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前那個只會仿說的Peter,真的能回答複雜多變的問題了嗎?

今天跟大家分享Peter小朋友的故事, Peter來的時候只會仿說,沒有自主性語言,那麼Peter現在是什麼樣的狀態呢?

昨天我跟他進行了一個短暫的接觸,他下課走到門口的時候,我問他:“Peter你要去哪裡?”

“我要去和安超市,”

緊接著我問了第二個問題:“你要跟誰去?”

“跟媽媽一起去。”

我又問了第三個問題:“你要去和安超市做什麼?”

“我要去寧春城和安超市買石丸,”

聽到他很流暢地應對完這三個問題後,我的內心真的是難掩興奮。

從前那個只會仿說的Peter,真的能回答複雜多變的問題了嗎?

自閉症孩子康復到大齡後,他們會停留在訪說階段,或是僅僅有一些生理需求的自主性語言,例如我要撒尿、我餓了、我渴了、我要吃東西等簡單性的語言,所以他們很難發展出主動性的社交語言、被動性的交流語言和中性的交流性語言。

那麼可以看出Peter現在的語言已經過渡到了被動性的社交層面,兩個月之前,我跟他進行問題互動的時候,他只能深入到第二個問題,到第三個問題時他就跑了。

大家都知道自閉症孩子最難跨越的就是語言上的互動性交流,比如問他叫什麼名字,他會很刻板地回答我叫××,再問他幾歲了,他還是回答我叫××,這都是背會的。

從前那個只會仿說的Peter,真的能回答複雜多變的問題了嗎?

Peter的語言康復也同樣經歷了一段艱難的路程,從最開始的仿說,到出現簡單的自主性語言“David我要看手機藍色”,而且還有語法錯誤,到慢慢地能表達“我要上廁所、我要喝可樂”等生理性需求語言,再發展成被動性社交語言,從一個問題到下一個問題,而且答案是多樣性的。

那麼最後會發展到主動性社交語言,就是Peter變成了我,我變成了Peter,由他沿著一條主線跟我交流,比如:“David老師你聽過這個故事嗎?”等主動性發起的交流,這可能也是自閉症孩子到最後才能具有的能力。

這次我和Peter的對話場景是移動性的,例如去哪、跟誰去、要做什麼,也就是where、how、what三個主要的問題全部在問話裡產生,重要的是答案是隨機的,是不固定的答案。

在隨機、多變性的問題中,小Peter可以連續地在注意力、思考、邏輯等三個方面跟著我的思路走,最後把被動性的語言交流全部完成,說明他已經進入到了語言康復的更高階段了。

從前那個只會仿說的Peter,真的能回答複雜多變的問題了嗎?

透過Peter一步步的發展經歷,也給還停留在仿說和簡單生理性需求語言的自閉症孩子們一線希望,沃桑能給予你們另外一個方法,幫助你們繼續前進。

我們也對Peter的下一關充滿信心,他一定會越來越好,祝願他們全家幸福、快樂、美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