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焦慮症(驚恐發作)患者痊癒後分享的治療經驗

注:下文是一位焦慮症、疑病患者在徹底康復後所分享的治療經驗,現分享給大家,並在此對該來訪者的分享表示感謝。

01

心理症狀的出現是在十七歲,那時高三,受嚴重的軀體症狀影響不斷請假求醫。簡單介紹下發病前的背景,在高二時,家裡三位長輩接連去世,那時的我第一次切身感受到生離死別,或許潛意識也是第一次真正去思考死亡這個議題,我當然怕死,也怕身邊親人的再次離開。家中的變故加上緊接而來的高三壓力,我垮掉了,在第一次驚恐發作前我已經覺察到自己的不對勁,耳鳴,覺得世界不真實感,睡不好,無緣無故地哭,經常感到惴惴不安,驚恐發作不過是最後一根稻草。

在接受心理治療前,還是走了不少彎路。過分關注軀體症狀反而一點都沒想到心理方面出了問題,那時也是無知,可見能瞭解一些心理常識還是很有益處的。耳鳴,跑耳鼻咽喉科檢查,聽覺功能正常。經常心動過速(後來明白是驚恐發作),心內科去了一次又一次,心超,動態心電做了三四次都沒查出問題,找中醫喝中藥做針灸近一年也沒有改善症狀。求醫無果,每天活在疑病焦慮和害怕驚恐發作的折磨中,神經高度敏感,不敢一個人出門,隨身攜帶速效救心丸。過度的身心內耗,一年內暴瘦二十斤,還吞下了許多不必要的藥物,枉費了很多錢。後來到台州醫院求醫,在醫生的建議下轉到了心理科,開始了三年的治療之路。回顧治療歷程,總結幾點有幫助的經驗:

1、一定要遵醫囑,該吃藥就吃藥,藥物不是洪水猛獸,能有效緩解症狀,然後要認真完成醫生布置的作業,好好做正念練習,這個真得很有幫助,能讓我們辨別出大腦的焦慮訊號而不會任由其發展,就比如我驚恐發作時就特別愛跑醫院,因為怕自己掛了,學會辨別後好很多了。

2、醫患雙方充分信任,選好醫生了最好不要換,這樣醫生才能對病人病情知根知底,更便於對症下藥。

3、做好長期戰的準備,心理疾病會反覆發作,欲速則不達,學會和自己的症狀和解。所謂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平常心面對生活的一切,過度渴求生活中的“喜樂”反而會成為一種負擔。

02

三年的治療,也是見證自己成長的一個過程。一邊接受治療,獨自離家生活,學會獨處;一邊努力提升自己,最後以優秀畢業生的身份從專科院校畢業,順利透過統招專升本,進入一所重點高校繼續深造兩年。或許這就是人生,塞翁失馬,焉知非福,如果當初沒有發病,正常準備高考,大機率也不會有機會進入一本院校就讀。

如今距離結束心理治療快過去了兩年,也到了本科就讀尾聲,在繁重的課業壓力下,竟然沒再出現過明顯影響社會功能的症狀,偶爾出現的焦慮低落情緒能去感知到,影響不大。現在有幸作為一個案例,將自己的經歷寫下來,如果對類似遭遇的孩子們,或者其他焦慮症受困者有所幫助,將會是件很有意義的事情。

記得初次就診會要求寫一下成長經歷,這裡也簡單介紹下我的成長經歷:我的童年生活環境有點不太穩定,因為父母要外出打工掙錢養家,祖輩又早逝,作為留守兒童經常換寄宿家庭,只有寒暑假回父母身邊。兩三歲時就放在姑姑家養了,後來母親回來都不認得了,她很傷心,因此留下來親自養我到七歲。一二年級交給幹奶奶撫養,二年級暑假時意外毀容,母親只好留下來照顧到四年級恢復。五年級在伯母家長大,六年級轉到表姐家。不記得是否恨過父母,更多的是想念和寄人籬下的無奈,期間有險遭熟人性侵以及被同學多次性騷擾的經歷。中考時差點分數,花錢進入了當地一所公立高中,兩年住校,高三休學。因為是花錢進去的,那時很有愧疚感,好好學習後成績進步明顯,最後從平行班轉到了重點班,可能重點班的學習壓力太大,後來焦慮症發作休學了,高考完,幾經輾轉終於接受了心理治療。

