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業到底要不要陪:小豆講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02

「連結」音訊:寫作業到底要不要陪:小豆講書《好媽媽勝過好老師》

網上有很多家長陪孩子寫作業的段子,說什麼“不寫作業母慈子孝,一寫作業雞飛狗跳。”

我相信,陪著孩子寫作業的家長,都是希望能從小培養起孩子良好的學習習慣,打下良好的學習基礎。但是為什麼往往事與願違呢?

尹建莉老師在《好媽媽勝過好老師》這本書裡告訴我們:孩子寫作業,不需要陪。

她講了她女兒圓圓小時候寫作業的故事。圓圓剛上小學,對寫作業感到很新鮮,回家第一件事就是寫作業,那神情就像對待剛買回來的洋娃娃似的。但是過了一段時間,新鮮勁兒就過了。於是回到家以後先吃東西、玩耍、看電視,磨蹭著不去寫作業。連續好幾天都需要大人的提醒才去寫作業。尹建莉老師意識到這個問題之後,決定不再提醒,就跟孩子爸爸達成了默契,假裝忘掉了寫作業這回事,任憑孩子玩夠了再去寫作業。

很快,圓圓就把自己搞亂了。有一天直到上床睡覺時,才想起作業還沒寫,急得哭起來。尹老師和孩子爸爸其實早就著急了,但這個時候並沒有責怪孩子。孩子會哭,說明已經認識到自己把事情做壞了,如果家長一責備,孩子就會忘記自責,開始對抗家長的批評。所以夫妻倆只是用平和的語氣說:“不要哭了,誰都有忘記事情的時候,現在想想怎麼辦吧。”

這時,孩子爸爸忍不住說:“那就晚睡一會兒,趕快寫吧。”圓圓這時已經困了,聽爸爸這樣說,很不情願。家長一著急就會替孩子做決定,這是錯誤的。人的天性是願意遵從自己的思想,排斥來自他人的命令。我們講的上一本書《正面管教》中也有同樣的觀點,就是鼓勵孩子自己找出解決問題的辦法,孩子自己做出的決定,也更願意執行。於是,尹老師對圓圓說:“你願意今天寫,就晚一點睡;要是想明天早上寫,媽媽就提前1小時叫你;如果早上也不想寫,到了學校就跟老師說忘了寫作業了,這一次就不寫了。”

通常情況下,孩子都對作業有責任意識,也怕老師的批評,所以圓圓只有兩個選擇:晚上寫或者早上寫。圓圓雖然想睡覺,但不寫完作業讓她睡不踏實,於是自己決定還是現在就寫。父母沒再說什麼,到了睡覺的時間就回房睡覺了。其實也是假裝關燈睡覺,耳朵還在聽著孩子的動靜。有的家長會說:為什麼不陪著孩子?尹建莉老師指出,這樣做有三個壞處:一是孩子會在家長面前刻意表現他的痛苦,博得家長的同情,這會影響他寫作業的專心,也影響速度。二是會讓孩子認為寫作業不是他一個人的事,是他和家長共同的事,時間長了,會在心理上對家長形成綁架,養成依賴性。三是家長坐在旁邊會忍不住嘮叨,不管是責備還是善意的提醒,都會惹孩子煩。所以家長該幹什麼就幹什麼,情緒上也要和平時一樣,千萬不要指責孩子。

圓圓自己寫完了作業,收拾好了書包就去睡了。這種情況後來又發生了一次,但此後就再也沒有發生過了。圓圓也學會了合理安排時間,寫作業也很自覺。

在培養習慣的過程中,如果總能讓孩子感受到主動性和成就感,他就會在這方面形成好習慣;如果經常讓孩子感受到不自由和內疚感,他就會在這方面形成壞習慣。

孩子畢竟是孩子,事情沒做好,出現了失誤是很正常的。有些家長之所以喜歡陪孩子寫作業,就是不相信孩子有自我改善、自我管理的能力,認為只有在自己的監督下,孩子才能做好。而孩子在家長不斷的控制、糾正、指導之下,自尊水平就會降低,也不再相信自己的能力,而依賴於家長的管理,一旦離開家長就完全沒有自控力。現實生活中,確實存在一些孩子會主動要求家長陪著寫作業。但這不是孩子的天性,也不是正常需求,這說明孩子對自我管理極不自信,只好求助於外部力量約束自己,而孩子的內心則充滿了無力感和無助感。這種情況下,家長要逐漸抽身出來,否則孩子的獨立性總也不能生成,會影響他一生的工作和生活。

家長陪著寫作業還有兩個目的,就是提高效率、提高質量。字要寫得端端正正、題目計算不能出錯……彷彿只要寫出完美的作業,孩子也就完美了。但這樣的苛責之下,孩子就會在情緒上與家長對立,“大吼大叫、雞飛狗跳”也就不足為奇了。這時候,作業在孩子的眼裡不再有趣,而變成了一件令人討厭的事,這種情況怎麼可能培養出好習慣呢?。

人的天性都是追求自由的,任何孩子熱愛的事情,當它變成一項被監督完成的事情,其中的興趣也就蕩然無存了。家長陪孩子學習的時間越長,扮演的角色越接近監工。而孩子從骨子裡是不喜歡一個監工的,他最多表面上暫時屈從,內心絕不會聽話。所以說,陪孩子寫作業,不是培養孩子的好習慣,而是在瓦解好習慣,是對兒童自制力的日漸磨損。

陪孩子寫作業還有一個壞處,有些家長因為陪孩子付出了時間和辛苦,就產生討債心理,當孩子成績不好時,就會說:我花了那麼多時間和心血,你居然學成這樣!這種話會讓孩子喪失自我管理的信心,產生負罪感,時間長了也影響親子關係。

那麼家長怎樣才能做到不陪呢?

第一要有耐心,要允許孩子犯錯。

就像圓圓忘了寫作業,卻能從錯誤中吸取教訓,最終找到合理安排時間的方法。如果家長總是提醒、監督,孩子就沒有機會從錯誤中成長。

第二要儘可能製造孩子的愉悅感和滿足感。

比如不要指出哪一個字寫得不好看,而要指出哪一個字寫得有進步。這樣孩子下一次寫的時候就會自覺向那個寫得好的字靠攏。經常看到孩子的進步,會讓孩子體會到克服弱點的成就感,這種成就感有助於孩子產生責任心和自覺性。

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要學會適度放手,讓孩子有自由成長的空間,因為一個人,首先是個自由的人,然後才可能成為一個自覺的人。

這也是我們下一節要講的話題:不管就是最好的管。

讀書開啟智慧人生,我是小豆愛讀書,陪伴你終身學習、終身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