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培養孩子的勇敢精神,就先讓他去冒冒險

上週,天下著大雨,大街上看到一對外國夫妻,帶著一個孩子。 孩子大約5、6歲。那麼小的孩子自己打傘,揹著包在雨地裡走。旁邊的汽車不時地穿梭,孩子就這麼一停一頓地走著,完全沒有害怕的心理。看看父母倆,自己聊得熱火朝天的,更意外的是,還打著一把傘。現在中國的家庭教育及學校教育,對孩子真叫“百般呵護”,不允許跑跳,不允許趴在欄杆上,不允許跨兩步上樓梯,不允許到小河邊去玩(即使有欄杆),更不允許跳木樁、爬樹杆……遇到上述狀況,孩子早就抱在懷裡了。

要培養孩子的勇敢精神,就先讓他去冒冒險

對照上面那對外國夫妻的做法,我們真是汗顏。如此下去,我們的孩子怎能培養出勇敢的性格,怎麼去做別人做不到的事情,難道大家都要培養出一批唯唯諾諾的乖孩子嗎?

要培養孩子的勇敢精神,就先讓他去冒冒險

一個一週歲左右的小男孩,被媽媽牽著小手來到公園的廣場上,廣場上有一座小山,小山上有十幾個臺階,小男孩掙脫媽媽的手,自己要爬上去當他爬到第一個臺階的時候,就已經萬分艱難了,這時候他回頭看看媽媽,只見媽媽微笑的望著他,並沒有伸手去扶他,這時候小男孩只能勇敢地向上攀巖,經過多次嘗試,終於跨了上去。

當他跨上第一個臺階的時候,他朝上一望還有十幾個臺階,這時候,他多麼想媽媽來幫幫他,可是媽媽始終站在了臺階底下,微笑著看著他,給孩子充滿了慈愛和鼓勵。這時候孩子使出了吃奶的力氣,讓自己的身體一點一點地爬了上去。最終爬上了最高點,這時候這個小娃娃已經滿身是泥,看不出面板的顏色了。

要培養孩子的勇敢精神,就先讓他去冒冒險

這位年輕的媽媽,這時候才上前去擁抱、親吻一下孩子。這孩子就是後來成為美國第16屆總統的林肯。他的母親就是一位偉大的母親。就是媽媽用她堅強而偉大的母愛,撫養的林肯,使他勇敢而堅定地走向了人生的輝煌;但他的人生之路並不是那麼的順暢,1936年他參加州議員競選,副總統、總統競選,失敗了十次,直到1960年他才成功當選了美國總統。

當他成功以後,說了這麼一句話:“我之前的一次次失敗,只不過是滑了一跤,並不是死去而是暫時爬不起來而已。”

要培養孩子的勇敢精神,就先讓他去冒冒險

林肯的母親看似做了一件冒險的事情,讓一個一週歲左右的孩子做了一件這個年齡不可能做到的事。正因為媽媽的這些平常、獨特而樸素的辦法,培養出了林肯勇敢堅定的品質。遺憾的是媽媽在她9歲那年因病去世了,但是媽媽賦予林肯的勇敢品質,卻在孩子的靈魂當中紮下了根。面對一切困難,他都沒有倒下,始終堅定地朝著自己的夢想奔跑,最後成為一位舉世矚目的強者,他領導了美國革命,廢除了“黑奴運動”,被國際社會一致譽為“偉大的解放者”。

在人的一生中,就有無數級臺階,有生活學習,工作上的如何面對這些難以攀登的臺階呢,我想每個家長都有自己不同的答案,你如果牽著他的手不放,這樣,你不就成了孩子的柺杖嗎?更不能怕麻煩,直接把孩子抱上臺階。可想而知,在這樣的保護下成長的一代怎麼能夠立足於現在的社會?孩子很難自立成人,大有作為 。

要培養孩子的勇敢精神,就先讓他去冒冒險

俗話說,“再富也不能富孩子”。就是要讓孩子吃點苦,讓他用自己的努力,爬上自己的臺階。這樣,孩子也許就能學會一鼓作氣,攀上勇敢的頂峰。

家長們必須要深思,如何讓孩子在成長的道路上,勇敢地去面對各種各樣的困難?如果你是抱著孩子上臺階的,就等於剝奪了孩子鍛鍊的機會,孩子無法體驗到經過困難和挑戰,而達到頂峰的那種成就感。

