給青春期孩子與以信任與傾聽,用心的愛孩子,給孩子理解和愛

真不知道他心裡想的是什麼!”這是很多青春期孩子父母的抱怨。問其詳情,常常是孩子寧可與好朋友談心,也不願與父母交流。

孩子小時候,總是纏著大人問這說那、喋喋不休,很多父母因此不勝其煩,甚至避之不及。可不知從什麼時候開始,孩子的心門漸漸關了起來,父母卻又開始坐立不安,心神不寧。

給青春期孩子與以信任與傾聽,用心的愛孩子,給孩子理解和愛

父母總認為自己有理所當然的權力和足夠的能力,於是隨著自己的心性,居高臨下地指責孩子、教育孩子,卻不願意聽聽孩子的心聲。當孩子的自我意識覺醒時,便會感到無法得到父母的信任和尊重,自然會漸行漸遠。

但如果我們換種方式與孩子相處:用雙臂抱、用眼睛看、用耳朵聽、用嘴巴問、用心體會,同時減少重複的說教和無意義的嘮叨,就能讓孩子體會到:父母愛他、在意他、尊重他。於是,他就會自然而然地親近父母、向父母傾訴。

心與心的距離,不是長度單位,而是時間單位。傾聽孩子的訴說越多,越會得到孩子的信任。

用錯表情會錯意——表情與語言的協調

哪有父母不愛孩子的?我經常看到他們跟別人談起自己的孩子時總是眉飛色舞。但孩子怎麼就體會不到呢?

3歲的男孩,因為一點點的不如意,就動手噼噼啪啪打爸爸。爸爸有點生氣,想斥責孩子幾句,站在一旁的媽媽卻先笑嘻嘻地開了口:“兒子,看把你爸氣得,別再打了哈。”男孩看看媽媽,又看看爸爸,抬手又打了爸爸幾下。

女孩舉著成績單回來,向爸爸報告:“99分,是班裡的第一名!”爸爸認真地看了看卷子,然後嚴肅地說:“不錯啊,差一分就滿分了,繼續努力。”

孩開心的表情立刻黯淡了下來。

閨女小的時候,看到她我總是情不自禁地露出笑容。可不知從什麼時候起,和閨女講話時,明明對她是肯定、讚揚的意思,閨女卻問:“媽媽你為什麼不高興?”從那時起我開始反思,在閨女的眼裡,我的表情和語言為什麼給她的感覺不一致呢?

美國心理學家庫利創立了“映象自我”理論,他認為:兒童是依靠觀察別人的臉色和反應來確定別人對自己的態度和評價的,別人的表情與反應就像一面鏡子,讓他從中看到自己的樣子,由此形成自我概念。

在韓國一個電視節目中,孩子和媽媽處在一個玻璃視覺懸崖的兩端。節目是想測試孩子能否戰勝心中的恐懼,成功透過,和媽媽相聚。第一次嘗試,孩子爬到懸崖邊緣後,十分不安,當對視上面無表情的媽媽的眼睛後,便原路返回了。第二次,孩子又來到了懸崖邊,又抬頭看向媽媽,這一次,媽媽微笑地看著他。就在這個瞬間,孩子沒有一點猶豫地向前爬去,順利地透過玻璃懸崖,找到媽媽。

當孩子還是個嬰兒時,看到父母露出笑容時,他也會微笑;看到父母皺著眉頭時,他也一臉苦相。那就是他的理解和反應。

對於孩子來說,更直接、更容易理解的是父母的面部表情,而不是語言。

所以,文前的案例中,從兒子的角度,媽媽的表情是對“打人”行為的肯定和表揚;從女孩的角度,爸爸的表情是對考試成績的不滿和批評。孩子此時的感覺只與父母的表情相關,而與父母希望用語言表達的意思完全相反。

相由心生,其實孩子的感覺非常準確,因為當語言和表情所表達的意思不一致時,表情一定是發自內心的,而語言則是不得不說的話。

比如,那位媽媽一定覺得兒子能打爸爸了,很厲害,這樣在外面就不會被人欺負;而那位爸爸一定對女兒的成績不是很滿意,希望下次能考滿分。

由此可見,父母對事情的認識和想法最重要,因為不管說出來的話是怎樣的,孩子只會根據表情去判斷父母的態度。而當父母發現孩子對自己的話理解有誤時,就需要反思一下:自己口裡說的和心裡想的,是不是一致?哪個更利於孩子?

