怖的吸血鬼的故事,被媽媽發現以後,克洛伊不僅受到了媽媽的羞辱,同時她心愛的恐怖的吸血鬼故事也被媽媽撕得粉碎。

克洛伊在數學練習冊上沒有寫數學練習題,卻編造了恐怖的吸血鬼故事,這的確是不對的。但是沒有必要羞辱,我們可以教育,可以讓孩子懂得學知識是為了以後能夠得到更好的生活,同時也應該

鼓勵孩子的愛好——寫故事。

3、興趣班要適當

安娜貝爾因為得到媽媽的寵愛,從週一到週五,甚至是週末,每天都被媽媽排得滿滿的。游泳、各種舞蹈課、戲劇課、鋼琴課、小提琴、象棋、日語、花藝、網球、書法、烤蛋糕、腦外科實習等,只要是能夠想象出來的課程,安娜貝爾都必須要去學習。

但是這樣的課程,安娜貝爾真的喜歡嗎?她真的發自內心的去學習嗎?那倒不一定,在平安夜,她給臭臭先生化妝的時候,她跟臭臭先生說出了自己的心聲:

其實自己去上這些課程,只是為了讓媽媽開心。

在我們的現實生活中,也不少這樣的例子。很多興趣的課程都是爸爸媽媽幫忙選的,為了能夠附和父母的心意,他們會任由父母的“擺佈”。但是他們並不是真正的開心。

我們在給孩子選擇興趣班的時候,一定要根據孩子的年齡階段,以及他自己的興趣愛好來抉擇,而不是一股腦的全部塞給他去學,如果孩子不感興趣,那就相當於是被逼著去學,那意義又何在呢?

透過解讀《臭臭先生》這本幽默的文學作品,其中映現給我們的是:一個媽媽的行為對孩子影響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