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怯於表達?巧用黃金思維圈引爆孩子演說驅動力,培養小演說家

8歲的侄女熙熙是個矛盾的孩子,在家裡,她非常活潑,和我們說起話來,是靈動而有創造性的,可是,在外面,卻像個小啞巴,特別怯於表達。

上次奶奶生日,在家庭聚會上,家裡的4個孩子分別給奶奶敬酒、祝福,一個個妙語連珠,可是到了熙熙,她端著飲料,小臉憋得通紅,像個小蚊子一樣哼哼了一句,大家誰也沒聽清她說的是什麼。

在學校也是這樣。熙熙一向學習好,一直是班長,可是這次重新選班幹部,要求參選者每人做一個小演講,熙熙就主動放棄了,她很害怕在公共場合講話,寧願放棄做班長的機會,真是讓媽媽恨鐵不成鋼。

為什麼熙熙會如此害怕在公共場合大方的表達自己呢?熙熙媽媽百思不得其解,是她不自信?內向?甚至懷疑熙熙有自閉的傾向。

孩子怯於表達?巧用黃金思維圈引爆孩子演說驅動力,培養小演說家

吳瓊老師所著的《孩子一學就會的黃金口才課》一書中,對熙熙這種現象進行了闡述與解析。書中認為,中國學生一直以來接受灌輸式教學,老師教學生聽、媽媽說孩子聽是最常見的教育模式,沒有人去重視孩子演說力的培養與練習,孩子“愛說”與否,全憑天性;而如果家長能夠根據孩子的脾氣性格,幫助孩子愛上演說,並創造良好的演說環境,引爆孩子的演說驅動力,那麼,每一個孩子,都可以培養成小演說家。

所以說,熙熙

怯於表達不是因為笨、沒思想、膽子小,而是家長沒有及時、有效地激發和練習孩子的演說力。

一、孩子在公共場合怯於表達,是因為我們沒有及時、有效地激發和練習孩子的演說力

每一個孩子都是天生的演說家。

熙熙3歲的時候,就開始像一個小話癆,喜歡向媽媽“表白”自己,她親著媽媽肚子上的剖腹產刀疤說:“媽媽,你還疼不疼?我好愛你啊!你的肚子就是我以前的家,媽媽在哪裡,哪裡就是我的家哦!”

家裡的狗狗被送走了,熙熙會含著眼淚說:“狗狗離開我,我的心裡好像缺了一個角。”

躺在床上喝奶,她會大聲感嘆:“生活真美好啊!生活真美好!”

可見熙熙是一個情感豐富,對語言把握也很好的孩子。

孩子的童言童語,經常會讓我們開懷或感動,讓我們感覺他們就是最美的詩人,就像哲學家、思想家一樣深邃,他們有著一顆敏銳而充滿活力的大腦,對這個世界充滿興趣和感情。

正像《孩子一學就會的黃金口才課》中所說,

每一個孩子都是天生的演說家

可是,為什麼像熙熙一樣的孩子們,一走出家門,就怯於表達了呢?他們的詩情與感悟呢?

孩子怯於表達?巧用黃金思維圈引爆孩子演說驅動力,培養小演說家

我們梳理一下孩子的成長過程,往往能從自己的教育方式裡,找出孩子怯於表達的主要原因。一般一個怯於表達的孩子,大致是源於以下兩2個原因:

1.強調吸收,忽視輸出

哥倫比亞大學教育學教授林曉東曾經採訪美國幾所知名大學的35位教授,得到一句十分具有共性的評價:“無論怎麼鼓勵,中國學生就是不講話。”

自古以來,中國傳統教育的形式就是你說我聽,這種灌輸式教學,導致孩子們慢慢陷入簡單粗暴的“背背背”的學習模式,如此9年下來,慢慢扼殺了孩子們對語言的新鮮感和創造力,孩子們習慣了記筆記、背重點,哪還有時間和勇氣表達自己的觀點?

