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成定局:中考改革的真正影響,要等10年才顯現

文|學樂君 原創首發|親子學樂(kidsfund)

最近的很長時間,一半孩子上不了普通高中的分流政策,以及名額到校的錄取方式,在家長群裡引發了廣泛的討論和焦慮情緒。

但我看遍了網上的討論,卻發現沒有人去問那個最根本的問題:

為什麼會有高中

本來的小學-中學-大學三階體系,

為什麼只有中學這個階段被拆分成了兩部分——初中和高中?

如果你知道這個問題的答案,就會發現高中這個學制之所以會出現,本來就是為了分流。

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成定局:中考改革的真正影響,要等10年才顯現

《孩子王》

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成定局:中考改革的真正影響,要等10年才顯現

如今通行的6-3-3學制並非自古有之,這種學制,最早是美國的中等教育改組委員會於1918年確定的。

在此以前,歐洲大陸通行的是雙軌制,即貴族階層和普通大眾接受兩套截然不同的教育,貴族接受精英式教育,民眾接受基礎知識和職業教育。

而美國採用的則是單軌制,也就是所有人都在同樣的學校接受同樣的教育,從小學到中學,再到大學,層層考核,層層選拔。

美國在19世紀中葉時,廣泛採用的學制是8+4,即小學8年,中學4年,但這種制度的弊端在20世紀前後逐漸顯現:

隨著工業化大生產的普及,對職業工人的需求大量增加,但要12年才能畢業的學制無疑拖後了他們參加工作的時間

由此而產生的,是大量學生在中學階段輟學,去參加工作。

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成定局:中考改革的真正影響,要等10年才顯現

《美國往事》

而教育系統也認為原來的學制有問題,即小學太長,浪費了很多時間,而中學太短,學業壓力變得很大。簡而言之,就是教育的效率不高。

關於學制的問題,美國的社會各界也展開了熱烈討論,最終形成的共識是從8+4改成6+6,即小學和中學各6年。

中學為什麼又被拆分成初中和高中?當時誕生不久、如日中天的心理學為其提供了一個解釋。

克蘭普頓博士對紐約市5000名學生做了調查,對其身心成熟度做了量化分析,結果顯示,在這12年裡,前6年孩子們的未成熟比例在100%至88%之間平緩遞減,中間3年的未成熟比例在76%至47%之間平緩遞減,末尾三年的未成熟比例則在21%至3%之間。

這裡面有一個值得注意的數字,即換算到如今的學制來看,

初中三年級和高中一年級之間,學生們的未成熟比例會從47%驟降至21%

,是各個年齡段之間變化最劇烈的一次。

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成定局:中考改革的真正影響,要等10年才顯現

《春天不是讀書天》

這次研究為學制改革和中學拆分提供了心理學依據:既然他們的身心發展程度如此不一致,當然有必要在不同的教學場所裡,用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去教育他們。

由此,目前國際通行的小學-初中-高中的學制體系基本成型,並在100年來基本保持穩定。所有後續的教育改革,都是在細節上調整,而很少去動這個框架。這無疑能證明此學制是科學和有效的。

為什麼要大幅介紹這些背景呢?因為美國中等教育改組委員會在把中學劃分成初中和高中時,明確給出了理由:

初中的重點是幫助學生探索自己的能力

,併為將來的發展道路做選擇;

高中階段的重點則是針對學生所選的領域進行訓練

把這些內容對應到如今的學校教育裡仍然成立。初中讓學生去探索:是有能力去走普高-大學的道路,還是選擇“學門手藝“;高中則透過文理分科及課程設定,讓學生找到自己感興趣的大學專業方向。

在當時的美國,對一部分學生進行職業分流的方案就引發了爭議,但這並不阻礙這種學制成為主流,因為

初中和高中的設立初衷,就是分流。

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成定局:中考改革的真正影響,要等10年才顯現

《四百擊》

分流背後有心理學的依據,如前所述,但更重要的是社會發展的需要:工業化、城市化需要大批的職業勞動者,要求一部分學生們儘早進入職場,充當普通勞動者。

原來8+4的學制,學習12年才能培養一個合格勞動者;改革之後,6+3的前9年學完,就可以取得初中畢業證去工作了。

我國在1922年效仿美國確立了633學制,這種學制適合工業化對職業工人的需求,所以後續雖有微調,但主體框架一直未變。

1985年時,我國的教育體制改革檔案中就已經明確提出“調整中等教育結構,大力發展職業技術教育”。

如今的中考分流政策,並不是剛剛出現,而是早已有之。

再強調一下:

從最開始,就是為了分流學生,才把中學分成了初中和高中,而不是因為有了初中和高中,才去把學生分流。

但初衷只是初衷,100年過去了,教育環境和社會環境都已經極大改變,為什麼到現在,反而更加堅決地執行分流政策了呢?

