雞娃圈小地震,你根本不知道那些牛娃是捏造出來嚇唬你的

哪個當媽的,手機裡沒關注幾個雞娃號呢?在這個令人焦慮的時代,當媽的最怕的就是娃落後,比娃落後更可怕的,是娃已經落後了,自己還不知道。

基於這個原因,各種“雞娃號”大行其道,其中最著名的,莫過於“站在宇宙中心呼喚雞血”的海淀幫,他們最大的特徵,就是自稱家裡有個牛得不要不要的孩子,什麼7歲可以讀原版哈利波特;6歲學完全部小學數學;1歲英語啟蒙,3歲學會小1000英語單詞;英語0基礎入學,1年內過KET,2年內過PET,其中作文還是滿分……

雞娃圈小地震,你根本不知道那些牛娃是捏造出來嚇唬你的

雞娃圈小地震,你根本不知道那些牛娃是捏造出來嚇唬你的

雞娃圈小地震,你根本不知道那些牛娃是捏造出來嚇唬你的

雞娃圈小地震,你根本不知道那些牛娃是捏造出來嚇唬你的

看了他們的號,真讓人覺得,渣娃渣得都一樣,牛娃卻各有各的牛法。

看多了真是糟心,讓人不由得懷疑人生,自己是不是生了個智-障?這人跟人的差距,怎麼就這麼大!

結果這幾天被扒出原來這些“雞娃號”的號主媽媽,竟然全都出自同一家公司,你說這事兒巧不巧?你們公司招聘的時候是不是不看員工簡歷,專看員工子女,簡稱“員二代”的簡歷?矮油,這個公司員工閒聊的時候,該有多麼凡爾賽啊!

雞娃圈小地震,你根本不知道那些牛娃是捏造出來嚇唬你的

員工甲:我兒子過了KET,我們家才一年級。

員工乙:我今天剛剛下單了全套原版哈利波特,我家讀大班的孩子要看。

員工丙:什麼時候讓我家3歲的孩子跟哥哥姐姐做個全英文的交流,演講也行。

當然,這些都是我們瞎想,實際上這些號主到底是不是有一個手把手教出來的牛娃還存疑,以及到底有沒有牛娃還存疑,甚至到底有沒有娃都存疑。

比方說某寫了書的“雞娃圈大號媽媽”,自己壓根就不帶娃,卻把和前夫生的兒子的成就全都歸功於自己,還在緬懷前夫的文章下面帶貨,這在“雞娃圈”已經是不是秘密的秘密了。但是人家粉絲有幾十萬,甚至上百萬,總有人懵懵懂懂,搞不清楚狀況,對這個媽媽無限崇拜的。

雞娃圈小地震,你根本不知道那些牛娃是捏造出來嚇唬你的

這些“雞娃號”是怎麼養大養肥的呢?

說起來我還真知道一點。

本人不才,常年筆耕不輟,攢了那麼一丁點兒粉絲,文章也被不少大號轉發過。有人就對我表示出了強烈的欣賞,晃晃悠悠伸出一根橄欖枝,希望能一起合作。

合作模式是這樣的,他們出號,賬號主體屬於公司,我負責運營。公司負責漲粉以及接廣告,廣告收益我可以分3成。

我一尋思,不錯呀,跟我運營自己的號也差不多,反正一隻羊也是放,兩隻羊也是放,寫寫文章賺點錢蠻好的。老實講,我一個人埋頭猛寫,還真是不怎麼漲粉,廣告接得也少,廣告費也跟大號不能同日而語。

後來是怎麼談崩了的呢。對方要求我列選題。我吭哧吭哧列了一堆選題,包括教育政策解讀,教育類電視節目分析,針對教育熱點的觀點等等。

對方看了之後,表示不太滿意,跟我說不夠個性化,個人生活部分太少啦!