傳統教育模式極有可能導致孩子喜歡“聽”,不喜歡“說”。

2。強調聽爸爸媽媽的話,忽視孩子自己的想法

有次爸爸去接熙熙,熙熙上車後,就掏出手機聽歌,爸爸說:“你不能總是玩手機啊。”熙熙反駁道:“我沒有啊!”爸爸立刻火了:“你怎麼沒有?我這幾天看見你好幾次了,動不動就拿出手機看!”熙熙說:“我就在車上這段時間聽一下歌而已,在家裡時那是用手機進行學習打卡。”但是爸爸一口認定熙熙就是玩手機,最後熙熙默默地關上手機,看著窗外沉默了一路。

我們不能否認,父母都是愛孩子的,所說所做也出自為孩子好的動機,但是不允許孩子說“不”,是大多數中國父母的特點,“聽話、乖巧”才是父母心中的好孩子。

忽視孩子的想法,會讓孩子逐漸失去表達的慾望,甚至失去“做自己”的勇氣,

一個滿腦子都是父母聲音的孩子,很難有自己的想法,更別提在公共場合表達自己觀點的慾望了,

也自然就失去了演說力。

每一個孩子都曾經具有成為演說家的潛質,而在日復一日的說教教育中,孩子逐漸失去了表達的慾望,尤其是在公共場合,這與因為沒有及時、有效地激發和練習孩子的演說力有很大的關係。

孩子怯於表達?巧用黃金思維圈引爆孩子演說驅動力,培養小演說家

那我們應該如何及時去發現孩子的演說力是否存在問題呢?

二、關注孩子語言潛能發展的關鍵期,做以下3件事,及時為培養孩子的演說力夯實基礎

所謂及時,應是幾時?我們到底該在何時關注孩子的演說力,是很多父母的困惑。

在北美,很多孩子不到3歲,就開始在各種機構或者幼兒園開始關於演講力的培訓課程了。這也是我們經常看到國外的小朋友不懼場合、常常侃侃而談的原因,也是為什麼國外的成功人士經常在公開演說中輕輕鬆鬆妙語連珠的緣由。

3~6歲是兒童語言發展的關鍵期,在這個階段開始關注兒童演講力的優劣勢,並開啟演講力培養之旅,能大大提高兒童的綜合能力。

演說力是一項具有創造性的能力,無法直接複製給孩子,據觀察,培養出具有良好演說力孩子的家長,往往做過以下3件事,從而為演說力的培養打下了夯實的基礎:

1.重視兒童語言發展關鍵期,及時發現孩子的優劣勢並有針對性的培養

3~6歲是兒童大腦、神經、肌肉等迅速發展的高峰期,也是詞彙量發展最迅速和兒童認知能力、邏輯能力、自我意識開始發展的時期。

3~6歲是一生中語言能力發展最快的階段,家長應仔細觀察,引導孩子保持對語言的興趣,不要錯過兒童演說力的啟蒙階段。

我記得熙熙3、4歲時特別愛說話,經常妙語連珠,逗笑大人。比如媽媽生氣,熙熙會捧著自己的笑臉對媽媽說:“媽媽看熙熙,熙熙愛媽媽,媽媽愛熙熙,所以媽媽看到熙熙會開心的笑哦。”

熙熙的話很有邏輯性,對不對?

可是熙熙爸爸、媽媽工作很忙,晚上也經常在家裡加班,經常會制止熙熙像個小話癆般說個不停,“別說話”、“等一下”是他們的口頭禪,使他們錯過了熙熙的語言關鍵期。

2.媽媽成為孩子演說的榜樣,讓孩子帶上夢想的力量去演說

熙熙的表姐糖果和熙熙截然不同,她特別善於表達,據我觀察,糖果媽媽對她影響特別大。

糖果的媽媽是一個小學老師,前一段時間,天天在家上網課,糖果媽媽上網課之前,會先錄一部分授課內容,並邀請糖果一起分析自己的語言表達、側重點等是否合適,久而久之,糖果對媽媽講課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請求媽媽讓自己錄一些繪本閱讀的感悟,製作成短影片,併發到抖音上,沒想到點選閱讀量竟然特別高。

我看過糖果的作品,她的繪本分享有邏輯、語言優美、語速適中,甜甜的聲音讓人十分喜愛。

糖果說,她長大後,要考北師大,做最美麗的語文老師,媽媽對糖果的夢想十分支援,給了糖果莫大的鼓舞。

媽媽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用自己的行動撼動孩子的心靈,做孩子的榜樣,使之伴隨媽媽一起學習與成長。

糖果媽媽恰到好處的為糖果種下了夢想的種子,使之愛上演說,

帶著夢想的力量去演說,夢想就不會太遠。

孩子怯於表達?巧用黃金思維圈引爆孩子演說驅動力,培養小演說家

3.愛讀書,孩子才會有話說

查理·芒格曾說:“我這輩子遇到的聰明人,沒有不每天閱讀的———沒有,一個也沒有。”

糖果喜歡錄製繪本閱讀的演說,前提自然是,糖果喜歡閱讀並已經閱讀了大量的繪本,不然她怎麼能流暢的、自如的和大家交流繪本的感悟呢?

