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父母——不應只有控制,請還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唉,煩死了,好想睡啊,隔壁一家三口天天早上五點多就鬧騰,吵得整棟樓的人都睡不好。”

聽到小魚的抱怨,我細細詢問了下情況,不由深思起來。

小魚是單身九零後,來深圳也有七八年了,工作換了無數,住的地方卻是從始至終。我曾嫌棄她租的單間太小,放一張床一張桌子就僅剩一個人活動的空間了。

而她抱怨的是今年新搬進來的一對夫妻和孩子,夫妻倆看年紀也是九零後,小孩子六七歲,好像是讀小學一年級。

這就有了一個畫面,一家三口擠在狹小的空間。

心理學家說過,

將原本相愛的兩個人關在封閉的房子裡,時間久了,兩個人要麼不再愛,要麼成仇人。

同樣,一家三口日常生活用品肯定不少,沒有過多自由空間,看著堆得擁擠的房間,心情也是亂七八糟,矛盾也是越積越大。

要在平時,我覺得相對於很多留守兒童,一家三口能生活在一起,對孩子來說,還是很幸福的了。即便日子過得拮据些,但是有父母的陪伴。

可是聽小魚說,夫妻倆隔三差五地吵架,還大打出手。

男人打女人,女人打小孩,小孩哭得整棟樓都是迴音。

我不禁感嘆:“如果生活在這樣的環境,還不如當留守兒童呢!”

望子成龍是每個父母的期盼。

可是這期盼,更多源於父母自己無大作為或者不作為,導致生活不如意,而將希望寄託在孩子身上。

作為父母——不應只有控制,請還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就拿讀書來說。

聽說女人每天早上五點多就開始輔導小孩功課,晚上輔導到十一點多才讓孩子睡覺,輔導過程中稍不順就是怒罵打。

這已經不是單純希望孩子成績好以後有出息,完全是因自身生活的不如意,產生了對孩子的控制慾。

孩子不再是人格個體,女人把他當作自己的延伸體,第二生命的投射。同時也把自身成年人的焦慮和生活的壓迫感一併投射給孩子。

只要看到孩子玩樂不學習就會失控,暴躁瘋狂。

巴不得孩子只要放學,就坐在自己眼皮底下,乖乖看書學習到十一二點。

這種自控能力,連成年人都不一定有,或許連女人自己都不能做到一天不看手機,卻拿來要求孩子!

女人打著旗號:我都是為了你好,我吃過的苦,不想讓你再吃一次。我要把你塑造成我心中理想的樣子,塑造成我無法企及的那種人。

作為父母——不應只有控制,請還孩子一個快樂的童年

然而,孩子雖小,也有自己的思想,因為逼迫,他可能厭煩了學習。

因為早起晚睡,他可能疲憊不堪。

別的孩子在玩樂,交朋友,他可能也想去外面的世界。

他可能也想逃離,逃離這令人窒息的期盼和控制。

因為房間狹小,給一家三口的壓迫也是日益暴增。

一舉一動都在對方眼皮底下,怎麼看都不順眼。

男人想,如果不是你們娘倆,我就能和兄弟吃喝玩樂喝酒抽菸玩遊戲。

女人想,如果不是你,我就能和姐妹逛街美容有錢花。

稍不順眼地大打出手,已經忘記當初為什麼和對方結婚了。

作為父母,你可以沒有學歷,可以沒有錢,但你是孩子的保護傘,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師,你得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都影響著孩子。

作為父母,更應該保護孩子的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

生活不如意事常八九,即便天大的事,也該是父母承擔,不應該影響孩子的天真時期。

願每個孩子長大後,回憶起自己的童年,回憶起自己的成長經歷,是有歡聲笑語和溫切關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