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於七夕,死於七夕,《虞美人》之後再無李煜

李煜的“獨自莫憑欄”,許多老師都讀錯,難怪引起歧義!生於七夕,死於七夕,《虞美人》之後再無李煜!

1/李煜之死

生於七夕,死於七夕,《虞美人》之後再無李煜

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夕,一位南方男子暴死於北宋的京師汴梁,那一天,也正是他的42歲生日。男子暴死後,被北宋朝廷追贈為太師,追封吳王,葬於洛陽北邙山。這位逝者並非普通官吏,而是南唐後主、有一代“詞帝”之稱的李煜。

關於李煜之死,其死因正史上並無確切記載,但是,許多人都相信,他是被剛剛上位兩年的北宋大當家——宋太宗趙光義給毒死的。早在宋朝時,有個名叫王銍的學者,就在其《默記》中稱,李後主系死於鴆殺。清人畢沅在《續資治通鑑》中也說:“李後主之卒,它書多言賜鴆非善終。”

據《默記》載,李煜入宋後,宋太宗曾派南唐舊臣,南唐原翰林學士、吏部尚書徐鉉拜見李煜,李煜對亡國頗有恨意,以至“相持大哭、坐默不言”,並悔不當初錯殺良臣:“當初我錯殺潘佑、李平,悔之不已!”徐鉉返朝據實以告,趙光義聽說後,非常不悅。加之太平興國三年(978年)七夕節,李煜42歲生日,又在住所聚會後妃,作《虞美人》,並命南唐故妓詠唱,宋太宗聽到後非常憤怒,諸罪並罰,遂賜牽機藥鴆殺李煜。

牽機藥,據說為中藥馬錢子,性寒、味苦,對中樞神經系統親和力強,李煜因酒後服藥,酒助藥性,引起全身性抽搐,最後頭部與足部相接而死,狀似牽機。

2/奪命絕唱 《虞美人》

生於七夕,死於七夕,《虞美人》之後再無李煜

趙光義為何對李煜及其《虞美人》如此痛恨,而對一個只會填詞淚目的亡國之君痛下殺手呢?我們來看看,李煜生命中的這最後一首詞,《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到底寫了什麼?

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闌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在詞中,李煜抒發的是亡國之恨,感情之深厚強烈,真如滔滔江水,大有不顧一切,沖決而出之勢。這樣的耿耿於懷,這樣的悶悶不樂,令趙光義大為不爽,於是,才命人帶上牽機藥賜他一死。

生於七夕,死於七夕,《虞美人》之後再無李煜

“後主在賜第,因七夕,命故妓作樂,聲聞於外。太宗聞之,大怒。又傳‘小樓昨夜又東風’及‘一江春水向東流’之句,並坐之,遂被禍。”(王銍《默記》)

《虞美人》之後,再無李煜。人生有時就是如此詭異,生於七夕的李煜,他怎麼也不會想到,最終卻死於七夕。

李煜雖然不是一個好皇帝,但確實是位優秀的詞人,亡國之痛更是激發了他胸中的詩情。李煜這種純真感情的全心傾注,大概就是王國維所說的,系出於“赤子之心”的“天真之詞”,但他卻也因此付出了生命。李煜的這首“生命之絕唱”,也因其如怨如慕、如泣如訴的真情打動無數讀者,因而成為千古傳誦、膾炙人口的名作。

3/ 夢裡不知身是客

生於七夕,死於七夕,《虞美人》之後再無李煜

其實,作為亡國之君的李煜,自從北虜歸宋後,內心深處一直對南唐故國故都懷有深切的眷念,這樣的情緒,在他的後期作品中時有流露。比如,他的另一首為大家熟悉的《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

簾外雨潺潺,春意闌珊。羅衾不耐五更寒。夢裡不知身是客,一晌貪歡。

獨自莫憑欄,無限江山,別時容易見時難。流水落花春去也,天上人間。

這首詞也是創作於李煜被囚汴京期間,抒發的是其由天子降為臣虜後難以排遣的失落感,以及對南唐故國故都的深切眷念。公元976年,39歲的李煜被宋太祖扒下皇袍,曾經的南朝天子,如今成為北地之囚,他心中的愁苦,悔恨,悲傷,淒涼等複雜的情感可想而知。

生於七夕,死於七夕,《虞美人》之後再無李煜

李煜的亡國之痛與囚徒之悲,都因一場夜雨被澆醒——“春色將盡時節,苦雨不邀而至,入夜是徹骨的寒冷,讓人輾轉難眠。唯有夢中得到解脫,忘卻眼前的苟且,懷綠擁翠,把酒貪歡,彷彿回到從前……”

此詞基調雖然低沉悲愴,但全詞語言清澈自然,明白如話,卻情真意切,哀婉動人。但是,對於詞的下片,應該如何解讀,歷來爭議不斷,其焦點就在於“獨自莫憑欄”的“莫”字。“莫”字是個多音字,一讀作mò(默),一讀作mù(暮),“莫”字到底怎麼讀?

4/ 獨自莫憑欄

生於七夕,死於七夕,《虞美人》之後再無李煜

上學時,記得老師教讀這句詞時,是讀作mò的,因此,“獨自莫憑欄”的意思就為“獨自一人不要倚樓遠望”,因為,一個人看不到隔山隔水的萬里江山,想到舊時擁有的無限江山,心中便會泛起無限傷感。

其實,按照前人的理解,詞中的“莫”字應讀作mù,意為“日落西山的傍晚時分”。

“莫”字最早字形見於商代甲骨文,“莫”的古字形像太陽落在草木之中,是“暮”的本字,本義即指太陽落山的時候。引申為晚、一年將盡、時間將盡等,讀mù。甲骨文的“莫”字,是“日”字的上下均為草(並非後來的上草下大),意為太陽掉進草叢中,天自然就黑(日暮)了。

日暮之後,太陽就沒有了,後來,“莫”字又被借用於否定性不定代詞用,表示沒有哪樣東西、沒有誰,又借作否定副詞用,表示不、不要之義;也表示揣測或反問,讀mò。

生於七夕,死於七夕,《虞美人》之後再無李煜

《浪淘沙令·簾外雨潺潺》上片就是暮春暮色的,下片是承接上片未眠時的情景,正是因為有了傍晚的憑欄遠望,才有了夢迴故國的一晌貪歡。李煜雖為囚徒,但是,他並非是獨自一人被禁錮在囚室。李煜被俘遷居汴梁後,被宋太祖加封為違命侯(違命一詞雖然是貶損之語,但好歹也是侯爵),並拜左千牛衛將軍;宋太宗即位後,又改封其為隴西公。

李煜雖為亡國之君,北宋皇帝也還是給了他一定待遇的,而是享有一定的自由,有了“公侯身份”的李煜,還有妻妾宮女環繞,出門或出行時,肯定不會獨自一人瞎逛的。

生於七夕,死於七夕,《虞美人》之後再無李煜

所以,李煜這首詞的正確讀法,應為“獨自莫(暮)憑欄”,一個人在傍晚的時候,靠著小樓的欄杆,回望故國,每一個情境都是落暮的一種心情。所以,詞人才會有“無限江山,別時容易去時難。落花流水春去也,天上人間”的感嘆。

(圖片來自網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