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說詞 |《大河之北》紀錄片—得名河北篇

北緯36°至42°,東經113°至119°之間,坐落著中國河北,這裡

文明薈萃、江山錦繡、山脈如鐮、河流如扇、平原似毯、海洋若盤。

18。8萬平方公里的土地上,鐫刻著一幅壯美的地理畫卷。

解說詞 |《大河之北》紀錄片—得名河北篇

從西北海拔2000多米的高原山地到東南0高度的大海平面,

大自然毫不吝嗇自己的想象力,也從不壓抑自己的創造力。幾十億年一路演化,將自己對地形地貌的奇思妙想,匠心獨運、精心佈局

從高原到平原,從山地到盆地、從丘陵到沙漠、從湖泊到海洋,凡所應有,無所不有。

解說詞 |《大河之北》紀錄片—得名河北篇

造化神奇,為鋪陳佳山聖水,蘊含多彩礦藏,生長豐盛物產,預先準備一下這片充滿希望的大地。

仰觀天地之大,俯察品類之盛,這裡的過往和地貌一樣豐富,這裡的故事如時光一般悠長。

解說詞 |《大河之北》紀錄片—得名河北篇

日升月落,滄海桑田。在這裡,每一寸土地都有自己的故事,每一種生命都有自己的期待,每一方空氣都瀰漫著歷久彌新的生氣。

這裡的大地寫滿滄桑,或壯美,或秀麗,或雄奇,或婉約,在這裡,每一個奇蹟都是日常。

解說詞 |《大河之北》紀錄片—得名河北篇

當人類的足跡第一次印上這片土地時,它還沒有一個確切的名稱。

燦爛的星河總能引發人類關於宇宙的遐想,正如流動的河水總在啟示人類探尋生命的起源。

解說詞 |《大河之北》紀錄片—得名河北篇

張家口市桑乾河畔的泥河灣,對於追溯人類起源的探索者有著莫大的吸引力。

滄桑褶皺的大地肌理之下,藏著一個又一個久遠的秘密。

在近一個世紀中,泥河灣盆地出土了數萬件古人類化石、動物化石和各種石器,

幾乎記錄了從舊石器時代指新石器時代發展演化的全過程。

解說詞 |《大河之北》紀錄片—得名河北篇

是一個天然的人類進化博物館,也

是除了東非奧杜威峽谷之外,地球上發現的

第2個200萬年前的古人類活動遺蹟,

它的發現直接改寫了世界關於人類起源和人類文明發展的歷史。

解說詞 |《大河之北》紀錄片—得名河北篇

古人類選擇這裡並非偶然,200多萬年前,泥河灣周邊的廣大區域曾是一個巨大的湖泊——泥河灣古湖。後來湖水乾枯,由於河流的侵蝕作用,湖底平原變成了丘陵、臺地、盆地,泥河灣盆地也是其中之一。

解說詞 |《大河之北》紀錄片—得名河北篇

古湖遺脈桑乾河就是這段演化的見證,

斗轉星移,時間河流奔騰不息,

泥河灣往南500公里外的邯鄲市磁山,

憑藉著自然優勢,將自己摺疊在中國新石器時代早期的序章裡

解說詞 |《大河之北》紀錄片—得名河北篇

磁山位於太行山東麓,赤色的山體帶著鐵礦石的磁性和引力,留住了

古人類四處尋找家園的腳步,

南洺河從山腳下緩緩流過,山水相依,成為古人類生命的滋養地。

解說詞 |《大河之北》紀錄片—得名河北篇

穀子是這片土地對人類最大的貢獻,

穀子是中國北方文明的哺育作物,江山社稷中的稷指的就是穀子。

磁山埋藏著一粒粟,這是全世界迄今發現歷史最早的穀子遺蹟,

這粒粟隔著8000年的歲月,透露出人類生生不息的秘密。

解說詞 |《大河之北》紀錄片—得名河北篇

這粒粟提供給人類延續生命的力量,支撐著人類前行,直至創造出一個如萬花筒般廣大而神奇的世界。

依山傍水是古人類的選擇

,在河北這片土地上,山地有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那是人類最好的補給。

生產力不足的時期,有人的地方自然就有紛爭,5000多年前,在太行山北麓一個動植物繁多、有竹、有鹿的盆地裡發生了幾場大戰,黃帝打敗炎帝,炎黃聯手戰勝蚩尤。

解說詞 |《大河之北》紀錄片—得名河北篇

生存圖強的需求促使華夏各部落坐下來議和,

攜手前行,共生共融。從此,所有流淌著華夏民族血脈的人有了一個共同的名字,炎黃子孫。

時光緩慢前行,潺潺細流匯成河水衝出大山,搬運泥沙,塑造了燕山太行山山前洪積沖積平原

解說詞 |《大河之北》紀錄片—得名河北篇

在這眾多的河流中,一條大河極為出眾。在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河是它的專有名詞,古籍中的河專指它,它就是

