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煬帝做了14年皇帝,卻做了4件大事,造福後世子孫1400多年

“隋煬帝是大暴君,只是暴君而不是昏君,隋煬帝雖然無德,但卻有功。只是他的功業沒有和百姓的幸福統一起來,所以才會有巍煥無非民怨結,輝煌都是血橫湖”的說法。”

中國歷史上曾有4大千古一帝,第一位便是一統天下的秦始皇,秦始皇開始了中國封王朝第一個稱皇帝的先例,建立中央集權制國家,是中國國家版圖的真正奠基人。第二個便是漢朝的漢武帝,雖是窮兵黷武,但卻打出了中國人的骨氣,為中國贏來了“漢人”之稱謂;第三是農民天子朱元璋開創了“無漢唐之和親,無宋之歲幣,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國門。”的大明王朝。

隋煬帝做了14年皇帝,卻做了4件大事,造福後世子孫1400多年

第4位千古一帝,便是人人都稱之荒淫無道,揮霍無度的隋煬帝楊廣。然而歷史上的隋煬帝並不是一個昏君,只是他好大喜功,不願做一個盛世中的皇帝,他想做一個萬國都來朝拜的天子。在他繼位的短短14年裡,他做了4件大事,造福子孫後世1400多年。但是也正是這4件大事加速了隋朝的滅亡。

隋煬帝做的第一件大事是改革科舉制度,隋朝以前的九品中正制就是拼爹上位,誰家財富多誰就是老大,真正有學問的寒門士子沒有機會展示自己的才華。隋煬帝為了效仿曹操唯才是舉於是改革科舉制度,透過考試選舉真正有學問的人為國家出謀劃策。可是他的改革卻讓隴西門閥貴族利益受到傷害,大大削弱了士大夫在朝中的壟斷地位。以致後來失去了隴西門閥貴族的支援,加快了唐朝的滅亡。

隋煬帝做了14年皇帝,卻做了4件大事,造福後世子孫1400多年

但是科舉制度確實是一個好制度,它能為國家選拔到真正的人才,後來唐朝李世民接著用,併為唐朝造就出許多治國之棟樑,我們現在的高考制度也是沿襲它而來。所以說隋煬帝的科舉制度為後人造福1400多年。

第二開鑿大運河,在隋煬帝滅掉南方陳國後,由於南北差異太大,隋煬帝便下令開鑿大運河,605年開鑿通濟渠,608年引沁水南至黃河,北到涿郡,610年從京口到餘杭的江南河,於是一條以洛陽六為中心,北起北京,南到餘杭全長5000裡的大運河在6年裡開鑿完成。大運河的開鑿,為中國經濟中心從北方轉移到南方,整個國家的政治佈局,各地物資的統一調動提供了便利。

但是在開鑿大運河時耗費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同時由於工程中難免有民工的傷亡,所以大運河的開鑿雖是功在千秋,但罪在當代。普通老百姓又怎能體會到隋煬帝的遠大抱負呢?在大運河開鑿成功後,隋朝的經濟在隋文帝的改革下,已達到前所未有的境界,據說唐朝貞觀年間隋朝的糧食布匹都還沒有用完呢?在經濟有保障的前提下,隋煬帝為了消滅對隋朝虎視眈眈的高句麗,隋煬帝發動了三次對高句麗的戰爭。

隋煬帝做了14年皇帝,卻做了4件大事,造福後世子孫1400多年

610年楊廣發動第一次戰爭,人員居然有一百三十多萬,還有二百萬多民夫,雖然沒有取得勝利,但還是震懾了高句麗。大業614年楊廣發動第三次征戰,但是當他正想完全消滅前方敵人時,國內農民卻在別有用心計程車大階層的挑唆下發起了“無向遼東浪死歌”。隋煬帝面對農民起義,只好無功而返。後來唐朝李世民再次發動對高句麗的戰爭,才徹底征服了他們讓高句麗成為唐朝的領土。

第4便是西巡,為了震懾土谷渾,隋煬帝帶上文武百官西巡,並在西巡途中寫下氣壯山河的《飲馬長城窯》其中“肅肅秋風起,悠悠行萬里。萬里何所行,橫漠築長城。”當時的文學大儒都稱讚隋煬帝的文才。當他們到達土谷渾時,突厥人再也不敢入侵,那些未征服的小國驚以為神,嚇得不敢騎馬就逃跑了。

隋煬帝做了14年皇帝,卻做了4件大事,造福後世子孫1400多年

可是楊廣的西巡也成了奢侈腐化的罪證,但是比起唐朝李世民被迫與突厥人簽訂城下之盟,不知要強上多少倍了,楊廣沒有費一兵一卒便征服了突厥人,難道也是昏君嗎?楊廣西巡的排場之大也成為隋朝滅亡的證據之一。隋煬帝所做的都是歷代帝王不敢做的,如果他成功了或者是他能把國計民生聯絡起來,改革的步伐稍稍勻稱一些,便不會是滅亡的局面了。

隋煬帝做了14年皇帝,卻做了4件大事,造福後世子孫1400多年

隋煬帝在位僅僅14年,因做了4件大事導致隋朝的滅亡,而隋煬帝本人也被罵成千古昏君,然而事實上他並不是昏君,只是一個暴君而已。最後用一句名言來結束隋煬帝的一生:“爾曹身與名俱滅,不廢江河萬古流。”誰也無法否認隋煬帝的功與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