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資“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上岸攻略續集七——學習理論

Hi,大家好,小顏在Study今天如期更新第七篇——學習理論。看到這裡,先表揚一下你,真棒,堅持了這麼久!雖然很累了,但是一定不能放棄,加油啊!累了就休息一會,然後再投入進來!我看好你!加油!離成功越來越近了!

快速回顧:

飛飛飛飛一

快速回顧:

飛飛飛飛二

快速回顧:

飛飛飛飛三

快速回顧:

飛飛飛飛四

快速回顧:

飛飛飛飛五

快速回顧:

飛飛飛飛六

三、學習理論

1、行為主義:

(1)巴甫洛夫

經典性條件作用理論

——狗

①基本觀點:

形成刺激與反應的聯絡

【選擇題】

②內容:

——無條件反射(狗吃到食物流口水)—

本能

——條件反射(狗聽見鈴聲流口水)

—後天習得

③舉例:

條件反射(訊號)

——客觀實物(望而生畏)

——語言、符號(談虎應變)

④條件反射基本規律:

刺激的

泛化

分化

——

泛化

:相同反應(分不清)

——

分化

:不同反應(分不清)

(2)桑代克——嘗試錯誤說——貓(關貓吃魚的實驗)

①實驗:

盲目嘗試——逐步減少錯誤——再嘗試

②學習定律:

(預習)——準備律(例如:先餓貓)

(做題)——練習律(反覆餓貓、放進籠子裡)

(反饋)——效果律(貓出來就有魚吃)

最重要

的環節

(3)斯金納(程式設計師)——操作性條件作用理論——小白鼠

①規律:

強化

:正強化,行為增加,條件是愉快的,例如:表揚、獎勵。

負強化:行為增加,條件是

厭惡

的,例如:撤銷處分。

Tip:普雷馬克原則:對小孩子說你只要吃了飯,就可以看動畫。

懲罰

:行為減少,條件是厭惡,例如:體罰、譴責。

消退

:無行為、無條件。例如:不予理睬。

(4)班杜拉——社會學習理論——寶寶(小朋友)

①實驗:觀察學習。

讓參與寶寶分成三組在一間房間裡看電視出現的模範行為。

A組 ——攻擊得到獎勵

B組 ——攻擊得到懲罰

C組 ——攻擊什麼都沒有

透過實驗我們可以得出班杜拉的三種強化形式:

直接強化。

替代性強化。(看別人得到獎勵,才去做。)

自我強化。(自己獎勵自己)

教資“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上岸攻略續集七——學習理論

2、認知主義:(學習是主動在“頭腦內部”構建認知結構)

(1)苛勒的完形——頓悟說。

①實驗:

黑猩猩取香蕉。

②觀點:

學習是透過“頓悟”過程實現的,學習的實質在於構成完形(整體的認識)。

(2)布魯納的認知發現學習理論——哪(布魯納)來發現結構【考頻低】

兩核心

:學什麼、怎麼學。

三過程

:獲得、轉化、評價。

一個實質

:主動形成認知結構。

四原則

:動機、結構、程式、強化。

(3)奧蘇貝爾(奧蘇伯爾)——有意義學習論

①實質:

將新知識與已有知識建立起非人為(內在的)的和實質性(非字面)的聯絡。

②條件【簡答題】

——學習材料的邏輯意義。

【新知識】

——有意義學習的心向

【想】

——學習者認知結構中心必須具有適當的知識,以便與新知識進行聯絡。

【舊知識】

③先行組織者【選擇題】

不是指某一個人,而是先於學習任務本身呈現的一種“

引導性材料

”,它要比學習任務本身具有較高的抽象。

(4)皮亞傑認知發展理論——研究自己的女兒【選擇題】

①四個名詞:

圖式(認知結構)——自己的認識/想法

同化(認知不變)——不改變自己的想法

順應(認知改變)——改變了

平衡(狀態、動)——不再糾結

Tip:前面的同化、順應都是在對認知的適應,最終達到平衡。

②認知發展理論:

