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為什麼會拖拉?如何改變?

有家長問:“孩子做事拖拖拉拉的,不盯著做就不做,盯著做吧,還得一直催著做,這種拖拉的習慣該如何改變?”

其實,只要是個正常人,只要是生活無憂無慮,那麼不論男女老少都會有偷懶的願望,這種願望背後的行動就是拖拉。比如:我們成年人在上班的時候,如果工作任務可以明天完成,那麼我們有可能會拖到明天才做。再比如年少時候的我們,寒假作業、暑假作業不也是會拖到最後幾天才完成。問題是這是我們的選擇,我們也會為此承擔責任。

那麼到了孩子這裡,他們作為獨立的個體,也有選擇什麼時候開始做什麼事情的權利。而我們的家長卻看不慣孩子不做作業,也只有在孩子寫作業的時候,家長的心才不焦慮,久而久之,孩子的自我安排時間的選擇權被剝奪,反而會認為自己是在給家長學習的,所以,你讓我往東我偏要往西,故意反其道而為之,結果又會被認為是逆反。

所以,我們作為家長,要明白,孩子是獨立的個體,我們可以提出建議,但不能強迫他(她)去做當時他不願做的事。

著名的詩人、思想家紀伯倫在《論孩子》中寫道:“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他是‘生命’本身的孩子。他從你身體裡出來,但他不是你身體的一部分。雖然他在你身邊,但他並不屬於你。你可以把你的愛給他,但你不能把你的思想給他。因為他有自己的思想。……”。

所以,當你想要完全的控制孩子的思想和行為,讓他完全地按著你的想法去做,實際上就是無視他作為有思想的個體的權利。你高舉著“我都是為你好”的旗號,沒有邊界的干涉著他所做的每一件事,不僅僅是作業吧,吃飯的時候,你也可能會說,這個營養豐富,那個更好……休息的時候、玩的時候,是否都在干涉孩子的選擇?

孩子為什麼會拖拉?如何改變?

我有一個學生,曾經很拖拉,他如何拖拉?又能拖拉到啥程度?很厲害的。他放學了,不寫作業,也不玩,因為被要求寫完作業才能玩。於是他就坐在課桌前老老實實的待著,一副人畜無害的樣子。到了晚上十一、二點,他的爸爸媽媽過來接他(他的父母是企業家,平時很忙,幾乎沒有自己的時間)。他才開始一本正經的寫作業,常常把他媽媽氣的流淚。後來我問他為什麼這麼做,他說我做完作業,會有更多的作業給我做的。後來,我就與他約定,我們可以先做完兩道題,然後休息十分鐘,當然,全做對獎勵的時間更多……孩子有了屬於自己的時間,果然做的很好,不久成績就提高了,人也越來越陽光了。

所以我們要改變孩子的拖拉行為,首先要尊重孩子作為獨立個體的權利。你可以觀察一下孩子在一天裡所做的大大小小的事,你會發現,他是有自己的時間安排的,他知道那些事是需要立刻完成的,那些事是可以拖一拖再完成的,這些都是他做過精心規劃好了的。因為他知道這是他的事。而家長參與太多,勢必影響孩子處理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的養成,反而還會讓孩子覺得,自己是在給爸爸媽媽學習的。得不償失啊。

那麼,如何改變孩子的拖拉行為?這裡有克服拖拉行為的三個建議:

第一:尊重孩子作為獨立個體的選擇權,相信他可以按著自己的時間安排完成學習任務。完成任務,及時表楊予以反饋。

第二:讓孩子為自己的事負責。建立與孩子之間的邊界感,不要事無鉅細的干涉孩子的自主安排自己時間的權力。

第三:我們可以幫助孩子建立反饋機制。因為要想改變拖拉,反饋機制是即簡單又容易操作的方法。比如:孩子早上起床,你叫他,他會很煩,你就可以告訴他,讓他自己把鬧鐘上好,如果他遲到了,學校或老師會給予反饋的,久而久之,他就能學會為自己負責了。

有人可能說:問題是我家的孩子很特殊,他沒有辦法為自己負責。真的是這樣麼?他不能為自己負責,難道不也是因為有人替他負責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