初中畢業的孩子一般是15歲左右,選擇在這個年齡來分流,也是國際“慣例”。除了前述的心理學證據之外,還有很多事情可以佐證。

比如經濟和合作組織每3年進行一次的

國際學生評估專案(PISA)

,測試物件就是各國的15歲少年。

PISA測試的目標,是考察基礎教育培養出來的學生能不能適應社會經濟發展的需求,選擇這個年齡,是因為

15歲時的測試結果在評估潛在勞動力素質時的準確度很高

而PISA自2000年開展以來,在很多國家的教育政策制定過程中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中國的教育部門也在關注這個測試的結果。

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成定局:中考改革的真正影響,要等10年才顯現

《青春年少》

2018年,中國由北京、上海、浙江、江蘇四省市的“聯隊”參加PISA,

在閱讀、數學、科學上都排名第一

當時這條新聞引起了不小的關注,激發了很多人的自豪感。但關於它的一些細節資訊引起了教育部門更多的重視:雖然各項成績都排名第一,但

各項的學習效率卻排名第44位、46位和54位,而幸福感和生活滿意度的排名則在51位和61位。

(此次測試共有79個國家和地區參與。)

也就是說,因為教育內卷和“囚徒困境”式的教育軍備競賽,

中國孩子的成績很好,但效率很低,學習的價效比更低。

另外,PISA不僅測試學業素養,還考察教育的其他維度,其中也提到中國的教育很不均衡,區域差異極大,師資差異極大。其背後的原因很明顯是近些年的教育產業化。

所以,你會發現近期的中考分流以及所有相關的教育改革,都旨在解決教育中出現的兩個問題:

