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安師大,再做一次學生。才發現我們的語文課,可能脫離基礎

我們的教學都是面向學生的,這是我們的職業特點。在這個教學的過程中,我們希望學生能夠最大程度地學到東西,並正確運用,成為自己的東西。這樣的過程,我們的課程標準都有詳盡的敘述。可是,當我們面對學生的作業或者考試發現,他們大多數的學生並不是不能寫作或者閱讀,而是他們在基礎知識的積累和運用上出問題了。甚至是說,他們缺失了我們以為他們能夠掌握的那一部分基礎知識。

走進安師大,再做一次學生。才發現我們的語文課,可能脫離基礎

我們在語文教學的時候都會反覆強調工具性和人文性,但是我們的語文教學實際上是把基礎的工具性的知識順便帶過,把主要的精力放在對文字內容的文學性和人文性的解讀上。在上週的單元測試中,我們的學生在基礎知識部分的失分率達到70%。我們可以把問題歸咎於學生的基礎差,學生太懶不願意積累。但是我們更要反思自己有沒有把這部分基礎知識內容作為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來認真學習。

走進安師大,再做一次學生。才發現我們的語文課,可能脫離基礎

語文的知識體系是龐大的,我們無法在一節課中全部學習,但我們可以在學習中從基礎開始。語言的人文運用的根本是基礎知識的良好把握。

我們在教學設計階段要依據課程標準根據學情來制定目標,並且要把基礎知識作為很重要的內容來學習。我們自己要先在課本教材的基礎上,重視基礎知識的整理。

走進安師大,再做一次學生。才發現我們的語文課,可能脫離基礎

在目標的引導下,課堂實施的過程中,我們要有效解決我們課堂出現的基礎內容,比如:字詞句章。還有可能在文章中出現特殊的文學現象、文學文化常識,這些內容都是我們要跟學生認真強調的。我們不能等到總複習的時候讓學生突擊來複習整理這些知識,基礎性學習一定是貫穿我們學習的始終的。

走進安師大,再做一次學生。才發現我們的語文課,可能脫離基礎

基礎性學習的過程並不像文學性解讀的時候那麼有趣,但我們要向學生強調一點,那就是我們的學習不可避免的會出現枯燥,這是學習的常態。要讓學生樹立艱苦學習的信仰,而不能形成臨陣突擊的怪異思維。

解決了基礎知識的積累和運用,我們才有可能引領學生走上更高一個層次的學習,才有可能實現我們的語文的核心素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