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嫉妒心強,是自信不夠的表現。培養孩子自信心,看這篇就夠了

看到父母誇讚別的小朋友好,他馬上不高興。老師表揚其他小朋友,他就搞小破壞:你的畫畫得好?我撕了你的畫!你比我更會做手工?我藏起工具來讓你做不成……孩子為什麼嫉妒心這麼強呢?

成成約好朋友小魚到家裡一起玩拼插玩具,媽媽禮貌性地表揚小魚:“你拼得真好啊!”成成聽了,生氣地朝媽媽大喊:“我比他拼得好!上次也是我拼得好。”甚至還把小魚拼好的玩具大樓踢倒,跑到自己的房間裡去了。成成最近在幼兒園也表現出嫉妒心強的情況。老師誇一個小朋友故事講得好,成成就站起來挑人家的毛病:“老師,他講錯了!”做手工時,老師表揚了一個小朋友用橡皮泥捏的小鴨子活靈活現,成成趁人家不注意,一把就把小鴨子捏扁了……

寶寶嫉妒心強,是自信不夠的表現。培養孩子自信心,看這篇就夠了

成成怎麼變成了一個這麼愛嫉妒別人的孩子了呢?

寶寶為什麼愛嫉妒?

自我認知有偏差,缺乏自信

要知道,心理學研究證明,嬰兒在18個月左右就有了嫉妒心,這是一種自然、正常的情緒反應,可謂“人之常情”。到兩三歲時,孩子的嫉妒心理就更復雜了,同時伴有嫉妒行為的產生。

2歲左右,是孩子自我意識產生的萌芽期,此時他是以自我為中心的,加上父母經常稱讚他“好棒”“好能幹”等等,導致他的自我認知出現偏差,認為“我是全能的”“沒有我做不到的事”。

這是一種假“自信”,是極脆弱、極不牢靠的,表現為不能接受任何批評,不能看到別人比自己優秀,害怕別人超越自己等,有強烈的危機感,從而總是想方設法地破壞別的小朋友被認可的部分。

追求上進,卻能力不足

每個孩子生來都有一顆積極向上的心,希望在父母和他人心中留下“好孩子”“棒孩子”的形象,希望得到大人的認可和肯定,這是人類積極進取的原動力。

但畢竟孩子之間存在個體差異,而沒有閱歷和經驗的孩子看不到這一差異,當發現別人比自己表現得更好,自己能力不足時,就會產生巨大的心理壓力,而化解心理壓力最簡單、快速的辦法是破壞、攻擊他人的成果,阻斷他人行為的實施,以此來緩解壓力,找回優越感和安全感。

寶寶嫉妒心強,是自信不夠的表現。培養孩子自信心,看這篇就夠了

明白了以上兩個原因,我們就可以對症下藥了。

當孩子嫉妒他人時,該如何疏導?

嫉妒雖然是孩子在成長中自然出現的一種表現,但父母也不能任其發展,還是應該因勢利導,慢慢培養孩子包容、謙虛的美德。

幫孩子建立真正的自信

真正的自信是建立在3個基礎上。

第一是對自我的正確認知。

這需要父母在平時表揚孩子時,注意表揚孩子的具體行為和積極、努力的狀態,而不是籠統地說“你真棒”等。孩子越知道自己在哪些地方有優勢和被肯定,就越朝著這些方向努力,而不是盲目地認為自己是一個最棒的、誰也不能超過的人。這對於幫助孩子儘早形成正確的自我認知有好處。

第二是足夠的安全感

。如果孩子始終知道父母對自己的愛,就不會那麼擔心父母表揚別的孩子了。所以父母要經常把對孩子的愛和肯定掛在嘴上。很簡單,可以經常在話語中新增這樣的“愛語”:“這件事雖然你做錯了,但媽媽永遠是愛你的!”“媽媽相信你下次能做得更好!”

第三是能力地不斷提升。

孩子內心有著對自己更高的要求才會嫉妒,所以可以透過幫孩子分析其他小朋友為什麼能成功、能得到表揚的原因,陪著孩子一起提高某些技能或能力,孩子就能在得到好的反饋中不斷增強自信,形成良性迴圈。

避免拿孩子和他人做比較

孩子的嫉妒是透過比較而來的,父母就更應該注意平時少拿孩子和別的孩子做比較。“你看明明多勇敢!”“你這詩可背得沒有麗麗流暢!”這種說別人家孩子好的做法要儘量摒棄,更不要在說別人家孩子好的同時還貶低自己的孩子。

寶寶嫉妒心強,是自信不夠的表現。培養孩子自信心,看這篇就夠了

父母的本意是好的,希望藉此激發孩子好勝的心理,把事情做得更好,但對於自我認知水平還很差的孩子來說,這種比較更容易出現負面效果——

進一步強化了孩子內心的“他們行,我不行”的錯誤認知,還有可能產生自卑心理

如果實在忍不住拿孩子做了比較,讚美別的孩子的同時最好也要讚美自家的孩子幾句。比如:“成成也很努力,成成背詩時感情更充沛。”這樣不僅能讓孩子的內心得到平衡,也是一種價值觀的傳遞:

看待同一事物,有多個角度;評價一個人,也不是隻有一個標準

。當孩子越來越能接納自我,其實也就是慢慢種下了善於發現和接納別人的優點、善於以欣賞的眼光看待他人成功的美德種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