中華民族的母親河——黃河。

解說詞 |《大河之北》紀錄片—得名河北篇

地球上所有的大江大河中,

像黃河這樣由一個國家、一個民族所獨立擁有的大河,而且至少持續了2000多年的歷史,

在世界上是比較罕見的。

黃河流域也是我國開發最早的地區,

當世界各地大都還處在矇昧狀態的時候,我們中華民族勤勞勇敢的先祖就沿著黃河兩岸披荊斬棘、勞作生息,創造出璀璨的文明。

解說詞 |《大河之北》紀錄片—得名河北篇

先秦時期,古黃河下游在平原沃野間自由的遷徙漫流,從此它與河北這片土地有了不解之緣,

這片土地最初的名稱因它而起。

在煙波浩渺的衡水湖畔,坐落著一座古城,面積不大的小城,卻擁有一個赫赫之名

——冀州。

解說詞 |《大河之北》紀錄片—得名河北篇

冀州是一個古老的地名,據說大禹治水就是從冀州開始,歷經十三年。

《尚書·禹貢》,

當時大禹分天下,為冀、兗、青、徐、揚、荊、梁、雍九州,冀州為九州之首。

解說詞 |《大河之北》紀錄片—得名河北篇

當時的冀州面積廣闊,《呂氏春秋》中記載兩河之間為冀州。

所謂“兩河”指的是晉陝交界處的黃河與黃河下游的禹河故道,夾在兩河之間的晉南河東之地,以及太行山東麓,是冀州的核心地區,囊括了今天京津冀的大部分地區,山西省的大部分地區以及河南省北部的部分地區。