很多優秀的孩子,在介紹自己的學習經驗時,無不說到閱讀的的力量。

閱讀與語言表達能力是相輔相成的。

閱讀是從孩子出生就可以開始的,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我們可以循序漸進地為孩子不斷引進合適的圖書,從“為其讀”逐漸過渡到“引其讀”,直至“我要讀”。愛讀書的孩子,才會積累更多的智慧語言,才會熱衷於更深刻的思考,在價值觀上也會更成熟。

每一個驚豔眾人的孩子,都離不開家長的承載與託舉;培養孩子的演說力,不是剎那間的點石成金,而是靠智慧家長們春風化雨、潤物細無聲的親子時光。

夯實了兒童演說力的基礎,我們應該如何引導孩子的演說驅動力,使孩子自然而然的主動愛上演說呢?

三、用黃金思維圈思考,引爆孩子的演說的內在驅動力

黃金思維圈是西蒙·斯涅克在一次演講中提出的,著重於展示事情的本質,是一種認知世界的良好方式。

孩子怯於表達?巧用黃金思維圈引爆孩子演說驅動力,培養小演說家

我們思考和認識問題問題,可以從外到內畫成三個圈:

最外層是what,做什麼,即事情的表象,指具體的每一件事;

中間層是how,怎麼做,即實現目標的途徑,指如何實現想要做的事;;

最裡層是why,為什麼做,也就是為什麼要做這樣的事。

我們一般思考、行動和交流,習慣於從外層開始,比如我們想提升孩子的演說力,一般會先設立目標,再去制定計劃,最終達到目的。這樣很難讓孩子感受到演說的魅力,也不會對這個目標產生信念,往往達不到家長想要的效果。

而黃金思維圈法則,卻建議我們考慮問題,應“由內之外”,先找到問題的本質,再去尋找更有創新性和執行力、更有效果的解決方法:

孩子怯於表達?巧用黃金思維圈引爆孩子演說驅動力,培養小演說家

why:我們為什麼想提升孩子的演說力

how:如何提升孩子的演說力

what:做什麼來提升孩子的演說力

1.連續追問5個Why,挖掘孩子關於演說最深層次的感受

無論是我們還是孩子,在做事情或者思考的時候,往往停留在事情的表面,不習慣去深思事情的本質。

比如一個媽媽希望孩子具有演說力,問她為什麼時,她說希望孩子更自信。如果我們告訴孩子,提高演說力會讓他更自信,實際上很空,並不能真正引發孩子對演說的興趣和驅動力。

不想讓自己對問題的看法只停留在問題的表面,我們可以透過連續追問5個Why來解決。

我們一起來看一位媽媽在接受黃金思維圈培訓時的對話。

孩子怯於表達?巧用黃金思維圈引爆孩子演說驅動力,培養小演說家

在挖掘媽媽深層次的感受之前,她對讓孩子提高演說力的認知還只停留在提高孩子影響力的層面上,透過5個Why的詢問後,她終於明白,自己其實更在意的,是讓孩子感受到他來到這個世界上的體驗,豐盈孩子對生命的熱愛與認知,這就使演說力的練習過程不只侷限在輔導班練習的層面上。

在引導孩子對演說力的練習建立興趣上面,媽媽也可以採取5個Why來引導孩子建立信念。

熙熙媽媽在接受黃金圈法則培訓後,開始在家裡每天進行陪著熙熙進行演說練習。熙熙漸漸有點煩了。

熙熙媽媽對熙熙說:“媽媽每天陪著你練習,自己的口才也有了很大的進步,今天,我被單位選中帶教新加坡前來參觀的實習學生,你為媽媽高興嗎?”

熙熙也很開心,熙熙媽媽又說:“你今天和糖果姐姐玩的時候,你說話的聲音很洪亮,說的話也很有見地,這是為什麼啊?”

熙熙想了一下說:“因為我和媽媽每天都會進行演說力練習啊。”

媽媽問:“你為什麼要進行演說力練習啊?”

熙熙:“因為我在外面說話聲音會很大。”

媽媽:“為什麼你想說話聲音大呢?”

