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犯錯媽媽狂扇自己?網友熱議“內疚式教育”養出的娃有多慘

最近

“內疚式教育”

因為綜藝《不要小看我》而上了熱搜,引發數萬人大討論。事情的起因來自節目中一對母女的故事,這個叫

做黃小桃的小姑娘看起來乖巧懂事

,甚至還會主動收拾別人弄亂的玩具,嘉賓們對此都讚歎不已。但是聽到媽媽陳述教育方式的時候,所有人都驚呆了。

孩子犯錯媽媽狂扇自己?網友熱議“內疚式教育”養出的娃有多慘

原來,媽媽對於小桃的教育很嚴格,她自己說平時小桃不聽話,她會忍三次不發脾氣,如果實在忍不住,

就會用懲罰自己的方式,逼迫孩子聽話

。比如有一次孩子背不下來作業,

媽媽就當著她的面開始抽自己

。小桃什麼感受呢?我可能比大多數人都明白,因為這個場景,我也經歷過很多次,長大後用了很長時間才走出來。

孩子犯錯媽媽狂扇自己?網友熱議“內疚式教育”養出的娃有多慘

“內疚式教育”的本質就是“情感勒索”

為什麼一個“內疚式教育”的話題,會引發如此熱烈的討論,這跟傳統中國家長,或者說上一代中國父母的慣有教育手段有很大關係。除了我之外,身邊還有非常多的人,才談起童年經歷時,

還會記得那種對父母的愧疚感

,甚至直到成年還一直覺得有愧於父母。

孩子犯錯媽媽狂扇自己?網友熱議“內疚式教育”養出的娃有多慘

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專門寫了《情感勒索》來分析這樣一種關係。她指出:情感勒索通常都發生在親密關係之中,也正因為雙方都珍惜彼此的關係,才使得勒索得以生效。

而孩子和母親的關係無疑是這個世界上最親密的關係,理智地講在尚未成年之前,對於母子之間的關係孩子遠比我們更加珍視。所以

孩子們也就更容易成為情感勒索的物件。

孩子犯錯媽媽狂扇自己?網友熱議“內疚式教育”養出的娃有多慘

有一次朋友孩子的學校組織“感恩父母”的活動,主持人在臺上一個勁兒地煽情,告訴孩子們

“父母的養育之恩比山高比海深,所以無論如何都要聽爸爸媽媽的話。”

父母和孩子都紛紛抹淚,朋友卻帶娃火速離開了現場。後來朋友對我說:排除雙方母子、父子的身份,這簡直就是

大型PUA現場

。因為我對你好,你就要完全服從我,被我控制,這是什麼狗屁邏輯。

他說出的,正是“內疚式教育”的本質:

利用對自己的傷害、利用付出,在情感上對接受的一方進行控制。

孩子犯錯媽媽狂扇自己?網友熱議“內疚式教育”養出的娃有多慘

三種“情感勒索”在親子關係中很常見

文章開頭提到過,我也曾經不斷被父母情感控制,他們採用的方式有付出、也有對自己的傷害。直到結婚生了鏘寶,有一次我和媽媽在一起,聊起這件事兒。

媽媽瞬間哭了起來

,她覺得很委屈,自己一直在付出,我卻說了這麼“白眼狼”的話。其實很多時候,是我們在對孩子

進行“情感勒索”而不自知。

那麼下面就用我和朋友們的經歷,聊聊親子關係中可能會陷入的情感勒索以及

會對孩子產生什麼影響。

孩子犯錯媽媽狂扇自己?網友熱議“內疚式教育”養出的娃有多慘

第一種:威脅孩子

“你在這樣我就走了!”

“這麼淘氣,媽媽不要你了。”

“滾出去,別回來!”