解說詞 |《大河之北》紀錄片—得名河北篇

“冀”的古篆書背上有翼,

整個字形就像一隻鳥展翅飛翔,充滿希望,代表希望之翼的冀,

就此成為了這片土地有據可考的第一個名字。

歲月不居,白雲蒼狗,地貌在變,冀州的形狀也在變化。

到了漢朝,漢武帝劃分天下為十三州部,冀州真正成為了一個政區地理概念。

解說詞 |《大河之北》紀錄片—得名河北篇

東漢末年,冀州成為行政區劃,而唯一不變的是黃河始終在它的南邊奔湧不息。

公元前602年,黃河第一次大改道,在滄州以東入海,隨後的470多年歲月裡,黃河暫時安居一隅,全身心投入到華北大平原的塑造。

幾百年的時光裡,黃河依然向前,冀州大地上卻熙熙攘攘,你方唱罷我登場。

解說詞 |《大河之北》紀錄片—得名河北篇

在後世的記憶中,常常被提起的有2個超級諸侯國,北邊的曰燕,南邊的曰趙

,因為他們,這片土地又迎來一個新的名稱。

趙國的中心是邯鄲,這是一座3000年來從未更名的城市。

公元前386年,趙國遷都邯鄲,城門眾多,城牆高大、佈局嚴整。邯鄲市西南的趙王城遺址封存著昔日的繁華。

解說詞 |《大河之北》紀錄片—得名河北篇

在歷史的更迭中,古城邯鄲以一己之力貢獻出了1584個成語典故,而這其中也包含了趙國強盛的秘密。

“胡服騎射”描述的就是當時趙國國君趙武靈王革新圖強的故事,他訓練軍隊穿胡服、學騎射,為趙國增加了一個新的兵種——騎兵,大大增強了戰鬥力。

解說詞 |《大河之北》紀錄片—得名河北篇

邯鄲城內儲存著一座古臺——從臺,據說是趙武靈王點兵的地方,

在歷史的長河裡,它成為趙國文化中根深蒂固的符號象徵。

邯鄲的從臺見證了趙武靈王強大趙國,位列戰國七雄的榮耀,而位於燕下都的黃金臺,則見證了燕國崛起的全過程,如果萬物有靈,黃金臺或許會跨越時空與從臺握手致意

解說詞 |《大河之北》紀錄片—得名河北篇

公元前1044年就建立的燕國,

在諸侯爭霸賽中始終起起落落、默默無聞,直至燕昭王的出現,國勢才得以改觀。

燕昭王曾作為質子在邯鄲生活,親眼目睹了趙武靈王的宏圖偉業,回到燕國後,他

招賢納士、勵精圖治,大敗齊國,燕國終於躋身七雄,在史書上留下重重的一筆。

解說詞 |《大河之北》紀錄片—得名河北篇

叢臺、黃金臺見證了燕趙大地求變圖存、銳意進取的品質。

滋養著燕下都的易水,需要銘記的似乎更多一些,俠義之士慷慨悲壯、以身許國的壯舉就從這裡開始。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公元前227年那個肅殺的日子,是俠客荊軻離燕入秦,準備刺殺秦王的日子。

如果易水可以倒流,不知道它會不會告訴荊軻,第2年燕國的都城就被秦國攻佔,6年後秦滅六國,統一了天下。

解說詞 |《大河之北》紀錄片—得名河北篇

時代的車輪不會停止,單憑一己之力無法撼動歷史的走向,但壯士的犧牲不是徒勞,

燕國的掙扎與趙國的求索也不會沒有意義。

當燕國與趙國的往事隨著時光遠去,燕與趙合成了一個響亮的名字,代表了這片不屈不撓、堅韌如鐵的厚土。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燕趙風骨就這樣刻入人們的基因裡。

解說詞 |《大河之北》紀錄片—得名河北篇

今天的河北,大部分土地處在當年燕國與趙國的版圖之中,但春秋戰國時期,燕國與趙國之間還存在著一個同樣勵精圖治的小國——中山國。

中山在當時各諸侯國紛紛以單字為名的風尚裡,這個名字多少有些別具一格。

據說這個名稱與它的都城有關,

中山國的都城之中有一座小山,我們從小就熟知的東郭先生與狼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

解說詞 |《大河之北》紀錄片—得名河北篇

實際上,

中山這個位於太行山與華北平原交界地帶的國家,同樣書寫著堅韌不屈的故事。

從公元前506年有信史記載開始,

中山國的命運就起伏不定,堪稱一部勵志史詩。

國運顛沛流離,至少兩次遷都,曾被魏國所滅,卻又奇蹟般的復活。

解說詞 |《大河之北》紀錄片—得名河北篇

鼎盛時期的中山,雖說疆域最大的時候也只有“方五百里”,但善於搏擊強敵,多次佔領過燕國與趙國的土地。

公元前296年,中國發生了兩件大事,南邊楚大夫屈原投江自盡,後來每年的5月,我們有了一個紀念的節日。

北邊還是那個趙武靈王,他發兵滅掉了中山國,這一次中山國沒能東山再起,它從此消失於歷史舞臺。

對於中山國惜字如金的司馬遷,在《史記·貨殖列傳》中卻有這麼一句評價,“(中山)

丈夫相聚遊戲,悲歌慷慨”

