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沒有能力的人,越是覺得自己無所不能

文|南街

人生中難免會遇見很多形形色色的人,有善良,有邪惡,有憨厚,還有一些表裡如一的,更有一些兩面三刀的人。

有些人生於黑暗,但心卻嚮往光明;而有些人生而光明,但心卻是腐敗不堪。

日常中最常見的是,能力很一般,但卻覺得自己很厲害,很了不起;喜歡對別人指手畫腳,總是一副自己很懂的樣子。

還有一種,能力很強,但自己卻很低調,覺得自己其實只是一個普通人,總是向別人請教,就算是自己已經懂了,也是孜孜不倦的去學習,因為他知道,自己知道是一回事,到事實卻不一定。

越是沒有能力的人,越是覺得自己無所不能

人的想法都有所不同,而對待同一件事,一定會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選擇會決定接下來的一切事情,是好是壞,就在你一念之差。

而往往有能力的人,知道自己應該怎麼做,知道自己需要一直提升自己的能力,才能應付自己選擇後一切不確定的結果;而那種自以為是的人,卻覺得自己的計劃很完美,選擇很多,就不去做好準備。

我在一部小說裡面看見過這樣一句話:“我從來不把命運交到別人手上,也從來不制定長期的計劃,我的計劃只針對現在,就算是現在也會隨時變化自己的計劃,因為我知道,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

越是沒有能力的人,越是覺得自己無所不能

01。越無能,越不去學習

知識改變命運,認知決定成就,思想決定未來。

你的認知會限制你的想象,認知水平會決定你對一個事情的判斷,抉擇。

唯有不斷

去學習,去思考,去認識更多的事,不斷擴充套件自己的知識面,才能讓你對待一件事可以從多方面的思考,會決定你選擇的利益。

只有學習才能不斷改正自己,提升自己,讓自己以後會減少錯誤。

越是有能力的人,從來不會放棄學習的機會,他們知道提升

自己才是最大的資本。

越是沒有能力的人,越是覺得自己無所不能

真正的認知,就是知道了自己以前是多麼的無知;知道自己以前的無知,就是真正認識到了自己。

正如格瓦拉說的:“在聰明人之間,最聰明的人知道自己懂得很少;在蠢人之間,最蠢的人認為自己懂得很多。”

越是能力強的人,越是知道自己的不足,會不斷的去學習新知識,去了解自己不知道的。

越是沒有能力的人,越原地踏步,認為自己認識夠了,滿足於現狀,不去學習,不去思考。

只有不斷的學習,才能在機遇來臨的那一刻,牢牢地抓住它。

越是沒有能力的人,越是覺得自己無所不能

02。越無能,越缺乏理智

姚雪漫說過:“衝動是魔鬼,動怒如自殺。”

在任何情況下,你的情緒反應,就是你的決定。

做事衝動,缺乏理智,不能控制情緒,那你可能會是失控的人生;

做事淡定,理智思考,可以控制情緒,那你就是一個有趣的人生。

怒時不言,惱時不爭。

在遇見任何事時,不要著急下決定,也不要衝動,首先要做的是,冷靜下來;因為衝動會讓你失去理智,讓你失去思考的基本能力;只有穩住了情緒,才能正確的思考問題。

越是沒有能力的人,越是覺得自己無所不能

正如彼得·阿柏拉德所說:“火氣甚大,容易引發憤怒的煩擾,這是一種惡習而使心靈向著那不正當的事情,那是一時衝動而沒有理性的行動。”

放下憤怒,放下衝動,學會冷靜,去用理智的情緒去處理事情,這才能最大程度上的減少做事的錯誤性。

然而有些,本來就沒有能力的人,卻由於對自己的過度自信,就去衝動做事,盲目地去做事,不理智的做事。

聽別人說什麼就是什麼,聽風就是雨,一點就炸。

這樣的人,很多時候做事情都不會太順利,會陷入一種困惑之中,會覺得自己慢慢沒有問題,怎麼會失敗?哪怕知道是自己的錯,以後不了了之。

越是沒有能力的人,越是覺得自己無所不能

03。越無能,就越無知

正如煙雨江南所說:“無知不是任性的理由,無辜也不是肆意妄為的藉口。”

有些人本來就對事情是一知半解的狀態,卻總是喜歡去評價別人,根本就不瞭解事情的經過,就去隨便的判斷,只會在主觀上去隨便這件事。

其實,無知也並不是很可怕,只有做到不輕言,不輕易判斷;可怕的是因為自己的無知,還總是自以為是的認為自己是對的。

這樣的人,最容易成為別人的炮火,

就像井底之蛙一樣,以為井口外的世界,就是整個世界。

越是沒有能力的人,越是覺得自己無所不能

越來越是有能力的人,就會找到自己的定位;認識自己的不足,自己自己的短板;越是本事不大的人,就喜歡抬高自己,高估自己,衝動做事。

就如同盧梭說的一樣:“人之所以走向迷途,並不是他的無知,而是由於他的自以為是。“

無知不可怕,就怕自己自以為是。

做人,不高估自己的能力,但也不能低估自己的潛力;找到自己的目標,正確定位自己,那便已經贏了別人一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