靜心之地|大名青雲寺

儒家寨泰山行宮又名青雲寺,坐落在大名縣沙圪塔鎮儒家寨南街村,據《大名縣誌》載,“該寺原址在大名縣沙圪塔鄉西司莊村(即寺莊)西南,距現址約2公里。相傳,唐代太宗年間毀於水患(約公元643年),後搬遷到此地,距今已有1300多年的歷史。”

青雲寺

靜心之地|大名青雲寺

靜心之地|大名青雲寺

青雲寺門口石獅子

靜心之地|大名青雲寺

靜心之地|大名青雲寺

青雲寺山門

靜心之地|大名青雲寺

相傳,青雲寺在當地信眾、居士與四方群眾們,經過十餘年的辛勤經營,築起了一座十餘米高的土臺(土山由此得名),土臺頂面積約8000多平方米,工匠師傅們出義工,在土臺上建起了總佔地面積約10000平方米的一片宏偉的建築群,這就是“青雲寺”。

靜心之地|大名青雲寺

青雲寺的建築呈中軸對稱的傳統風格,大殿紅牆金頂、飛簷突獸、柱粗合抱。院中古樹參天、碑石林立,頗為壯觀與肅穆。該寺在晉、冀、魯、豫周邊地區影響極大,方圓幾百裡的善男信女、佛門弟子都聞名而至,匯聚這裡誦經、做佛事、朝拜、祈禱,各自期盼著心中的降福與嚮往,常年香火旺盛。

靜心之地|大名青雲寺

青雲寺大門左右迎壁

靜心之地|大名青雲寺

靜心之地|大名青雲寺

青雲寺奶奶殿

靜心之地|大名青雲寺

相傳,始皇帝二十八年(前219年) 始皇帝嬴政東巡,赴山東泰山封禪路經此地,故名曰“泰山行宮”。

靜心之地|大名青雲寺

據老人們說,該寺在清代乾隆皇帝下江南路過此地曾賜一御匾,紅底金字,上書“山青水秀、日月光明”,掛在山門前。

靜心之地|大名青雲寺

靜心之地|大名青雲寺

奶奶殿後觀世音菩薩佛像

靜心之地|大名青雲寺

在青雲寺奶奶殿後面是玉皇殿

靜心之地|大名青雲寺

青雲西北地藏王菩薩殿,供奉有地藏王菩薩本尊

靜心之地|大名青雲寺

靜心之地|大名青雲寺

靜心之地|大名青雲寺

靜心之地|大名青雲寺

近幾年來,“青雲寺”逐漸恢復建設了兩座殿堂,香客不斷。特別是一年三度(農曆二月十五日、五月二十八、農曆十月初一)的寺廟祭祀大會(俗稱廟會),會期持續半月之久,尤以十月一日為最繁盛,半月之前人山人海,八方信眾從四面八方趕來朝拜。

靜心之地|大名青雲寺

靜心之地|大名青雲寺

靜心之地|大名青雲寺

靜心之地|大名青雲寺

釋迦牟尼佛、阿彌陀佛、藥師佛

靜心之地|大名青雲寺

青雲寺東側三聖殿

靜心之地|大名青雲寺

泰山行宮簡介

靜心之地|大名青雲寺

據師傅講,青雲寺打算再建一大殿大雄寶殿,隨緣講法,普利眾生。

靜心之地|大名青雲寺

佛法不是迷信,不提倡燒香,燒紙錢,即汙染環境又無功德。佛法是救度心靈的學問,求佛不如求己,放下、瀟灑、自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