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培養孩子主動學習,養成愛學習的好習慣?

今天在武志紅老師的公眾號看到一篇文章裡的一段話:

無數家長望子成龍,望子成才,望子成器,

龍是什麼?——怪獸!

才是什麼?——木頭!

器是什麼?——東西!

理解過來就是要孩子成怪獸,成木頭,成東西,就是不要成人。

去年在聽徐文兵老師講《黃帝內經》時,也聽到同樣的例子,讓孩子成為棟樑之才,為人所用。一棵樹長的直直的就是棟樑為人所用,容易被砍,一棵長歪了的樹沒人看上,確留了下來,幫你乘涼。哪個更好?

現在的家長,把孩子盯得緊緊的,孩子沒有了自己的空間和時間,也就沒有了對事物探索的慾望,造成學習也沒有興趣了。

陪孩子做作業犧牲掉自己的時間,也讓孩子認為不是為自己學習。

孩子一有時間就給他們一堆習題本,要麼就是報各種班學這學那孩子沒有一點自己可以掌握的時間。當孩子是逼著學習的,哪怕他考上大學,將來這樣逼著學習的孩子,大學出來就不會再學習了,學習可是終生的事情。

要培養孩子主動學習和有終身學習的好習慣,就是要家長幫助孩子獲得對自己生活的控制感和找到自己學習的內驅力。

那麼如何幫助孩子找到自己學習的內驅力呢?

首先我們得先了解一下我們的大腦。第一部分是前額皮質的,這部分是發展出語言、邏輯、推理能力的。我們管它叫做領航員。

第二部分是杏仁核,這部分是情緒化的。如果孩子壓力過大,掌控他大腦的是杏仁和孩子會變得易怒,大喊大叫,或一句話都不想說,陷入沉默或者暴力的狀態,就是杏仁核來掌控。

第三部分是皮質醇,皮質醇是在壓力的情況下分泌的激素,健康的壓力反應室壓力下荷爾蒙順數上升,隨後能迅速恢復,和人類的皮質醇會依次保留幾天,幾周甚至幾個月,這樣就容易出現問題,長期的皮質醇過高水平可以弱化海馬體裡的細胞並最終殺死他們,而海馬體是創造與儲存記憶的地方,所以孩子在種種壓力下學習就會有困難。

因此,我們平時就不要在孩子面前叨叨叨的,甚至那種懷揣愛意的嘮叨,這樣使得孩子在一種慢性壓力下生活,是會傷害到孩子的大腦的。

想讓孩子大腦前額皮質醇發展起來,就是他自己為他自己生活的事情有掌控感,有選擇權,他可以做很多決定,如果孩子在一兩歲的時候那就更好,孩子到三歲時大腦就發展的很好啦。

父母要知道,孩子只是藉由你來到這個世界,他們並不屬於你,孩子不是你的附屬品。

父母要做的是耐心,無條件的愛孩子,還有就是學會讓孩子做主,幫助孩子建立自信心和責任感,如果孩子做出不靠譜的決定或自私的的行為,或危險的行為,我們是要對孩子說這樣的話的“我不能因為愛你就放縱你的決定,因為你這一個決定聽起來實在不靠譜。”

幫助孩子形成自驅型人格,還有一點,訓練孩子的大腦。列目標,找障礙,再找到克服的方法,這可以鼓勵和引導我們的孩子把他的目標寫下來,這樣寫下來的動作就幫助孩子的大腦演練了。

其實孩子都是天生就好奇,求知慾非常強。孩子會焦慮,50%以上來自父母傳染的,孩子的世界,也沒有什麼壓力的東西,孩子有壓力都是來自於父母,動不動就發脾氣,這樣使得孩子不知所措,想學習也集中不了注意力,在這點上做父母的,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緒,給孩子的學習營造一個安靜溫馨的學習環境。

這樣才能更好的幫助孩子掌握自控力,成為一個願意自己成長,愛學習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