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以為給了孩子最好的教育,但你的孩子真的能承受你的期待嗎?

每個孩子是父母最珍愛的寶貝,為人父母后我們通常會對孩子的人生充滿期待。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父母們最常見的育子心態。因為我們總是堅信,只要用心培養,每一個小孩都擁有無限可能。為了這個偉大目標,很多父母付出了巨大的努力。

自以為給了孩子最好的教育,但你的孩子真的能承受你的期待嗎?

臺灣作家吳曉樂曾在書中講述這樣一個孩子的故事:

這個孩子總是戴著一副厚重眼鏡,所以作者叫他“眼鏡仔”,整個人乾乾瘦瘦,捏不出二兩肉。但是他家境優渥,爸爸擁有良好的社會地位,住在臺北高檔的小區裡,上下學由媽媽的開豪車接送,手機、書包、衣服、鞋子都是昂貴的款式,媽媽每天都會給他準備新鮮豐盛的營養餐,給他請最好的家庭教師,定期跟學校老師通電話交流孩子的近況。

在外人眼裡,大家都非常羨慕,感慨“眼鏡仔”真是命太好了,他的爸爸媽媽都好愛他,這簡直是很幸福的成長環境了。

可是事實上,父母給了最好的一切,也給他最高的期待,媽媽會因為他做錯題而恨鐵不成鋼的直接動手狠狠地打他,爸爸也會因為他的成績沒有達到預期而跟媽媽爭吵,甚至想直接送他出國,最後索性很少回家。

而“眼鏡仔”在這樣的家境環境中,揹負著沉重的心理壓力,身心備受摧殘,經常不知所措、擔心做錯題,形成自卑的性格、怯弱的個性。

自以為給了孩子最好的教育,但你的孩子真的能承受你的期待嗎?

作家連嶽曾經說過這樣一句話:“父母的過高期望,其實也是一種冷暴力。”

蔡康永說:“爸爸媽媽對小孩來講最珍貴的是什麼?是給他們一個理想的環境,讓他變成他自己,而不是變成我們要他變成的人。”

父母們應該認識到:不是每一個孩子,都能獲得“成功”!

成功取決於什麼?在教育中我們總是會傾向把成功的因素等同於努力的程度。但我們卻忽視了,並非每一份努力都能換取到成功。

統計學告訴我們這樣一個殘酷的現實,不是每一個孩子都能成長為科學家、工程師、鋼琴家、畫家……普通才是大多數,也就是說我們大多數人都處於一個相對比較平均的水平。

成功是一個小機率事件,而父母卻普遍認識不到。

成功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包括偶然性、基因遺傳、環境、家庭背景等,這些都將影響孩子未來的發展。

也許,很多家長都會反駁,難道那就這樣放任孩子不管嗎?這並不是說父母不應該教育或鼓勵孩子朝著目標前行,而是不應該只關注結果本身。

父母對孩子過分的期待和教育投資,實際上是一種自我焦慮。父母希望在孩子身上,實現自己曾未實現的人生理想或幸福體驗。

可是,當孩子從降臨人世的那一刻開始,他就只是他自己,註定無法成為別人期待的樣子!

自以為給了孩子最好的教育,但你的孩子真的能承受你的期待嗎?

另外,父母的高期待是毀壞親子關係的元兇

最新美國教育研究表明,父母過於追求高目標,可能會傷害孩子。當孩子無法達到父母的期待時,他們會產生沮喪、悲觀、自卑等消極情緒,甚至這種消極情緒將會影響他們的一生。

當孩子的考試分數沒有達到父母心中的期望分值,就會對孩子顯示出失望和嫌棄的表現。你是否說過“對你投入這麼多,怎麼考得還不如上次,比上次還少了1分”類似的話。

在孩子的成長中,需要的不是父母要求的高期待,而是父母給予孩子的無私的關愛,這也是他們成長中重要的支援力量,也是親子之間溝通的基礎。

電視劇《小歡喜》宋倩的高期待讓英子感到壓抑不已,她一心想讓英子考清華,她私自修改英子的高考志願。導致了英子崩潰,要跳海自殺。

當宋倩對英子大吼道:“為什麼非要去南大啊?”

英子崩潰大喊:“我就是想逃離你!”

父母過高的期望,會讓孩子在面臨挫折時無法釋懷,從而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甚至導致悲劇的發生。

自以為給了孩子最好的教育,但你的孩子真的能承受你的期待嗎?

最後,父母教育的目的?是成功,還是幸福?

父母高期待的背後,是完美育兒的焦慮。

朱永新先生髮起的新教育實驗,其核心理念就是:幫助師生過一種幸福完整的教育生活。幸福,是目的方向;完整,是質量標準。教育的目的,不是成功, 而是幸福;教育的質量,不是分數,而是成長。

這不僅僅是對教育終極意義的思考與追求,也是對當前教育偏差的反思與矯正。

我們不光要關注孩子“今天走得快不快”,還要關注孩子“明天走得遠不遠”,更要關注孩子“每天過得好不好”!

我們不能讓孩子在擁有知識和分數的同時,失去凝望世界的好奇,失去追逐夢想的激情,失去創新創造的勇氣,失去博愛感恩的情懷!

自以為給了孩子最好的教育,但你的孩子真的能承受你的期待嗎?

曾任耶魯大學校長20年之久的理查德·萊文曾說過:

“真正的教育不傳授任何知識和技能,卻能令人勝任任何學科和職業,這才是真正的教育。”

學會思考、選擇,擁有信念、自由,這是教育的目的,也是獲得幸福的終極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