首先,父母應該培養孩子有一顆勇敢的心。

第一,父母讓孩子積極參與小團體,體驗小小的成功感。

父母應當鼓勵孩子從小融入集體,與小夥伴一起活動,培養他們的開朗性格,在社交活動中產生。比如,參加捏小泥人的活動,參加接力比賽……讓孩子有點合作意識。一旦參與了合作,在集體的影響下,他就會克服退縮的心理,自然而然養成,“我要堅持!我要加油”的意識。

第二,父母要經常帶孩子參加徒步旅行活動,嘗試“小探險”。

這裡說的探險是適合孩子的一些室外活動,“跨過那條小溝,去摘朵花回來”,到大自然當中去探險。比如說爬山,攀巖等等這些事能夠開闊孩子的胸懷,開拓孩子的視野,鍛鍊孩子的意志,幫助孩子增加自信心,體驗成功感,從而自然而然地讓它變為勇敢者。

第三,激發孩子勇敢的潛能 。

假如是爬山,爬到半山腰我們可以給他鼓勵:“你能不能再爬得高一點?”真正從思想上讓孩子明白,透過自己的努力可以達到勇敢的頂峰,這樣孩子在見證自己成功的同時,更加確定了自己是勇敢者。

第四,多多讓孩子獨立做事。

比如自己學會照顧自己,整理書包,整理房間,帶父母過馬路等。當孩子遇到困難時,父母不要急著去當“救世主”,而讓他們先想辦法解決,給他一個獨立做事的機會,比如小學高年級孩子,可以燒一頓早餐,安排一家人的一天生活等等,讓孩子逐步學會自己處理生活當中的各種事情。

要培養孩子的勇敢精神,就先讓他去冒冒險

其次,鼓勵孩子適當的冒冒險。

這裡的冒險指的是有孩子,主動想參與的一件陌生事情時,當他遇到難題有恐懼心理的時候,讓他做一次冒險。比如說,室外拓展活動“盪鞦韆”,過過“小河裡獨木樁遊戲”等。我常常看到這樣的父母,在遊樂園裡,孩子想去盪鞦韆,孩子想去過獨木橋,家長總是在一旁說“算了,別玩了,多危險呀!”“不要去了,哎呀,你被鞦韆砸到那多可怕呀!”“ 那是大人玩的遊戲,弄不好你會掉下去的。”家長們總是在恐嚇自己的孩子。其實既然是遊戲,肯定有保護措施,傷不到哪裡去。河裡的獨木樁是不可能掉到河裡的,它旁邊有護欄網兜著,即使掉下去,也只能掉在小河上面的網兜裡。這樣的活動不去嘗試,還經常訓孩子,“一點用都沒有,啥啥都不會。”這不就是家長自己在做自相矛盾的事情嗎?

要培養孩子的勇敢精神,就先讓他去冒冒險

以後當孩子想要做一些相對冒險的事情時,應該鼓勵孩子說,“沒事的,你大膽試試吧,這點小困難,打不倒你,但是你要注意幾點哦”。當家長給孩子鼓勵的時候,孩子就有了自信,他會有越來越大地膽量去嘗試小冒險,在嘗試中體驗到快樂。哪怕是失敗,那也是“成功之母”。如果是一些懦弱的孩子,家長更應該多幫助他,鼓勵孩子適當去冒冒險,那孩子就會主動地遮蔽生活當中的惰性,欣然接受一些小小的改變。

這樣的冒險還有另一個好處,就是增加孩子的見識。為啥醫生的孩子即使生病了,也很少去吃藥、打針、掛點滴?因為醫生懂得的醫學知識多,他敢這麼做。換做其他普通孩子媽,即使半夜也要喊著去醫院給孩子掛點滴了。正所謂“見多識廣才能膽大”,就是這個道理。在日常生活中增加孩子的見識,這樣,孩子才敢冒險。在改變中成長起來,不斷地完善自己。最終,變成一個小小男子漢。

