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搞錯批評與羞辱的界限,孩子從小被否定,長大怎麼可能自信?

父母成長營日記

在父母成長營的線下活動中,許多爸爸媽媽會困惑於一個問題,同樣的批評,為何別人家的孩子聽得進,越來越進步,而有些孩子一句也不能說,一批評就要死要活的樣子,讓父母很焦慮,這背後的原因究竟是什麼?

今天的日記簡單來聊聊這個話題。

首先我們要明白,什麼是批評?

批評是一種語言反饋,體現在對孩子行為、表現的迴應,簡單說就是對孩子某一個行為的評價,往往會有指出不足,期待改進的部分。

按照這個理解,正常的批評應該是都有建設性的,必須對孩子的行為改變和成長有幫助、有益處。

父母搞錯批評與羞辱的界限,孩子從小被否定,長大怎麼可能自信?

由此可見,正確的批評一定是幫助孩子一起分析、解決錯誤,引導孩子把注意力放在如何改進行為上,孩子也會在父母的影響下自我反省,以後會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

而那種罵孩子笨,“你真沒用”,“不如隔壁王小毛”等進行人身攻擊地言語不是批評,更像是羞辱,孩子聽了是什麼感受呢?

父母經常說孩子“笨”、“沒用”,這樣的攻擊詞彙除了讓孩子自我否定外,沒有任何一點兒對於孩子成長具有建設性的作用。

因為這些言辭針對的不是錯誤,而是對孩子生命的全盤否定,會在孩子心中掀起強烈羞恥的負面情緒,孩子不會有任何願意因此而去改善自己的行為。

所以,許多父母所謂的“批評”與真正的批評相去甚遠,孩子的感受是不一樣的,這裡簡單總結一下:

父母搞錯批評與羞辱的界限,孩子從小被否定,長大怎麼可能自信?

就事論事,同時有建設性建議的批評,是一種積極反饋,是讓孩子自省,而自省指向特定行為:“我犯了一個錯誤行為,接下來如何改進行為,未來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

羞辱性批評則用侮辱性語言和詞彙讓孩子感到羞恥,而羞恥指向核心自我:“我這個人就是個錯誤,我是個沒用的人。”

有研究表明童年時代羞恥感強烈的孩子,成年後更容易實施自暴自棄的危險行為。

而在童年時代容易自省的孩子,成年後則更傾向於積極保護自己。

父母搞錯批評與羞辱的界限,孩子從小被否定,長大怎麼可能自信?

原因是,從小在羞辱中長大的孩子不太容易承認自己錯誤,為了避免被羞辱,總是傾向於自我辯解合理化行為、甚至歪曲客觀事實,讓父母感到;而從小接納正確批評的孩子,比較善於自省,會主動承認錯誤,還會負責任的盡力去彌補。

在人的一生漫長的過程裡面,任何一個突發事件其實都是積累的結果。那些因為父母批評一句就鬧著跳樓、自殺甚至弒父弒母的孩子,可能內心早已被累積的羞辱感給吞噬了,失去了最後的邊界。

(此處已新增圈子卡片,請到今日頭條客戶端檢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