為與燕趙同脈的中山做了最好的註腳。

解說詞 |《大河之北》紀錄片—得名河北篇

生活在這片廣闊的大地上,不論是燕趙還是中山,慷慨是它最深厚的底色,狹義是它綿延至今的氣質。

聯絡起中原和邊塞的太行山東麓地區,存在著一條縱貫南北與太行山平行的特殊走廊。

歷史地理學家侯仁之先生將這條擁有眾多都城的地帶稱為古代太行山東麓大道。

從商代到東漢時期,長達1800餘年的歲月裡,在如今河北省的範圍內,這條大道曾出現過眾多對後世影響深遠的城市。

解說詞 |《大河之北》紀錄片—得名河北篇

從3500年前的邢臺,有史以來首座見於文獻記載的具有王朝城邑規模的城市,

到孕育了建安文學,開創了中軸線城市格局的鄴城,歲月的車輪駛過這片土地,曾經的城池多數已深埋於地下。

而大地的名稱,或曰冀,或曰燕趙,在一代代人的口耳相傳中,在一次次的刻畫書寫中,隨著傳說、隨著竹簡、隨著紙張,與這片大地融為一體,成為恆久的印章。

解說詞 |《大河之北》紀錄片—得名河北篇

在燕趙大地紛爭不斷的日子裡,黃河也躍躍欲試,試圖找尋新的前景。

公元11年,自漢武帝后期就頻繁氾濫的黃河開始了第二次大改道。

公元69年,東漢明帝築堤千餘里護衛黃河從山東高青入海,使之進入新一輪的平靜期。

解說詞 |《大河之北》紀錄片—得名河北篇

暫時安穩的黃河並未失去這片它參與拓展的廣袤大地,這次它成為這片土地命名的依據。

東漢之後,隨著河北東部廣闊的沖積平原和海積平原逐漸露出與成熟,城鎮的興起,開始逐漸突破了山前平原的限制。

燕趙大地遍地的古塔,訴說著當時的人煙阜盛。塔,可瞭望、可膜拜

,經濟繁榮的地方,塔不僅是數量眾多,而且造型精美。

解說詞 |《大河之北》紀錄片—得名河北篇

古城正定,存留有眾多古塔,其中最出名的莫過於

華塔、凌霄、須彌、澄靈四塔。

這四座古塔均興建於唐代,當時今天的正定為恆州治所,

它是溝通太行山兩側和南北大道的重鎮,九省通衢,守衛著河北道的西邊邊界。

道,是唐代隨著國力的逐漸強盛,由國家設定的更高一級的行政區劃。

解說詞 |《大河之北》紀錄片—得名河北篇

河北道,就是公元627年唐王朝給予這片大地的新名字,這一次河北是作為行政區劃概念而出現。

河北道轄境在黃河之北,故名:“東並海,南臨於河,西據太行、常山,北通榆關、薊門,領24州和安東都護府。”

常山就是今天的大茂山,榆關是山海關,薊門指的則是居庸關。

解說詞 |《大河之北》紀錄片—得名河北篇

河北道範圍極大,囊括幽、冀兩地,隔太行山而至於海,南進黃河而逾燕山,相當於今天京津冀的大部分,遼寧省西南部以及河南省、山東省、古黃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區。

唐代的河北道,基本奠定了後來河北省的雛形,宋金時期則設河北路。

從此,這片大地以河北這個鏗鏘有力的名字迴響在近千年的歲月裡。

解說詞 |《大河之北》紀錄片—得名河北篇

古城保定留存著一座中國唯一儲存最完整的省級衙署——直隸總督署。

這是清朝直隸省最高軍政長官的辦公處所,

歷盡清代八帝,素有“一座總督衙署,半部清史寫照”的美譽。

但直隸這個名稱卻遠遠早於清代,得從明成祖朱棣說起。

解說詞 |《大河之北》紀錄片—得名河北篇

1421年正月,朱棣下令遷都,明王朝由南京搬往北京,北京為京都,京都之地直接隸屬朝廷管轄,故稱直隸。

由於明王朝以南京為陪都,因此習慣上稱南京為南直隸,京畿之地為北直隸。

解說詞 |《大河之北》紀錄片—得名河北篇

有清一代,南京不再是陪都。1645年,北直隸去掉了北字,成為直隸,河北也隨著成為京輔重地,

保衛大都、安定天下,大概是因為保定這個名字寓意吉祥。

1669年,保定開始確立為直隸省城。

清初,朝廷在承德地區

設立木蘭圍場,修建避暑山莊、外八廟,

承德成為清前期的第二個政治文化中心。

解說詞 |《大河之北》紀錄片—得名河北篇

從康熙開始,清廷又在河北興建東陵、西陵。河北畿輔重地的重要性日漸加重。這一時期,黃河北岸的安陽市一帶不再屬於直隸省,而是劃入了河南省。

河南省域包含了黃河以北的部分地區,黃河不再是實際意義上的河北、河南省界,而另外一條河流——漳河,由於地理位置特殊,成為河北、河南部分地域的新分界線。

解說詞 |《大河之北》紀錄片—得名河北篇

近代戰事頻繁,河北區劃幾經變化,新中國成立後,考慮到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省界重新劃分,被稱為大河之北的河北始定今日真容。

期間雖小有改變,但

作為京畿大省,環京津、臨渤海,地貌齊全,得天地精華,浩人間正氣,一代接續一代,耕耘始終如一。

解說詞 |《大河之北》紀錄片—得名河北篇

歲月更迭,地貌在變,植被在變,名稱也在變,但不管用哪個名稱來呼喚,這片大地的內在始終如一。

解說詞 |《大河之北》紀錄片—得名河北篇

河北,簡稱冀,別稱燕趙,曾用名直隸。

從最初的展翅飛翔滿懷希冀,到如今的大河之北,氣象萬千日新月異,這片土地對美好未來的追求始終如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