——

感知運動

(0—2歲)獲得了客體永恆性(9—12個月)。

解釋:永恆性就是不在眼前,仍認為存在。例如著名的“小白象實驗”

——

前運算

(2—7歲)“萬物有靈論”(泛靈論);一切以自己我為中心;思維具有不可逆性(刻板性);沒有守恆概念;判斷只能運用一個標準或維度。Tip:這個年齡段孩子沒有邏輯能力。

——

具體運算

(7—11歲)守恆觀念形成(標誌);思維運算具有可逆性(三山實驗);思維運算必須有具體的事物支撐;可以進行簡單抽象思維。

——

形式運算

(11—16)接近成人,有邏輯推理、歸納(學習微積分)

(5)維果斯基——理論與教育

①最近發展區。

②啟示:

教學要走在發展的

前面

③內容:

潛在發展水平(學生在幫助下完成任務)例如英語六級

他倆中間的區域就叫最近發展區

當前發展水平(學生能獨立完成的任務)例如英語四級

教資“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上岸攻略續集七——學習理論

3、建構主義學習理論【全題型備考】

①基本觀點:

——知識觀:

(1)解釋假設

(所有的知識解釋都是動態的,也就是說明所學知識是會不斷變化的。)

(2)情境性

(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3)經驗背景建構(主觀性)

——學生觀:

(1)豐富性——潛能

(2)差異性——不一樣

——學習觀:

(1)主動建構性(自主)

(2)社會互動性(合作)

(3)學習情境性(探索)

教資“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上岸攻略續集七——學習理論

4、人本主義學習理論

(1)馬斯洛

(自我實現的人格觀)

(2)羅傑斯的學習理論

(他媽媽也是

產婆

,你還記得誰也是嗎?)

——他認為學生中心教學觀(

非指導模式

),老師只是充當“助產士”、“催化劑”。

教資“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上岸攻略續集七——學習理論

5、個體差異

①智力差異:

(1)水平:正態分佈(數值),大部分人的智力都是一樣的。

(2)型別:各有所長。

(3)表現:有的聰明早慧、有的大器晚成

(4)性別:總體水平大致相等、離散程度男性大於女性;優勢領域有區分。

Tip:離散程度指特別聰明或特別傻的人。

②認知方式差異:

(1)

場獨立型

場依存型

:內部(理科生,教學不嚴謹) VS 外部(文科生,教學嚴謹)。

(2)沉思型與衝動型:一個做題慢,對的多/一個做題快,錯的多

(3)輻合型與發散型:多個到一個/一個到多個(認知)

教資“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上岸攻略續集七——學習理論

6、埃裡克森的社會性發展階段理論(他的師傅弗洛伊德你還記得嗎?)

①信任對不信任(0—1.5歲)嬰兒期

——建立信任感,克服懷疑

②自主對羞怯與懷疑(1.5歲—3歲)兒童早期

——建立自主感,克服羞怯。

③主動感對內疚感(3—6/7歲)幼兒園期

——建立主動感,克服內疚。(主動幫助別人(價值目標感))

④勤奮對自卑(6—12歲)小學期

——建立勤奮感,克服自卑。(這個階段的孩子要注重孩子能力的培養,基本上你叫他幹活他會很樂意。)

⑤角色同一對角色混亂(12—18歲)中學青年期

——建立角色統一,克服混亂。(性別、社會角色)

後面還有三個階段,考試不考,刪了,有興趣可以自行百度。

教資“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上岸攻略續集七——學習理論

7、學習興趣的激發與培養【簡答題】

(1)建立積極心理準備

(2)利用學科優勢

(3)創設問題情境

(4)在一、二課堂培養(指課內、課外)

(5)改進教學法

教資“教育教學知識與能力”上岸攻略續集七——學習理論

8、良好學習習慣的培養:

——

培養小學生良好學習習慣的策略:【考到需要自己拓展】

①課堂②引導③正強化④開展活動⑤家長作用⑥個別輔導⑦評價體系。例如:發揮

課堂主渠道

作用,培養學生良好的學習習慣。

沒有任何想要的東西能輕易得到,這就是你努力的理由。加油吧!

明天更新小學德育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