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年寒窗苦,金榜題名時”:淺析隋朝科舉制度

文:漁陽文史

作為最具中國特色的“第五大發明”,科舉制度從起源到沒落經歷了極為漫長的歷史,對於中國古代和現代社會都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國古代的科舉制度具有選拔人才,促進教育發展的作用,同時也促進了中國藝術文化的發展。

但是科舉制度也存在很多弊端,例如封建社會後期的科舉制度使儒學成為統治者奴化臣民的工具;官僚隊伍壯大,但導致從事科學技術研究的人才力量相對薄弱。科舉制度也產生了家庭悲劇。由於科舉制度及第者享有豐富的優待的榮譽,而且科舉也是普通人出頭的重要途徑,因此經常會有貧士高中之後拋妻棄子的悲劇發生。

一、科舉制度的起源與終結

隋朝時期,在大運河的開鑿時期還有另一項為了促進民族融合的措施,這項措施也就是科舉 制。科舉開始於文帝時期,當時的科舉制度不分出身和民族,按照考試成績的優劣來選拔國家官員。後經隋煬帝之手將科舉制度推廣和普及,希望透過這一制度解釋江南漢人的不滿情緒,給中下層讀書人提供入仕之途。考生不分出身,地位一律平等。

“十年寒窗苦,金榜題名時”:淺析隋朝科舉制度

考試是在小屋中進行的, 考生往往一連考上幾天,中途不許離開這些屋子。常科的科目有秀才、明經、進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種。其中明法、明算、明字等科,不被人重視。俊士等科不經常舉行,秀才一科,在唐初要求很高,後來漸廢。

所以,明經、進士兩科便成為唐代常科的主要科目。唐高宗以後進士科尤為時人所重。唐朝許多宰相大多是進士出身。常科的考生有兩個來源,一個是生徒,一個是鄉貢。由京師及州縣學館出身,而送往尚書省受試者叫生徒;不由學館而先經州縣考試, 及第後再送尚書省應試者叫鄉貢。

由鄉貢入京應試者通稱舉人。州縣考試稱為解試,尚書省的考試通稱省試,或禮部試。禮部試都在春季舉行,故又稱春闈,闈也就是考場的意思。

明經、進士兩科,最初都只是試策,考試的內容為經義或時務。後來兩種考試的科目雖有變化,但基本精神是進士重詩賦,明經重帖經、墨義。所謂帖經,就是將經書任揭一頁,將左右兩邊蒙上,中間只開一行,再用紙帖蓋三字,令試者填充。

“十年寒窗苦,金榜題名時”:淺析隋朝科舉制度

墨義是對經文的字句作簡單的筆試。帖經與墨義,只要熟讀經傳和註釋就可中試,詩賦則需要具有文學才能。進士科得第很難,所以當時流傳有“三十老明經,五十少進士”的說法。

常科考試最初由吏部考功員外郎主持,後改由禮部侍郎主持,稱“權知貢舉”。 進士及第稱“登龍門”,第一名曰狀元或狀頭。同榜人要湊錢舉行慶賀活動,以同榜少年二人在名園探採名花,稱探花使。要集體到杏園參加宴會,叫探花宴。

宴會以後,同到慈恩寺的大雁塔下題名以顯其榮耀,所以把又把中進士稱為“雁 塔題名”。唐孟郊曾作《登科後》詩:

“春風得意馬蹄疾,一朝看遍長安花。”

所以,春風得意又成為進士及第的代稱。常科登第後,還要經吏部考試,叫選試。合格者,才能授予官職。唐代大家柳宗元進士及第後,以博學宏詞,被即刻授予 “集賢殿正字”。如果吏部考試落選,只能到節度使那兒去當幕僚,再爭取得到國家正式委任的官職。韓愈在考中進士後,三次選試都未透過,不得不去擔任節度使的幕僚,才踏進官場。

科舉制度一直延續到公元20世紀初,是古代讀書人成為國家官員的一道龍門。中榜者的名字被高高張貼,有很多人去觀看。從隋朝起採用的這套科舉制度為國家選拔官員提供了依據。從此以後,所有的朝廷官員包括地方長官都必須是科舉合格者。

