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聖祠珍藏的三大鎮館之寶

醫聖祠珍藏的三大鎮館之寶

一、國家一級文物東漢針灸陶人

醫聖祠珍藏的三大鎮館之寶

國家一級文物東漢針灸陶人

一九八二年,醫聖祠出土了東漢針灸陶人,陶人為女體,身高24釐米,胸寬7釐米,造型質樸,渾身遍佈排列成行的針灸穴位,堪稱稀世珍寶。

我國最早的中醫著作《黃帝內經》提出了“經絡”的概念,起初,中醫認知穴位主要依靠書籍和圖本,但由於沒有直觀的形象作為參考,極易出現差錯,所以人體經絡模型遂應運而生了。

北宋針灸銅人比西方解剖醫學早了近800年,而東漢針灸陶人比北宋針灸銅人又早了將近1000年,它是我國最早的人體經絡模型之一。

二、東晉醫聖張仲景墓碑

醫聖祠珍藏的三大鎮館之寶

東晉醫聖張仲景墓碑

墓碑古樸厚重,圓額,長方底座,楷書陰刻“漢長沙太守醫聖張仲景墓”;碑文雄偉瀟灑,字型遒逸,線條流暢細膩;邊刻雙線勾勒卷草紋,碑額刻有蓮花蓋、蓮花托,碑陰無字,碑的下部有蓮花座,隸書“咸和五年”四字。該碑被評定為國家二級文物。這通晉碑大約立於公元330年,距‘醫聖’卒年只有100餘年。歷經1000多年,這通墓碑能夠完好地儲存下來,實屬不易。它解決了張仲景其人、其墓、漢長沙太守之職等延續千載的學術疑惑和爭論,具有重要的文物價值、學術價值、歷史價值。”

三、白雲閣藏本木刻版《傷寒雜病論》

醫聖祠珍藏的三大鎮館之寶

此木刻版本既是孤本,也是絕本。張仲景所撰寫的傳世名著《傷寒雜病論》,被稱為“方書之祖”,深受歷代醫家推崇。1800多年前,醫聖張仲景撰《傷寒雜病論》,歷代傳抄,共13個版本,白雲閣藏本木刻版《傷寒雜病論》是第十二稿,屬於晚期版本,比宋本《傷寒論》《金匱要略》多載方88首,其內容應該比早期版本更完善。

據傳,此木刻版本為張仲景第四十六世孫張紹祖於清代同治三年(1864年)傳於桂林名醫左盛德。左盛德珍藏40餘年,於光緒二十四年(1898年)傳於門人桂林羅哲初。羅哲初又珍藏30餘年。民國二十三年(1934年),陝西長安名醫黃竹齋到寧波天一閣尋訪仲景佚書,得知羅哲初家藏有仲景《傷寒雜病論》第十二稿。1935年,黃竹齋依據羅哲初的手抄本抄得白雲閣藏本《傷寒雜病論》,而後於1939年籌資鐫刻木刻書版。1960年,黃竹齋臨終之時囑託高徒米伯讓:“你一定要親自送到南陽醫聖祠儲存,以備後來者研究。”米伯讓將恩師的遺囑銘刻在心,須臾不忘。1964年,他親自趕到南陽拜謁醫聖祠,並進行實地考察。

1981年12月,米伯讓被聘任為南陽張仲景研究會名譽會長,並應邀參加南陽張仲景研究會成立大會。他親自護送280塊白雲閣藏本《傷寒雜病論》木刻版原版兩箱及黃竹齋所撰《醫事叢刊》木刻版一箱至南陽醫聖祠珍藏,供全國醫界同仁學習研究。至此,白雲閣藏本《傷寒雜病論》在民間蟄伏1800多年,歷經幾多醫學名家之手,最終迴歸中醫祖庭醫聖祠。

醫聖祠珍藏的三大鎮館之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