教育效率/價效比問題和教育公平問題。

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成定局:中考改革的真正影響,要等10年才顯現

《高考》

雙減”政策的大部分內容,都是在解決教育效率/價效比問題;而中考改革,則基本都圍繞著教育公平問題的解決。

今年3月,上海的中考改革引發了很多人的關注,“名額到校”的複雜方案引得眾多家長做精細計算,也有不少人看得雲裡霧裡,摸不清頭腦。

其實,從教育公平性來看這次改革,會得到更清晰的理解。

在之前,重點高中和一部分民辦高中會採取各種方法“掐尖錄取”,用高質量的生源換取優異的高考成績和高額的收入,並以此來獲得更好的師資和生源,形成正向迴圈。

與此同時,那些“坑校”則形成了相反的惡性迴圈。

新的中考方案,簡單點來說就是把生源打散

、攪拌均勻,再用大勺子一舀,儘可能平均地分配到各個高中,打破原來的迴圈。雖然不可能絕對公平,但相比之前而言,無疑會均衡了很多。

當然,在舀出來以前,先沉澱一下,把“學渣”們沉在底部,下面開個洞,流到職高去。

無論是名額到校,還是多校劃片,無論是民辦搖號,還是做強公立學校,都是朝著這同一個目標去的。

教育中存在的這些客觀問題,所有國人都能感覺到,教育部門做出瞭解決問題的努力,從邏輯上來講也無可厚非。

但是,這些“中等教育分流的初衷”和“看上去很美很合理的改革”,卻根本無法被家長們所接受。其深層原因,是因為有一些根本性的矛盾無法解決。

回顧歷史,我們就能知道,中考分流是一直的政策,並不是今天才有,也不是中國獨有。就我國而言,至少在改革開放之初就確立了普高和職高並行的體系。

曾經,甚至有很多人心甘情願地去被分流,初中畢業上中專,能更早地參加工作,也能“吃商品糧”。

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成定局:中考改革的真正影響,要等10年才顯現

《人生》

只是隨著社會的變化,經濟的發展,曾經非常受歡迎的分流體系,變得越來越不受人待見,給人的印象也越來越負面。

其原因,當然是因為高等教育比職業教育強很多,無論是經濟收入,還是社會地位,還是發展前景。

當一代受益於或見證了高等教育好處的人成為了父母,撞上越來越嚴格執行的中考分流政策,大家就坐不住了。

而我們這些家長的理由也非常堅實,誰也沒能力說服。

理由之一,

是孩子少了。

以前孩子多,能上學的去上學,不適合上學的去打工,拼的就是個機率。比如豆爸我有兄妹三人,分別完成了初中、高中和大學教育,對於我的父母而言,三個孩子有的負責階層躍遷,有的繼承家族資源,有的提供天倫之樂。雖然不盡完美,但完全可以接受。

但等到我這一輩做父母的時候,多數家庭都只有一個孩子。我不奢望孩子飛黃騰達,但更懼怕一旦有失誤,連退路都沒有——我的孩子,連種地這個最後的退路都沒了。

關於這一點,人口學家、經濟學家貝克爾有學術性表述:孩子質量數量替代理論。簡言之,就是生的孩子數量變少,就要提高質量。

提高質量的方法,就是投入更多時間、金錢、資源。而投入越多,就越不能接受失敗。人口普查的資料和教育內卷的現狀都表明,這個理論的解釋力很強。

所以,教育改革說得天花亂墜,都無法勸阻家長去掏錢。

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成定局:中考改革的真正影響,要等10年才顯現

《親愛的》

理由之二,

是篩選的矛盾。

參加高考的考生逐年遞增,但985/211這些名校的錄取人數所增甚少,對比而言,進入名校的機率其實是變小了的。

從錄取方式來看,中考和高考是強篩選的,分流的鐵拳是客觀存在且不容置疑的。

但從教育政策來看,義務教育階段卻是在強減負的,雙減的政策是至高無上且強硬執行的。

義務教育目標和非義務教育選拔標準的割裂,決定了家長不敢掉以輕心。

教育部門想做的,是“義務教育減負,競爭上移“,但家長感受到的卻是:原來是千軍萬馬擠獨木橋,現在變成了中考一試定終生——不但不能減負,競爭還下移了。

因此,當北大教授姚洋提議“取消中考分流、普及高中教育”時,當攜程老闆梁建章建議”取消中考高考,普及大學教育“時,人民群眾強烈贊同,但同時都知道,短時間內這些提議都絕無可能成真。

對家庭而言,孩子少了,容錯率低了;從社會來看,競爭下移,篩選更狠了。

兩相比較,家長的焦慮與迷茫完全可以理解。

我們可以抱有美好的期待,等到社會經濟發展到更高的水平時,高中教育甚至高等教育一定會得到更好的普及,就如同那些發達國家的高中和大學入學率一樣,變得想上就能上。

但社會經濟發展決定了目前的現實只能是:

中考分流的政策,一定確定肯定會存在很長時間。

而從前面所述的內容,我們其實也能理解中考分流、教育公平都是國之大計,有其合理性。

只是作為父母,我們想要的永遠都是最自家孩子最好的選擇。也因此,我們所要做的就是調整心態與認知,做好自己該做的應對。

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成定局:中考改革的真正影響,要等10年才顯現

《陽光燦爛的日子》

關於心態和認知,父母最應該明白的是:

對孩子影響最大的,永遠是家庭教育。

不是學校,不是老師,更不是教培。這一點,過去如此,現在如此,未來仍然如此。

國家督學、教育部基礎教育監測中心副主任胡平平,援引國際和國內對學生成績的監測研究結果表示,影響成績的各項因素大致是:

學生本人和家庭佔比60%-65%;環境佔比20%-25%,學校的影響只佔10%-15%。

在教育這件事上,很多父母和家庭都是在捨本逐末,只把注意力放在影響力最小的方面,而忽略了最重要的家庭和環境。

而很多父母不重視家庭教育,還源於一種十分荒謬卻廣為流傳的觀念,即家長應該自然放養、靜待花開、像養植物一樣養孩子。

其實,這種養育理念源於美國20世紀60年代的嬰兒潮時期。當時興盛這種教育理念,只是因為它迎合了嬰兒潮的社會大環境,就像是我國計劃生育之前,每個家庭都只能放養孩子一樣。