這些話是不是很耳熟,像不像我們在熊孩子搗蛋的時候跟他說的話?其實對我們而言,這

充其量也就是氣話

。不會真的有媽媽丟下在商場地板上耍賴的娃,也不會有人把孩子一把推出家門。

然而對於依賴我們信任我們的孩子而言,這就是赤裸裸的威脅了。有一次鏘寶在商場看上了電子手錶,但是我們沒有購買的計劃,就拒絕了他。他在地上撒潑打滾,我覺得又丟臉又生氣,就對他說:

“我不會給你買的,你再這樣我就走了。

”說著我就走開了,鏘寶哭的撕心裂肺。

後來回家後,他問我:“媽媽,

是不是我不乖,你就不要我了

?”當時的我都後悔死了。

如果這種“情感勒索”是長期的,慣性的父母又不自知。則很有可能破壞孩子的安全感,讓他們成為

壓抑自己需求,委曲求全只為獲得父母認可的人

。日後,還有可能遇到伴侶的情感勒索。

孩子犯錯媽媽狂扇自己?網友熱議“內疚式教育”養出的娃有多慘

第二種:懲罰自己

像《不要小看我》中小桃的媽媽那樣,因為背不會作業直接扇自己的家長畢竟是少數。但是

很多人會用生氣、難過、失望等等可見的情緒去控制孩子

。比如在我的記憶中,就很清楚地記得,有一次我不知道做什麼惹媽媽生氣了,她就把自己關在房間裡不吃飯。後來奶奶領著我跪在媽媽門口“謝罪”,求她出來吃飯。當時

我覺得自己是世界上最糟糕的小孩

新加坡一項5年的縱向研究表明,從小受控制過度的孩子會產生強烈的自我批判,也有更高的患焦慮、抑鬱的風險。

用“懲罰自己”的方式企圖控制孩子,帶來的影響就像我的感受那樣。即便孩子做得再好,心中還是會一直有個聲音對他說:“

你很糟糕

,看看你對你的爸媽做了什麼?”就像有些人看起來十分孝順,然而這種對父母的關心看起來更像是責任義務而不是出於感情。

孩子犯錯媽媽狂扇自己?網友熱議“內疚式教育”養出的娃有多慘

第三種:有條件的愛

這一種“情感勒索”比上面兩種更加隱蔽,也更加普遍。

如果有人問你:“你愛孩子麼?”相信每個人都會說:“愛,我愛他勝過世界上所有。”

但是如果繼續問:“他是個壞蛋,到處惹禍,不好好學習,甚至恨你,你還會愛他麼?”

相信有很多人都要猶豫一下,我曾經拿這個問題跟群裡的媽媽們討論,最後大家一致認為,即便是父母的愛也是有條件的,

因此在大多數時候“愛”也成了情感勒索的一種手段。

比如寶寶今天得了第一名,爸爸媽媽就非常高興愛的不得了,站在他的角度由衷高興。但是如果孩子拿了倒數第一,“愛”就被收回了。甚至還有父母會直接告訴孩子:“你這樣做,媽媽會更愛你哦!”

就像面前吊著胡蘿蔔的兔子,孩子會為了得到父母的愛,做很多事情。比如主動收拾玩具,比如忍著想要玩的心情去寫完作業,

直到漸漸失去自我。

孩子犯錯媽媽狂扇自己?網友熱議“內疚式教育”養出的娃有多慘

如何避免控制孩子?

看完前兩部分的你可能會覺得很委屈,我們身為父母當然要教育孩子,打罵不行、威脅不行、利誘不行。那到底要怎麼辦?難道眼睜睜地看著他們犯錯誤?不聽話?或者你會說,

我確實會不自覺地控制孩子,但這一切又該如何避免?

孩子犯錯媽媽狂扇自己?網友熱議“內疚式教育”養出的娃有多慘

在聽上文中小桃媽媽自述的時候我注意到她說:“

我是個完美主義者!

”其實在大多數時候,我們打著為孩子好的旗號,去控制他們干涉他們的時候,我們的內心

並不是為了他們而考慮,而是為了讓自己成為一個完美父母。

就像那個站在商場看兒子打滾的我,是覺得我在別人眼裡是個失敗媽媽而憤怒。

這種感受既來

自於我們自身,也來自於童年時的經歷

。比如有的媽媽會無法忍受孩子挑食,這或許是源於她的媽媽在她挑食時的表現。想要避免操控孩子,最根本的辦法是告訴自己:“

世界上根本沒有完美的父母。

”也沒有

完美的小孩,要把成長的主動權交還給孩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