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娃討論:為什麼不能讓大的讓小的

寫給寶寶貝貝的共同養育群。

現代社會的現代人的養成,需要有現代的新的養法。

01 犧牲,不如主動與完整

現代社會需要的人不一樣了

現代社會里,我們都希望所有的元勳們獲得他們應該獲得的回報。我們不希望有能力而努力的人因為他自己甘願為集體犧牲而真的困苦。對公正的探索已經萌芽在所有現代人的血液裡。

我們希望的是什麼?是有能力的人,有道德的人可以站在頂層制定規則。希望所有的矯正機制不會失靈。希望饒毅不死,科研高效;希望個人思想自由,社會進步;希望所有人能在自己選擇的道路上以愛發電,同時獲得合理的回報。

犧牲,為社群的價值取向犧牲個人志向,為面具一般的個人形象犧牲整個人生的自由——導致一生都活在舞臺上,這已經不是現代社會該倡導的價值觀。

在高流動性的現代社會,個人需要成為更為完整的個人,才能不自傷的生存。她或許可以歸屬一個國家一種信仰,但不能依附於另一個人,依附於一個群體,依附於一座城市。

一個不完整的人,不能理性的做出任何選擇。當她不完整,她無法做出自己可以負責的選擇。另一個個體可以用PUA來收割她的生命;馬雲可以用消費主義來收割她的時間;城市可以用房地產來收割她的未來。

02 “大的讓小的”隱藏的錯誤邏輯

外部動力替代了內生動力

對於謙讓,寶寶說:“我讓給貝貝,大人就會誇我;我不讓給貝貝,大人就會罵我。”

強調寶寶對貝貝的愛與照顧,瘋狂的表揚,尤其逢人便誇的這種表揚的方式,會讓本來完整的發生於內心,然後點點滴滴外顯出來的愛,變成空殼狀的愛:當有大人在的時候,她會情不自禁的顯得更愛貝貝。

一開始寶寶的“讓”必然是出於一種自省與自覺,出於對貝貝情不自禁的喜愛。但是外部環境的正向與反向激勵,逐漸會使“讓”這個動作的內生動力消失了。

全靠外部激勵的網課也很難想象會製造什麼樣的個體。

正向激勵的邏輯——順從群體的邏輯,做任何事情都是理所應當的。

拿群體的邏輯框住個人,最危險的極端就是納粹主義,具體執行的人不需要思考與自省,完成了自己螺絲釘般的規範性動作,像遊戲一般在任務清單上打勾,然後今天上的班完成了。現代人需要啟迪式的教育。最終目的是生產出完整的個體,不是任何機器內的螺絲釘,而不是馬爾庫塞所批判的單向度的人。

反向激勵的邏輯——表達並滿足自己的需求是羞恥的。

“我也喜歡”這種事情,更少出現在寶寶的話語裡了,“喜歡鋼琴”也逐漸消失了。要知道人類大腦中負責理性的這一部分不足以支撐你像永動機一樣活著,反而會反覆陷入邏輯困境。情緒的機制,熱愛、快樂、幸福,倒是可以一直滋潤營養著個體。

愛,首先是一種獲得的能力。使人不止是白白的這樣活著。而讓人變成體驗世界的人、觀察世界的人,從中收穫了色彩,而不是僅僅為世界貢獻了微薄或者巨大的能量。細枝末節的技能與物品遠沒有理順人性與人格重要。

寫完需要達到幾個目的:

(1)做好“我是錯的”的心理準備。不要強加自己並不一定符合時代發展需要的價值觀給一個這麼小的孩子。年齡不是智慧的指徵,如果不時刻自省,積累的絕對不是美玉。

(2)鼓勵去愛。鼓勵去要。不要在這麼小的年紀實踐過於高階的美德——比如鼓勵謙讓與犧牲。如果這種美德是用巴普諾夫的狗的方式訓練出來的,而不是基於文化認同,美德也不“美”了。

(3)如果打起來,讓她們好好打。一個完整的人不能在兩個人的群體裡都不能協調與保護自己。打也算是她倆交往的一種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