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熊孩子,我是多動症患者

不少家長對自己的孩子會有這樣無奈的困惑:“孩子為什麼就是不能專心學習?為什麼就是要重複犯錯?為什麼老是坐不住要去接話插話?”這樣令家長頭疼的行為真的僅僅只是孩子調皮嗎?答案是——不。顯而易見,很有可能你的孩子生病了。

我不是熊孩子,我是多動症患者

罪魁禍首就是多動症!多動症對於很多人來說其實並不陌生,相反這個詞的普及率非常高,高到它在大眾眼裡不是一個病症,而是一種形容詞,同時還貼上了熊孩子的標籤。大眾對它並沒有真正的瞭解所以也沒有意識到多動症的危害,這讓很多家長都掉以輕心,誤認為孩子只是單純的調皮或者精力旺盛好動,耽誤了很多需要治療的孩子。

我不是熊孩子,我是多動症患者

多動並不等於多動症

,多動症是一種實實在在的大腦疾病,不是孩子不聽話或者淘氣。多動症帶來的後果遠比我們普通人想象的嚴重,很多家長認為孩子多動調皮,長大懂事就好了,然而事實上大部分多動症會持續到成年。

有70%的孩子症狀會持續到青春期,30%~50%會持續到成年期。

我不是熊孩子,我是多動症患者

多動症學名叫“注意缺陷多動障礙”英文簡稱ADHD(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是一種發病與兒童時期,以與年齡水平不相稱的注意缺陷、行為多動和情緒衝動為主要表現的神經發育障礙,也是兒童與青少年中最常見的神經發育障礙之一。目前ADHD的發病率為3%~5%,在我國約有2000萬的兒童深受困擾,然而目前我們國家能夠接受正規治療的ADHD孩子不足10%。這樣來看提高家長意識讓有此困擾的孩子儘早開始干預非常重要。

我不是熊孩子,我是多動症患者

那麼多動症有哪些表現呢?

一方面注意力情況:上課老是不集中、寫作業拖拉、做題馬虎、丟三落四、心不在焉、東張西望、寫字漏筆畫、讀書漏字換字、學習成績不佳;另一方面多動衝動:不守紀律、精力旺盛、小動作多、特別淘氣、安靜不下來、破壞東西、膽子大、打架、衝動、情緒失控;看到這裡不少家長開始對號入座了,是不是不少孩子的日常表現都是這樣的?所以很多家長並不會把這些行為與病症聯絡在一起,所以多動症的孩子得到確診與治療的機率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