如果那位媽媽從心裡意識到,這種打人的行為會使兒子在集體中被人排斥,而且未來還有可能因為暴力傾向給自己招來麻煩,甚至災禍,她一定會以嚴肅的表情制止兒子,並要求他向父親道歉。

如果那位爸爸從心裡意識到,對女兒的鼓勵更能激發她的學習動力,他一定會滿臉笑容地真心誇讚女兒。

孩子,永遠最在意父母的臉色。孩子一輩子都在向父母討好,希望父母愛自己、重視自己、信任自己,而父母卻往往意識不到。

可能是工作壓力大,很多父母回到家時會感到很疲憊,話也不想多說,更別提笑了。

很多父母最燦爛的表情都是在孩子出生的時候,然後慢慢地消退。現在,是該把那份期盼、那份信心、那份欣賞重拾起來的時候了。

給青春期孩子與以信任與傾聽,用心的愛孩子,給孩子理解和愛

每天回家不管多累,都看著孩子的眼睛微笑一次;找到孩子的優點,發自真心地誇讚一次;以平緩的語氣指出孩子的缺點,鼓勵他做得更好。只要父母養成這樣的習慣,和孩子之間就會心靈相通。

表情能夠洩露心裡的秘密。所以,先把自己的心情收拾好,想清楚自己的責任,再來面對孩子吧,千萬別讓他失望!

溫暖的熊抱——安全、親密和支援

每個孩子都是嚴重的“面板飢渴症”患者。沒有父母的擁抱,孩子就會產生距離感、生疏感,甚至被遺棄的感覺。父母的懷抱是驅散孩子不安全感的良方,是孩子獲得心靈慰藉的港灣。

一位單親媽媽每天拼命工作,希望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過更好的生活,可是很少有時間陪兒子,母子關係緊張。兒子說:“我只希望媽媽能好好抱抱我,這是最好的禮物!”媽媽擁抱了兒子,從此冰釋前嫌。

有位父親放下手裡的農活陪女兒參加高考,就在女兒走進考場之前的一剎那,父親擁抱了她,說:“別怕,有我呢,爹相信你。”伴隨著安心和自信,女孩超水平發揮,考上了重點大學。

當孩子剛出生時,母親的懷抱讓孩子感到安全和安穩。而當孩子一天天長大後,很多父母覺得擁抱孩子是幼稚的行為,對孩子也是無關緊要的。然而事實證明,孩子對於父母的擁抱十分渴望,並把這種柔軟的、有溫度的身體接觸當作父母對自己的認同、安慰、鼓勵和支援。

美國心理學家亨利·哈羅做了一個的著名親子依戀實驗:兩個母猴模型和一個恆河猴幼仔共處一室。“母猴”分別由柔軟面料和鐵絲製作,它們都能給幼猴餵奶。但當幼猴緊張、害怕時,它會第一時間撲向柔軟的“母猴”尋求保護;在陌生的環境裡,它也會把柔軟“母猴”當成安全的基地,以它為中心向外探索陌生的世界,然後再回到母親的懷抱。可見,對於幼猴來說,接觸安慰才是依戀形成的主要因素。

人類社會有一種病叫“面板飢渴症”,要想知道自己是否患上了此病,就回憶一下自己有多久沒有擁抱了,心靈是不是感到孤獨。

可以說,每個孩子都是嚴重的“面板飢渴症”患者。沒有父母的擁抱,孩子就會產生距離感、生疏感,甚至被遺棄的感覺。尤其對於幼小的孩子,父母是他在這個世界上唯一的依靠,父母的懷抱是驅散孩子不安全感的良方,是孩子獲得心靈慰藉的港灣。