要培養孩子的勇敢精神,就先讓他去冒冒險

再次,消除孩子的恐懼心理。

萬事開頭難,要培養孩子勇敢,家長還是得從思想源頭開始輔導,消除恐懼心理才是首當其衝的。

1、家長不能誇大孩子做錯事的後果。

以此帶給孩子一些壓力,造成孩子不願意去冒險的心理。比如盪鞦韆,當孩子掙扎地想爬上去盪鞦韆時,家長不應該恐嚇孩子說“別去盪鞦韆了,這樣很危險,如果你摔下來就會頭破血流的。”其實,你自己心裡也明白,有幾個孩子盪鞦韆會頭破血流啊?不就摔破點皮嘛。你明顯是誇大了這種危險程度,給孩子造成了害怕的心理。

第二,給孩子講清科學道理。

如果孩子已經有了恐懼心理,那父母親應該先做示範,然後再進行耐心的啟發。比如孩子長大了想燒一頓早飯給自己吃,那家長應該告訴孩子,燒早飯可以,但必須要做到哪幾步……千萬別在孩子還沒動手之前就說“別碰煤氣!那會爆炸的!”如果你這樣去教育孩子,那孩子以後還會再嘗試嗎?還會再靠近那個灶臺嗎?你還想吃到孩子為你做的早餐嗎?

第三,用“童話裡的故事”去幫助他。

家長要改變說話的方式, 如果孩子怕鬼,夜裡不敢睡覺。給孩子講科學小故事,關於《大樹的影子》《風姑娘的歌聲》……可以親子共讀一本科學書籍。也可以夜裡非常認真地陪他鑽到床底下一起抓鬼。在屋裡放一個聖誕爺爺,告訴他每天晚上聖誕爺爺都會陪著你。讓孩子知道這世界沒有鬼。如果有鬼,那也是窗外的風和大樹的影子在跟你做遊戲呢!如果父母用童話式的故事,去化解了孩子的畏難心理。估計這比生硬的講道理,要更有效。

要培養孩子的勇敢精神,就先讓他去冒冒險

最後, 小妙招,激發勇氣的機會。

第一,

鼓勵孩子上課大膽發言。

如果你的答案不確定,也可以舉手發言,鼓勵孩子,說出錯誤的答案總比一聲不吭的好。相信老師和同學會肯定我的努力,而不是嘲笑我,批評我。

第二,

言行都要有自信。

自信要從內心,由內到外的一種體現,先把胸挺起來,再把頭抬起來,你的自信心就會擴張起來,你的勇氣就會越來越大。

第三,

說話時看著對方的眼睛。

正視別人的眼睛來表達自己的觀點,這需要孩子強大的內心,不慌不忙坦然應對。這不是一個簡單的動作,需要跟孩子在平時就訓練起,從三秒到十三秒,開始慢慢地訓練起。相信看著別人說話時,一定也能贏得別人的信任。

第四,

關鍵時候常做心理暗示。

在孩子有一點畏難情緒時,鼓勵孩子,對自己說,“我能行!我一定能成功!”考試或者比賽緊張時,握緊自己的小拳頭,心裡默唸這幾個字。讓孩子自己克服膽怯的心理。說自己行,自己的勇氣就會大增,真的就能行。

有句話,說得好“

一個人最大的冒險就是不冒任何風險。

”有人問農夫,是不是種了麥子。農夫回答:“沒有,我擔心天不下雨。”那個人又問:“那你種了棉花了嗎?”農夫說:“沒有,我擔心蟲子吃了棉花。”於是,那個人又問:“那你種了什麼?”農夫說:“什麼也沒種。我要確保安全。”如果想讓孩子具備勇敢,果斷的性格,具有探索創新的精神,那就應該讓孩子適當的冒冒險。即使今後遇到更多的失敗和打擊,都不會輕易擊垮他,因為他已經具備了勇敢的奮鬥精神,冒險也意味著你更接近成功。

要培養孩子的勇敢精神,就先讓他去冒冒險

[我是芳芳,高階心理輔導老師,願與大家一起學習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