關於原生家庭,父親在童年是缺失的,很遺憾,沒有太多記憶。很長一段時間,我都不能和他相處融洽。我很討厭他發號施令,按他指示做事後還要忍受不斷的抱怨和吹毛求疵,在我眼裡是個充滿負能量的人,哪怕他在別人眼裡很熱心很勤勞。那時也十分慶幸他沒出現在我的童年,那簡直是雪上加霜了。不過現在和解了,更多的是體會到他的愛,當他意識到他的一些行為會影響到我時,脾氣改變了不少,現在我們之間經常打趣開玩笑。

母親對我的影響是很大的,畢竟她撫養我的時間遠多於父親。她是一個獨立堅韌的女性,喪偶式帶娃時還要想辦法開店補貼家用,家庭關係緊張時全靠她調節,真得很不容易。母親控制慾比較強,怕孩子照顧不好自己,經常擔心我和姐姐的生活,有時會過度憂慮,在我看來控制慾是她緩解焦慮的一種方式。很少看到父母吵架,記憶中有兩次吵得很兇,母親氣得要離家出走,我求著她不要走,他們的婚姻中有出現過第三者。客觀來說,父母其實是盡她們所能來照顧我和姐姐了,特別是在我狀態不佳的那段時間,一下子老了許多。雖然父母文化程度不高,但還是相對開明的,也很支援我的治療。治療的過程也是與原生家庭和解的過程,就像人不是十全十美的,一個家庭也很難做到完美教育,更多的是去發現問題所在,積極改進,彼此磨合與包容。

03

在我的治療過程中,會寫日記記錄自己的生活和夢。在寫這篇分享時也看了下之前寫的日記,寫了很多本,這些日記見證了我的成長,承載了我的過往,有些事已經忘了,看了日記才驚覺竟然發生過那麼多事,還有做過許多反映潛意識的夢,結合包醫生的解語,對現在的我來說依舊收穫滿滿。因為那時是局中人,不見得自己能完全理解醫生說的話,回頭再看,感悟頗深。我接納過去的自己,沒有人生來就是成熟的,而人生中經歷的每件事情都是在重塑自己。大家可以多寫寫日記,一方面日記作為一個重要的溝通橋樑,讓醫生可以更好了解自己的生活狀態和心理活動;另一方面,寫日記也是釐清自己,釋放情緒的好方法。

除了寫日記,最重要的是正念練習。我其實沒有做得很好,在後期是有荒廢的。但是治療初期時,還是比較老實地做正念練習,跟著音訊做,效果還是不錯的。比較明顯的一點就是能覺察到自己的情緒出現與消退,覺察到一些念頭或是軀體的不適,然後與它們共處,不再想著消除,繼續做手頭的事。這種思維的顛覆,即不再逼迫自己迴歸“正常”,反而讓自己更好地與症狀相處了。

還有就是看電影,在包醫生的推薦下,看了很多電影。有關於獨立成長,有關生死選擇的思考,關於情感,關於做自己,真誠地去生活。我曾經是挺壓抑自己的,忽視了自己內心的聲音,不敢說出自己的心聲,不願接納懶惰,不求上進,自私的一面。當我慢慢接納自己的“暗黑面”,敞開心扉,收穫了很多可愛的朋友。也漸漸學會讓自己放鬆,去明白自己真正想要的是什麼,不再渴求世俗意義上的優秀,允許自己休息,引用包醫生說過的一個詞“放浪形骸”哈哈!因為身體是誠實的,當內心與外在起了衝突,難免會出現各種匪夷所思的症狀來保護自己不受傷害。

——《正念生活:心理醫生教你擺脫焦慮的折磨》

一位焦慮症(驚恐發作)患者痊癒後分享的治療經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