擁抱是個很簡單的動作,能夠拉近彼此的距離,還能讓孩子更堅強、韌性。一個簡單的動作,勝過千言萬語的嘮叨,還會起到意想不到的激勵效果。

美國心理學家赫洛德·傅斯研究發現:經常與父母擁抱,比與父母關係緊張的孩子,心理素質要高很多。

孩子需要父母的擁抱,孩子也希望擁抱父母。這是他們希望感恩父母的心,也是對自己從何處來,又往何處去的心靈寄託。

擁抱孩子,就是把張開的雙臂給孩子,那合攏的力量可以支撐一切;擁抱孩子,就是把溫暖的胸膛給孩子,那裡的溫度可以融化一切。

真情擁抱能讓心與心貼得更近,父母和孩子之間的理解與信任也更自然、更真誠。別小看這個平凡的動作,對於孩子來說,它的力量勝過千言萬語。

學做一隻貓——讓傾訴沒有負擔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就算父母對孩子存著千般愛心、萬般好意,但長期面對這樣否定的詞句、冷漠的態度,哪個孩子會願意自討沒趣、自討苦吃呢?

有個初中女生離家出走,媽媽說女兒:“她有精神病,想法和正常孩子不一樣。”而女兒說:“我想家,想媽媽,可就是不想回家。我也想跟媽媽說說心裡話,但是她根本不聽我說什麼,還老打擊我。我也知道她對我好,可我接受不了!”

很多父母都會抱怨:“孩子越大離我們越遠,有話也不肯和我們說,更別想知道他心裡在想什麼了。”有位媽媽說:“我兒子居然一個星期沒跟我講話,平時有事就用手機簡訊交流。”

而孩子也在發牢騷:“我怎麼做都不對,怎麼說都是錯,總是說我不好,沒幾句就吵起來了,該怎麼辦?”

給青春期孩子與以信任與傾聽,用心的愛孩子,給孩子理解和愛

矛盾是在青春期激化的,但隱患其實早就埋下了。

當孩子跟小朋友鬧矛盾或打架後回家訴說時,我們是否為了維持好的鄰里關係,就說“你就不能別闖禍麼!”當孩子訴說如何在學校受到不公平對待時,我們是否為了讓孩子懂得尊師重教,就說“你怎麼能說老師不對!”當孩子在路上摔倒回家尋求安慰時,我們是否為了讓他記憶深刻,就說“誰讓你不看路!”當孩子因考試成績不理想而懊悔不已時,我們是否為了刺激他力求上進,就說“考不上大學就去撿垃圾。”

父母的這些話,實際是把對事實自以為完整的瞭解、自以為一針見血的判斷、自以為正確的建議和自以為可以令孩子奮發的預言,完全不顧後果地想說就說。

“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就算父母對孩子存著千般愛心、萬般好意,但長期面對這樣否定的詞句、冷漠的態度,哪個孩子會願意自討沒趣、自討苦吃呢?時間久了,再溫暖的心也會降溫,再想說的話也會被吞進肚子裡。於是有孩子說:“媽,不是我不跟您說心裡話,是您太不會聊天。”

一個孩子向他的媽媽說老師水平太差,因為班裡很多同學都聽不懂他對難題的講解。媽媽問:“是嗎?”孩子說:“是啊,後來學習委員把題又講了一遍,大家就都懂了。”這時媽媽笑了笑:“原來這位老師的水平真的有待提高。以後再遇到聽不懂的難題,可以和同學多交流。”於是孩子說:“嗯。這位老師剛畢業兩年,上課時很認真,只是經驗不足吧。”

同班另一個孩子對他的媽媽說了同樣的事情,他的媽媽說:“老師講題聽不懂,是你們理解能力有問題。老師水平再低還能不如你們?”孩子說:“我不跟你說了!”

“是嗎”是兩個很普通的字,但在孩子聽來就是“這件事挺有意思,再接著說,我還想知道後來怎樣了”。然後第一位媽媽聽到了完整的情況,給予了孩子理解與體諒,於是孩子的心結被打開了。

而另一位媽媽沒有問清緣由,就透過主觀臆斷,採取了支援老師、否定孩子的態度,於是孩子只會抱怨媽媽不理解自己,同時對老師的牴觸也會只增不減。

認同孩子的感受,就是給孩子傾訴的機會,使他願意與父母分享與分擔。反之,父母與孩子之間就會總也逃不脫“青春期撞上更年期”的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