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不是帶著傷長大》:與內心的父母和解,讓自己努力成長

《誰不是帶著傷長大》:與內心的父母和解,讓自己努力成長

(來源:豆瓣 作者:王韓明月)

原生家庭的影響是根深蒂固的,此點毋庸置疑,無論人們如何在以後的人生自我教育,都會在時間的犄角旮旯裡受曾經記憶影響。我經常聽說“成年人哪有容易之說,沒必要總是說自己有多委屈”,誠然此言很對,但是經歷過傷痛過多的人,其實自愈能力是沒有想象當中那麼強的。如今時代,我們更多關注心理健康問題,可是世上並沒有感同身受,所以自我拯救最為行之有效。

《誰不是帶著傷長大:與內心的父母和解》這本書改變了我很多思維觀念,曾經我以為待到父母年老,他們會反思自己曾經所作所為對孩子的影響,會內疚自責,可是現實總是令人失望。兒時,父母離異,大概四五歲左右我開始記事,只記得那幾年父親總在過年過節往家裡帶“媽媽”但是春節的喜慶一過,那些媽媽們就再也不來了,後來直到我虛七歲,父親終於安定下來,從黑龍江大慶帶回來一個領著五個月大男孩的媽媽,至此家庭生活才安定下來。

近些年我總後知後覺反應過來,在父親沒決定找伴時,我們父女感情非常好,那個躺在爸爸懷裡調皮的數著錢的場景總在我腦海裡迴盪。可能興許是因為我這樣一個拖油瓶讓他在婚姻上遇到諸多羈絆,那幾年父親總是會打我,有時因為衣服髒了,父母就會將我鎖在屋裡使勁打,曾經將家裡很多木板都打壞了,如今的我不能說完全走出傷痛,但實在想不通頭一個四五歲的孩子犯了多大錯誤,至於讓父親三番五次往死裡打。

成年後,我跟父親說過這些傷楚,他跟我說是因為我太調皮了,太不聽話了,我心裡很清楚我的父親根本不愛我,在家裡有帶來的弟弟,甚至後來他們自己生了妹妹後,我就完全沒有立足之地,我明白註定這一生不會享受闔家團圓的幸福感。《誰不是帶著傷長大:與內心的父母和解》一書,說的是自我調整,與內心父母和解,選擇遺忘,是想要放過自己,而非拒絕承認他們的錯。

作者故事中有一個人從小被父母傷害,長大成人之後父母責怪他逢年過節沒有花很多時間陪伴。他說,如今父母還能自理,能不見面就不見面,省的吵架。如果未來他們不能自理了,他就花錢找保姆護士照顧他們,但是絕對做不到自己人守在身邊。“心裡的傷誰痛誰知道,我能做到的,只是不像他們傷害我一樣去傷害他們。我可以給他們錢,但我給不了他們愛”。

相比較我而言,心中瞭然之後,也最多能做到故事中主角這樣,可是如果有人教育我要選擇原諒的結果就是重新關心疼愛傷害我的人,我確實也做不到。

《誰不是帶著傷長大》:與內心的父母和解,讓自己努力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