“十年寒窗苦,金榜題名時”:淺析隋朝科舉制度

由於一旦考中便可以衣錦還鄉,享受榮華,所以有不少人考到白髮蒼蒼。科舉不看中民族、出身,而是憑能力選拔官員是封建社會所能釆用的最公平的人才選拔形式,在歷史上吸收了大量中下層社會的人士進入統治集團科舉制在越過初創期向發展完善期過渡時展現了勃勃生機。這項制度成了以後歷代王朝用人的支柱。

二、如何定義科舉制度

張希清曾對科舉制度下過這樣的定義:“科舉制度是朝廷開設科目,士人可以自由報考,主要以考試成績決定取捨的選拔官員的制度。”

在這個非常嚴謹的定義中,涵蓋了以下四個方面的內容:第一,這一定義說明了科舉制度的實質和目的是一種選拔官員的制度,而區別於過去所說的“選舉”制度。

第二,說明科舉是“朝廷開設科目”,這意味著是國家規定的統一考試,而 “科” 既沒有說“以進士科為主要取士科目”,也沒有說設進士、明經、制科等科目。 第三,關於“士人可以自由報考“,所以說“可以”而沒有用“完全” 一類的文字。

是因為在唐宋時期,士人貢可以自由報考,不必他人推薦;但武舉、制舉一 般則必須有官員的推薦才可以。第四,關於‘’主要以考試成績決定取捨”,強調 “主要”而不是“一切”,這是因為在隋唐五代及宋初,在決定官員取捨的因素中還有“通榜”、“公薦”等不少推薦的成分。

“十年寒窗苦,金榜題名時”:淺析隋朝科舉制度

以成績定取捨這也是科舉制度不同於其他選官制度的根本區別之處。中國古代帝王透過這種考試方式來加速階級的流動,從而集中皇權以達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三、對於科舉制的不同看法

科舉制度為中國曆朝發掘、培養了大量的人才,對於知識的普及和民間學習的風氣亦起了相當的推動作用,雖然這種推動是出於一般人對功名的追求,而不是對知識或靈性的渴望,但客觀上由於科舉入仕成為了風尚,中國的文風普遍得到了提高。

科舉考試造成的惡劣影響主要在於其考核的內容和考試形式,由明代開始,科舉考試內容陷入僵化,變成只要求考生能造出合乎形式的文章,反而不重考生的實際學識,大部分讀書人為應科考,思想漸被狹隘的四書五經,迂腐的八股文所束縛,無論是眼界,創造能力,獨立思考都被大大限制。大部分人已通 過科考為讀書目的,讀書變成只為做官,光宗耀祖。另外科舉還限制了人才的出路

在中國的歷史上,提到科舉制,多數是作為批判的物件而被加以介紹的,典型的例子如吳啥曾說:

“明清兩代五六百年間的科舉制度,在中國文化、學術 發展的歷史上作了大孽,束縛了人們的聰明才智,阻礙了科學的發展,壓制了思想,使人脫離實際,脫離生產,專讀死書,專學八股,專寫空話,害盡了人,也害死了人,罪狀說不完,也說不完。”

近代以來,不少觀點認為科舉制度嚴重阻礙了社會的發展、鉗制了知識分子的獨立人格,使之甘心成為統治階級的工具和附屬,或是認為科舉制度會導致家庭悲劇與官場腐敗。國內有些學者也曾論述過科舉制度存在的弊端,指出科舉制度考試內容單一,知識結構僵化,禁錮了人們的思想,從而失去了選拔人才的初衷。

“十年寒窗苦,金榜題名時”:淺析隋朝科舉制度

認為科舉的廢除與中國封建社會的滅亡是有必然聯絡的,科舉制度使得官員思想教條、目光短淺,與時代和社會發展嚴重脫節。除此之外還指出科舉制度存在選拔不公的現象,例如,科舉制始終將女性排斥在外。

另外,“學而優則仕”很大程度上只為了富裕人家、官宦人家以及書香世家的子弟的前途。因此,科舉制的公平性是有限的。也有另外一些學者認為應該辯證地看待科舉制度,比如劉海峰曾經撰文指出,科舉制是一個選拔官員的考試製度,將科舉罵成罪大惡極實在不夠全面客觀。

他認為科舉在清末被廢除,並不是因為考試選才的制度問題,而是特定歷史時代的必然結果,科舉制度是廢於時而非廢於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