熙熙:“因為聲音大了,別人會聽得很清楚,知道我說什麼啊。”

媽媽:“為什麼你想別人聽清楚你說的話呢?”

熙熙:“因為這樣我會很自信。”

媽媽:“你為什麼想變得更自信啊?”

熙熙:“因為我會變得更優秀啊!”

透過一步步的引導,熙熙豁然開朗,原來,自己的內心深處,一直想變得更優秀!演說力的練習會幫助自己不斷變得優秀!這樣就建立了孩子堅持和主動練習演說的信念。

透過連續5個Why的追問,發掘自己想變得優秀的信念,正是引發熙熙和媽媽一起練習演說、積極成長的驅動力。

孩子怯於表達?巧用黃金思維圈引爆孩子演說驅動力,培養小演說家

2.認識問題的本質,輕鬆玩轉How的創意

只有認識了問題的本質,你才能針對這個本質策劃出更多的解決方法。

對於如何提升孩子演說力的問題上,也要根據我們想提升演說力的本質來分析。

比如你是想讓孩子透過演說來實現表達清晰的目的,那麼就可以在孩子的演說邏輯的練習上下功夫。

上文中的媽媽希望孩子透過演說感受到他來到這個世界上的體驗,所以她決定透過多種形式來豐富孩子生命的體驗,以開拓孩子的視野,併為他的演說力練習積累更多的素材。

她們最終選擇了讀書與旅行。俗話說,讀書與旅行是觀察世界、豐盈生命、拓寬生命廣度和厚度的最好方式,而透過讀書體驗、旅行見聞來練習自己的演說力,是一種很見效、也很美好的方法。

他們具體是怎麼做的呢?

3.“What”是認識問題本質後的水到渠成

What是黃金思維圈的最外層,透過Why認識到問題的本質,也對How有了一個全面的決策,到底做什麼(What),其實就是一件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計劃透過讀書和旅行來提升演說力練習效果的母子,透過以下3個步驟,大大激發了孩子對演說力的興趣與積極性。

旅行前,透過閱讀書籍來選擇旅行地,並對旅行地做好充分的瞭解

在每次旅行前,媽媽會讓孩子選擇自己最喜歡的書籍中介紹的地方,透過閱讀來了解其特點與風情民俗等,以保持孩子對旅行的興趣。

旅行中,進行旅行見聞親子分享賽

在旅行中,媽媽和孩子會競相分享自己最受觸動的景色、見聞、美食等。媽媽還喜歡和孩子模擬旅行中的角色來講故事,比如他們看過西遊記後,曾去花果山旅行,歸途中,一人做孫悟空,一人做唐僧,比比劃劃的上演了一番“母子西遊記”,回家後孩子還意猶未盡,拉著媽媽又將旅程重演了一遍。

旅行後,錄製“導遊影片”

旅行後,媽媽和孩子選擇給自己印象最深刻的幾個景點、美食或者人文故事、歷史傳說等,由自己來當導遊,錄製導遊影片,回顧旅途的收穫。

先讀書、再旅行、隨時進行蘊含自己豐富經歷的演說練習這種形式,引起了孩子對演說練習極大的興趣,也激發孩子的創造力,直接引爆了孩子演說的內在驅動力。

美國著名的政治家丹尼爾·韋伯斯特曾說過:

如果有一天神秘莫測的天意將我從這裡把我的全部天賦和能力奪走,而只給我留下選擇其中一樣保留的機會,我將會毫不猶豫的要求將口才留下,如此一來我將能夠快速恢復其餘。

孩子怯於表達?巧用黃金思維圈引爆孩子演說驅動力,培養小演說家

演說力好的孩子,往往擁有清晰的思維邏輯、果斷的決策力、敏銳的洞察力、出色的判斷力、以及優良的思想道德品質。

每一個孩子都是天生的演說家,我們應及時抓住孩子的語言敏感期,夯實演說力的基礎,巧用黃金思維圈思考,就能成功引爆孩子演說的內在驅動力。

成功的演說力是讓兒童綜合成長與發展的媒介,也是促進兒童提升上進心、自我肯定、良好溝通、自我超越的舞臺。

《孩子一學就會的黃金口才課》中還對制定演說力培養計劃、營造演說環境、培養演說技巧、培養孩子的演說邏輯和演說風格等方面做了詳盡的介紹,

只要我們成功引爆孩子演說的內在驅動力,每一個孩子都可以成為一個優秀的小演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