但自20世紀80年代之後,這種理念在美國也逐漸被顛覆,因為隨著腦科學、心理學研究的進展,越來越發現兒童的認知、社交、素養、學習,都和家庭的教養方式密切相關。

近些年,因為996、社畜、房價等一系列的壓力存在,讓自然放養的養育理念在中國同樣流行開來。但流行,不等於正確。

說得重一點,養育孩子本來就是一項需要家長投入極大時間和金錢成本的工程。而靜待花開,只不過是家長無能為力的一種藉口。

把家庭教育的重要性,提升到所有教育的最重要位置,“持證做父母”可能會比所有的教育改革都更有效。

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成定局:中考改革的真正影響,要等10年才顯現

《阿甘正傳》

其次,家長需要明白

教育政策的未來方向是什麼。

高考命題專家組成員楊振峰說,高考出題和評價的方向正在轉變,未來會更多考察真正能力和思考深度。

教培行業為什麼如此興盛?本質上是因為它能適應之前的考試選拔標準,即透過解題技巧、刷題訓練,能夠培養出適合高考的“熟練工”和“小鎮做題家”。

但所有人其實都知道,做題熟練工、小鎮做題家是不等於真實的能力和思考的。

未來的考試選拔標準,會從“熟練工”轉到“思考者”。

近些年的教改、大語文、學科融合,都是在朝著這個方向去的。如果你家的孩子還不太大,那麼等到他們中考、高考的時候,和我們這一代父母參加的高考可能會大不一樣。

這次教育改革,目前只是開端,它的真正影響和效果,至少要到10年後才會真正顯現。

從這角度看,現在對教培一刀切,不讓大家去補課,不只是為了讓大家省錢生三胎,還是因為現在的這些校外培訓在將來都會失效,因為它和未來的考核標準相違背。

教育這件事上,沿著原有的經驗悶頭狂奔已經沒用,作為家長,先抬頭看路,看懂未來社會發展的趨勢和教育指向,比砸錢重要。

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成定局:中考改革的真正影響,要等10年才顯現

《心靈捕手》

關於具體的家教原則,我在另一篇關於“雙減”的文章最後給了一些自己的建議(“雙減”落地,學校不讓多教,校外不能再補:拼爹時代正式到來)。在這裡,說個更加具體的學習方法供借鑑。

方法是從個人經驗、牛娃家長、資深教師那裡綜合而來,簡化成可實操的建議,並承諾:只要堅持,必有效果。

方法就是抓重點:

搞懂例題和錯題。

例題都是母題,是所有考題的原型,是最有代表性的題目。北京一名物理特級老師說,搞懂40道例題,就可以應對高考了,說的意思就是所有的知識“萬變不離其宗”。

錯題更容易理解,既然做錯了,那一定是沒學會。把錯題搞懂,能非常迅速地提升成績。

例題和錯題的學習,核心都在於理解。理解了例題,就理解了所有考題的核心原則;理解了錯題,就把錯誤的理解變成了正確的理解,把不懂的知識變成了懂的知識。

它們的根本,都在於理解和思考。它們的作用,也在於鍛鍊理解和思考的能力。

畢竟,除開考試成績之外,真正能代表孩子能力的,就是這兩點。

所有的改革,都會觸動一些人的利益;所有的變革,也都意味著希望。

最關鍵的是,在時代大勢面前,順應是最好的選擇。

你的

點贊

,代表著有一些東西觸動了你,而那些刺激到你的思緒的內容,能讓你在教育孩子這件事上變得更強大。

參考資料:

維基百科:國際學生能力評估計劃(PISA)

李文文:《美國六三三學制研究(1888-1918)》

Breakspear S ‘ThePolicy Impact of PISA: An Exploration of the Normative Effects ofInternational Benchmarking in School System Performance’, OECDEducation Working Paper number 71, 2012

三聯生活週刊2021年第28期專題:中考為什麼改革、上海中考改革:家長怎麼選

[美]羅伯特·帕特南:《我們的孩子》

顧明遠、張東嬌:《中國學制百年》

一半孩子上不了高中成定局:中考改革的真正影響,要等10年才顯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