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似一碗簡單的麵條卻有“毒”:家長別讓娃填飽了肚子而丟了未來

“拎耳朵”的教育方式,對孩子來說,孩子不喜歡,也不享受。所以,沒有多少家長,會用這樣的方式直接教育娃。多數家長都會在潛移默化中,用行動來給孩子樹立榜樣,用溫柔的言行教養孩子。

然而,部分家長沒能掌握好尺度,過度的寵愛孩子,反而形成了可怕的溺愛教育模式。結果,害的孩子丟了美好未來,被養成一個不受人喜歡的人。

看似一碗簡單的麵條卻有“毒”:家長別讓娃填飽了肚子而丟了未來

一碗“毒麵條”害了孩子?家長卻毫無察覺

小力今年7歲了,過去他是一個很懂事的孩子。後來,媽媽要出去上班賺錢了,就把小力送到了奶奶家裡住,結果沒想到,小力在奶奶的養育下,完全大變樣。媽媽發現,小力雖然很健康,但

行為上卻變自私

了。

小力很喜歡吃麵條,媽媽接兒子回家後,第一頓飯做的就是“牛肉麵”。可是,麵條才好,媽媽剛端上桌子,就看見小力把麵條裡的牛肉片,全部夾到了自己的碗裡。然後,又把自己不樂意吃的青菜根,全都夾給了媽媽。

媽媽當時就一愣,詢問小力:“你幹嘛

把好吃的都夾走了,把不樂意吃的倒是都給媽媽

了?”

看似一碗簡單的麵條卻有“毒”:家長別讓娃填飽了肚子而丟了未來

小力邊吃邊樂,還哄著媽媽說:“對啊,我在奶奶家就這樣啊!”原來,為了哄孫子,奶奶每次煮牛肉麵時,都會把牛肉片全夾給孫子,再把菜根都夾到自己碗裡。久而久之,孫子就養成了這樣的習慣了。

更可怕的事還在後面呢!小力對媽媽的態度,也完全大變樣。過去媽媽跟小力說話,小力很有禮貌。現如今,

媽媽跟小力說話,小力會裝沒聽見

,經常對媽媽愛搭不理。

看似一碗簡單的麵條卻有“毒”:家長別讓娃填飽了肚子而丟了未來

生活方面,小力從不自己洗襪子、鋪被子,依賴性特別強,什麼事都要讓媽媽替他幹。果然,溺愛教育不可取,孩子已經被徹底慣壞了!

看似是簡單的麵條,其實是碗“毒麵條”

長輩對孩子的愛,全都在行動裡,奶奶習慣了把最好的都給孫子。可是,卻疏忽了對孩子的孝道教育,把孩子養成了一個自私的小孩子,眼睛裡只有自己,沒了對媽媽的敬愛。

長此以往,孩子可能會覺得,自己從爸媽那裡拿什麼,全都是應該的了。孩子很容易變自私,缺少對父母的孝順。

長大後,孩子也許會啃老

,給爸媽新增更多的麻煩。

看似一碗簡單的麵條卻有“毒”:家長別讓娃填飽了肚子而丟了未來

這樣的孩子愛佔便宜,填飽了肚子,言行上也會招惹他人的討厭。而奶奶的那碗麵條,顯然成了有毒的麵條。在溺愛的教育下,家長很容易養出不孝子,毀了孩子的未來。因此說,長輩給子女的愛,應該適度才行。

溺愛教育對孩子的危害無窮大

溺愛教育,孩子容易沒大沒小,不孝順

總在家長的寵愛下生活,孩子就會習慣長輩對自己的呵護,天長日久就會把這種寵溺,當成了長輩理所當然地付出。孩子跟長輩的相處,容易變得沒大沒小,對長輩失去該有的分寸和尊重。

看似一碗簡單的麵條卻有“毒”:家長別讓娃填飽了肚子而丟了未來

一旦有一天,家長由於生二胎等原因,不再那麼寵溺孩子了,對孩子的態度稍微冷淡半點,孩子可能就會不適應,認為長輩不愛自己了,對自己不好了,孩子會變叛逆,變得不孝順。

溺愛教育,孩子可能會變自私

總是習慣索取的孩子,會以自我為中心,習慣以滿足個人利益為前提,孩子容易變自私。孩子在長輩的溺愛之下,疏忽了對長輩該有的禮儀,慢慢養成習慣,總是從大人那裡索取,不懂人情世故。

看似一碗簡單的麵條卻有“毒”:家長別讓娃填飽了肚子而丟了未來

慢慢的,孩子就會變得只為自己著想,在跟人交往時,忽視了別人的感受,缺乏同理心,喜歡佔便宜,發展成為一個不受人喜歡的人。

溺愛教育,孩子的依賴性很強

溺愛教育之下,孩子的依賴性特別強。個別孩子習慣了依賴爸媽爺奶,連自己的事情,都不樂意自己幹。有的孩子甚至連穿衣服、洗碗、鋪被子,這些基本的小事情,都不樂意自己動手做。這樣的孩子即便長大了,也很難離開家長獨立生活,誰跟孩子接觸,恐怕都會成為被依賴的物件,外人很難受得了。

看似一碗簡單的麵條卻有“毒”:家長別讓娃填飽了肚子而丟了未來

看似是一碗麵條害了孩子,其實本質卻是長輩們對孩子的溺愛教育。長輩想把一切最好的東西,全部給孩子,這份心情的確可以理解。但教育歸根到底,是要為孩子的未來服務。只有能塑造孩子良好性格,養成孩子行為習慣的教育,才算是成功的教育。很明顯,溺愛教育就是失敗的教育模式,不值得提倡。

您認為,溺愛教育可取嗎?是不是很容易把孩子養育得十分自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