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確的生命教育,給孩子成長的力量

常爸曾在知乎上看過這樣一個問題:

“你知道什麼很甜的故事?”

下面有一個高贊回答,是這樣說的:

我7歲那年,外公去世,93歲,無疾而終,也算是喜喪。

那是我第一次面對死亡。

我並沒有多悲傷,我只是開始想,死到底是什麼?

於是那天晚上我問媽媽,

人為什麼要死呢?人死了以後去哪兒?

我媽看我笑了下,問我,你是不是愛玩滑滑梯呀?我點點頭。

那玩滑梯的時候,你跟其他小朋友是不是要排隊?我點點頭。

媽媽說:

“人啊,就像坐滑梯一樣,會慢慢下降,慢慢變老,等到落地,就要起身走開,不然會擋住後面的小朋友。”

“那外公去哪兒了呢?”

“外公變成小朋友重新排隊去了呀!”

這條回答下面,有不少網友紛紛留言,表示

“自己被暖到了”:

“雖然這個故事有一個悲傷的開頭,但媽媽暖心的解釋卻給了它最溫暖的結尾”;

還有網友說,“我想我也會以同樣的方式,回答我的孩子關於生命的第一個問題。”

起初,常爸也覺得這個回答讓人耳目一新,確實有些“暖”。但轉念一想,就覺得哪裡不對勁;再往深裡想一想,簡直是“細思極恐”。

為啥這麼說呢?因為這個媽媽看似用很暖的方式講了關於死亡的故事,但有個更嚴重的問題,就是她

過度美化了死亡這件事,這很容易導致孩子對嚴肅的生命話題缺乏正確的認識和應有的敬畏。

別以為常爸是在大題小做。要知道,在孩子年齡尚小,對死亡這件事完全沒有認知的時候,正確的引導方式有多麼重要。

正確的生命教育,給孩子成長的力量

試想一下,如果孩子覺得人去世了,就像玩滑梯重新排隊一樣簡單,那麼在今後遇到困難的時候,會不會想要“一死了之”,反正就是重新排隊嘛,不疼不癢的,那就重新來過嘍,沒什麼大不了……這樣的後果有多麼可怕?簡直讓人不寒而慄。

這幾年治癒文化很是流行,可能因為生活壓力太大、生活節奏太快,一段段溫暖的文字,一個個溫暖的故事,就成了很多人逃避現實的“醫心良方”。都說人生實苦,於是人們就用感性的方式,給生活加點糖。

這當然是可以理解的,但有兩點要注意:

一是,這並不適用於孩子,因為孩子還沒有對社會形成完善的認知,很容易被誤導;

二是,這並不適用於所有的問題,比如涉及到生命教育這樣的嚴肅問題,一定要用嚴肅的方式去對待。

怎樣才是生命教育的正確開啟方式?

說到這裡,一定會有人問:像是死亡這種悲傷的話題,應該怎麼對孩子解釋呢?

對此,常爸的建議就是:

去掉粉飾,直接面對,保持誠實。

現實生活中,孩子們最容易接觸到的死亡事件,應該是身邊寵物的離世。常爸身邊也有不少這樣的情況。比如有個朋友家曾經有一隻養了14年的老貓,因高齡離世,而這隻貓是陪著女兒長大的,這種情況該如何讓剛剛10歲的女兒接受呢?

正確的生命教育,給孩子成長的力量

朋友是這樣做的:首先,他耐心地給孩子講道理,告訴她,貓貓確實已經死了,而

死亡是一件永久的事情

,所以貓貓不可能再回來;

但是,當我們想念貓貓的時候,可以看它的照片、影片,還有它留下的小玩具,這些都是貓貓曾經存在過的證明。並且,我們還可以給它辦一個小小的追悼會來懷念它,你也可以把對貓貓的想念寫出來或者畫出來。

另外,如果你真的太想念它了,那我們還可以養一隻很像它的貓,雖然之前的貓貓不會再回來,但這隻貓可以繼續陪你,你也能繼續愛它。

經過這樣一番“循循善誘”,雖然朋友家的女兒還是悲傷了好幾天,但她明白了

“所有的生物終將死亡”

的現實,並最終接受了貓貓的離去,還給貓貓畫了好幾幅畫來寄託思念。

正確的生命教育,給孩子成長的力量

所以,

生命教育沒有那麼難以啟齒、諱莫如深。

如果怕直截了當地說,會讓孩子無法立刻接受的話,家長可以迂迴一些,讓孩子慢慢接受,但注意,一定不要過度美化,不要欺騙。

我從小小常很小的時候,就開始了生命教育。其實對孩子的生命教育,並不需要正襟危坐,一板一眼地說教。在路上,偶爾遇到落葉或死去的小蟲子,我就會抓住機會跟他說“任何生命都有開始和結束,有出生就有死亡。”

我也會在合適的時候告訴他,人死了以後就沒有了意識,體會不到人世間的喜怒哀樂,所以我們要好好地珍惜活著的每一天。

有一次,小小常和小夥伴們一起玩。有一個小朋友不知道因為什麼事,特別生氣,大喊了一句“氣死我了,我要去跳樓!”小小常在回家的路上就沒怎麼說話,一幅若有所思的樣子。

我問他在想什麼,他說:“怎麼能這麼一點小事就跳樓呢?跳樓了就離開這個世界了,什麼都不知道了,多虧啊!”我聽得直樂,說:“你能這麼想我就放心了。”

第二天一早,他起床了,第一件事就是問我:你打個電話問問XXX的媽媽,XXX跳樓沒?

你看,一句戲言,孩子可能就當真了。如果你告訴孩子死亡就像玩滑梯重新排隊,難保孩子不信以為真,試著重新排一下隊,到時你哭都來不及!

請允許孩子為生命的逝去悲傷一陣子

有很多家長會覺得,讓孩子直面生死,有點過於殘忍。

但事實上,

孩子並沒有那麼脆弱,而往往是我們把孩子想的過於脆弱了。

家長會擔心,如果孩子過早知道了死亡的殘忍,會陷入悲傷和難過的情緒當中。但事實上,如果家裡逝去的親人原本與孩子之間存在著比較親密的聯結,那麼孩子因此體會到痛苦,這是一個特別自然也特別正常的人性反應。

我們不可以,也沒有權利,去試圖透過自己的某些方法某些努力讓孩子保持“正常”,因為這種正常不管對於誰來說都太過殘忍。

家長煞費苦心去避免孩子感受悲傷的情緒,其實是畫蛇添足,多此一舉。

請允許孩子悲傷一陣子吧!這個時候的孩子,不需要任何的書本或者大道理,

他們只是需要為這個親人的離世做足夠的哀悼。在這個哀悼的過程中,孩子可以在心理上完成同逝者最後的告別,才能在傷痛之後獲得繼續生活的勇氣和力量。

正確的生命教育,給孩子成長的力量

最後,還想再提醒大家的是,身為父母,我們都想為孩子遮風擋雨,讓他們健康快樂地成長。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用美好的童話澆灌孩子的內心,希望能給他們力量,在人生道路上堅強地直面各種風雨;而“死亡”這樣的議題,恰恰就是他們要面對的風雨,它可以幫助孩子樹立強大的靈魂,來迎接未來更多的考驗。

因此,

不要去過度美化那些令人難過的事情

。那些人為營造的片刻溫情,或許會讓孩子暖心、家長安心,但是更會導致令人無法承受的悲劇後果。身為父母,我們很多時候可以感性可以溫柔可以善意地欺騙,但在生命教育上,真的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