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治12區縣人口:潞州90萬人,平順12萬人,11個為負增長

長治12個區縣(4個市轄區、8個縣)2020年的常住人口為:

潞州區:89.53萬人。

潞州區位於長治中部偏南,土地面積380。6平方千米,地勢東南部、西北部較高,其餘區域為長治盆地(上黨盆地)。潞州區地處長治盆地東部,是長治的中心城區,2020年常住人口達89。53萬人,是長治常住人口最多的區縣,約佔全市常住人口的28。15%。

長治12區縣人口:潞州90萬人,平順12萬人,11個為負增長

潞州區地處長治市區中心地帶,是長治的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市政府、長治站、長治東站、長治北站均在潞州區。

上黨區:31.97萬人。

上黨區位於長治南部,地處太行山脈西麓、長治盆地南部,土地面積483平方千米。上黨區東部為太行山餘脈,南部的山嶺為長治盆地與晉城盆地的界山,北部地勢較低,為全區人口密度較大的區域。

長治12區縣人口:潞州90萬人,平順12萬人,11個為負增長

長子縣:29.87萬人。

長子縣位於長治西南部,地處太嶽山東麓、長治盆地西南部,地勢西高東低,土地面積1020平方千米。長子縣緊鄰長治市區,縣城距長治市區僅10餘千米。

襄垣縣:26.01萬人。

襄垣縣位於長治中部偏北,地處長治盆地北緣,土地面積1178平方千米,地形較為複雜,東部為太行山西麓。縣城坐落在漳河畔,為長治市區的“北大門”,519國道、二廣高速、鄭太高鐵均途經這裡,是長治市區前往太原的主要通道。

長治12區縣人口:潞州90萬人,平順12萬人,11個為負增長

屯留區:25.38萬人。

屯留區位於長治市區西北,土地面積1142平方千米,地處長治盆地西北部,地形與長子縣十分相似,地勢也是西高東低,西部為太嶽山餘脈。

壺關縣:24.01萬人。

壺關縣位於長治東南部,土地面積1013平方千米,地形以山地為主,西北部為老頂山,中部、東南部為太行山脈,中部的縣城一帶集中了全縣主要的平地。壺關縣城距長治市區僅10餘千米,已被長治繞城高速納入,有多條市政道路直達長治市區。

長治12區縣人口:潞州90萬人,平順12萬人,11個為負增長

潞城區:21.93萬人。

潞城區位於長治市區東北,地處長治盆地東北,土地面積615平方千米。

武鄉縣:15.54萬人。

武鄉縣位於長治北部,土地面積1610平方千米,地勢東西高、中部低,東、西分別是太行山脈、太嶽山脈,中部海拔較低,為黃土丘陵區。

長治12區縣人口:潞州90萬人,平順12萬人,11個為負增長

沁源縣:15.00萬人。

沁源縣位於長治西北部,土地面積2549平方千米,是長治面積最大的區縣。沁源地處太嶽山脈腹地,平均海拔達1400米,為山西地勢較高的縣。沁源縣因是沁河的發源地而得名,該河為晉南地區主要河流之一,發源於沁源縣西北部的要子溝南側。

長治12區縣人口:潞州90萬人,平順12萬人,11個為負增長

沁河是沁源縣的“母親河”,其沿岸地勢平緩,在重巒疊嶂中沖積出富饒的谷地,沁源縣城,及交口鄉、郭道鎮均坐落在沁河畔。由於地勢較高,山巒起伏,沁源縣生態環境十分優良,森林覆蓋率達56。7%。

沁縣:13.86萬人。

沁縣位於長治西北部,土地面積1320平方千米,208國道沿線為全縣城鎮、人口較為密集的區域。

長治12區縣人口:潞州90萬人,平順12萬人,11個為負增長

黎城縣:13.42萬人。

黎城縣位於長治東北部,土地面積1113平方千米,地處太行山脈南段,四面環山,南部為黎城盆地。

平順縣:11.59萬人。

平順縣位於長治東南部,地處山西與河北交界處,南與壺關縣相連,西北與潞城區、黎城縣接壤,東北、東南與河北邯鄲涉縣、林州市毗鄰,土地面積1550平方千米,2020年常住人口11。59萬人,是長治常住人口最少的區縣。

長治12區縣人口:潞州90萬人,平順12萬人,11個為負增長

平順縣地勢東高西低,河谷僅佔全縣總面積的2。6%,主要分佈在西北部的北社鄉,及中部的235省道沿線。

除潞州區(潞州區為原城區、原郊區,後於2018年6月19日合併為潞州區)外,長治其他11個區縣的常住人口均為負增長。此外,長治12個區縣常住人口的差異也很大,排名第一的潞州區達89。53萬人,排名第二的上黨區為31。97萬人,約是潞州區的三分之一。

長治12區縣人口:潞州90萬人,平順12萬人,11個為負增長

對長治12個區縣的常住人口,你有什麼看法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