我還不開竅,委婉地表示,我個人生活沒啥好寫的,我就天天窩在家裡寫東西,能有啥好說的。

對方隨即拋來一堆“海淀”打頭的文章,諸如:“海淀區不相信學區房”,“為何全海淀的媽都給娃報了奧數班”之類的讓我參考。

我一看,全是寫自己娃是如何牛的,立馬慚愧地表示:寫不了寫不了,咱家沒有牛娃,只有學渣一枚。

雞娃圈小地震,你根本不知道那些牛娃是捏造出來嚇唬你的

對方還專門跟我通了個語音,循循善誘,意思是不要緊的,個人生活可以

美化

一下。沒有個性的號是沒有靈魂的,必須得有個人IP。

我思來想去,覺得自己還是吃不了這碗飯。我這人沒啥優點,就是太老實,無中生有一個牛娃對我來說難度實在太大。而且我家娃屬於三天兩頭被老師重點關照的戶頭,萬一穿幫,她還要不要在學校混了,我還要不要做人了。

對方看我冥頑不化,也就放棄了合作。

估計這些同一個公司的串串號都是這麼來的,只要手握一個百萬粉的大號,就能建立無數新號,反正選題都要透過公司稽核的。人設也是提前包裝好的,娃是英語大牛還是奧數天才,早就安排地明明白白的。

然後透過大號反覆推薦,積累粉絲和閱讀量,再刷刷評論,一個新鮮熱乎可以接商務合作的號就出爐啦。

(作為一個傻乎乎埋頭寫原創的人表示,我就算一年寫365篇質量還過得去的原創,也比不上那些號隨隨便便一推漲得粉多)

所以你們瞧,最重要的絕對不是娃到底牛不牛,而是號背後的那個人究竟敢不敢寫。只要敢寫,哪怕你是未婚未育的大學生,甚至是個摳腳大漢,一樣可以做成一個粉絲很多的育兒大號。

雞娃圈小地震,你根本不知道那些牛娃是捏造出來嚇唬你的

這就像家裡養了一隻雞,然後不停地孵小雞一樣。雞生蛋,蛋生雞,子子孫孫無窮盡也。

這些孵化出來的“小號”,只幹一件事,就是專打“焦慮牌”,目的就是讓媽媽們著急:別人都跑出宇宙了,自家小孩怎麼連100米都沒跑到,到底是娃的問題,還是我的問題?

其實都沒有問題,不過是生意罷了。

只有媽媽焦慮了,才會花錢給娃報班;只有媽媽焦慮了,才會掏錢團購各種東西。

其實打廣告就打廣告,賣東西就賣東西,君子愛財,取之有道。但是你們別成群結隊地組隊販賣焦慮嘛。

本來教育焦慮就已經很重了,這些海淀幫又在後面推波助瀾,這是要急死老母親嗎?

真正的牛娃媽,比例真的不多。而且一般她們也不會拋頭露面到處嘚瑟。

原因很簡單,牛娃要麼是天生的,要麼是人工的。

天生的牛娃,壓根用不著親媽,人家自己就把學習安排地明明白白的了。

就算親媽想賺錢,造了一個IP人設,妄圖把功勞都攬在自己身上,她分享的一般人也學不了:牛娃英語單詞看一遍,就會背了,然後他搞奧數去了。普娃吭哧吭哧背了20分鐘,才背明白,渣娃搞了整整一晚上。這時間安排能一樣麼?

而後天培養,靠父母“逼”出來的牛娃爸媽,就更沒工夫寫文章了。

人造牛娃是那麼好當的?全是父母的血汗啊。就算媽媽全職在家“雞娃”,娃放學回家那會兒,固然忙得要命,一樣一樣功課都得安排上,時間精確到秒。娃不在家的時候媽媽也要熟悉業務,積極備課的。真沒那個“美國時間”給你寫文章。

人工牛娃還有後遺症,那就是保質期短,各種操不完的心,老母親稍微放鬆一點,娃就能滑出一截。我認識的真·人工牛蛙,親媽每天過日子都像打仗一樣的。

雞娃圈小地震,你根本不知道那些牛娃是捏造出來嚇唬你的

所以大家真的不要那麼焦慮,一看到那些“神童”,“牛娃”就坐不住了。焦慮前記得先看看,人家主體到底是個人還是公司。是公司的話多半就是在商言商。做生意嘛,無非是先嚇唬你,再唬你掏錢。

就算人家是真的養了個牛娃,你也別急著跟風。娃跟娃不一樣,人家一天能刷三套題,你娃能做完學校作業就不錯了。買再多練習冊,擱在家裡也是吃灰。

沒錯,我說的就是我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