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鄉第二十一日

高中時代

昨天去初中,蹤影全無,當年全校第一(估分差了0。5,但是總分記不得了)考到趙曲中學(縣裡最好的是襄汾中學)37班,高一第二學期文理分科到了35班。

先說生活,住宿是大通鋪,大約住10個同學,每個人平均也就一米吧。吃飯是週日從家帶三天的饃饃(3*3=9個),週三下午家長再送9個,每個宿舍明天有值日生,開水桶放教室門口,一下課迅速到茶爐房打一桶開水,我們每人一個大搪瓷缸子(大約是一升)水,泡上饃饃,就上鹹菜,一天三頓,每週六天都如此。

學習,當時學校基本都是男老師,就記得英語是個女老師,還有重重的鼻音,t向來發音是“特”,物理老師號稱名師,從來不寫板書,我坐最後一排又看不見,況且一般上午都是瞌睡的睡覺了,基本沒學到什麼。分班後班主任教語文,只記得因為偷偷外出看電影罰我坐最後一排,中間是他兒子(個子很高),另一邊是學習委員。好在他兒補習後也考上了,破了個別老師的預言:他兒要是考上,全校都能考上。看來只要努力,一切皆有可能,我們連考八年的同學就是經典案例。由於缺乏營養,加之睡眠不足(晚上跳蚤咬的睡不著,老鼠還經常騷擾,班主任又讓早上5點多起床),所以我上午基本上是筆記本墊腦(講本或者書放桌子上,額頭枕著書,腦袋在課桌下,假裝學習,其實睡覺,也預測了計算機的發展方向)。昏昏噩噩兩年就過去了,曾經數理化競賽全校第一,代表學校外出參賽(當然沒獲獎)的我,高中兩年光榮落榜,本科差0。5,專科要去掉英語又不夠,人生第二次痛哭。關鍵時刻還是舅舅改變了我,舅舅同學是臨三中高三班主任,說了一聲就跟著去一起上高三,吃住在舅舅家,每天10的睡覺,早晨7點起床,姥姥給做好飯,5分鐘吃完,5分鐘到學校,背20分鐘政治,然後開始一天的學習。高中階段就有兩本參考書,一本是海淀區出的化學,一本是高三時梁紹慶從太原給買的一本政治,新的環境,生活規律,也沒有補過任何課,最後84年500分考入北師大。

初中因為外語是外語老師邊學邊教,三年才學了初一的,高中利用假期學校才給把初中的補完,昨天跟媽聊天,依稀記得補外語期間姥爺去世。

高中畢業還沒有回過趙曲中學,只在校門口留了一張影。學校現在也是本科考不上幾個,改革讓學生都集中到幾個大學校,拉誇了一堆原來不錯的學校,城市資源越來越好,農村真不行了。以前的生活現在的學生真不懂,也許這就是進步。

返鄉第二十一日

返鄉第二十一日

返鄉第二十一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