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無法接受孩子是普通人”。魯迅先生說:父母對孩子應該解放

無法接受那個變得普通的孩子

“我無法接受我的孩子是個普通人。”朋友發來連結,一位一直在努力自我成長的媽媽,在心理成長社群分享自己育兒期間所經歷的淚與罪……

直到她接受了這痛苦背後的真相之後,生活才豁然開朗。

“我無法接受孩子是普通人”。魯迅先生說:父母對孩子應該解放

自孩子初長成,開始了想要自我作主的日子,比如高考的志願、未來的理想職業規劃、戀愛標準,等等,在這幾個她認為是孩子人生非常重要的階段中,孩子的選擇都不盡她意。

所以,她都逐一經歷了高壓、近乎窒息的過程。

因為她一度難以接受,那個獨立之後的孩子,思想居然變得(她認為地)那麼“普通”和“沒有追求

於是,隨著這位媽媽期望的受挫,與孩子的碰撞變得越來越多,而自己內心的焦急和乏力感也越來越重。

但她始終堅信自己是正確的,並仍繼續堅持說服和阻止孩子。

直到有一次溝通再次失控,孩子奪門而出後,她也徹底崩潰了。

號啕著向她老公吶喊:

我真的無法接受我的孩子是普通的!明明感覺他再蹦一蹦就可以達到我的要求,為什麼他不願意做?明明他小時候那麼的聰明……我多希望他能一直優秀下去啊。

也許是時機到了,她的老公也不再只是簡單地說著幾句安慰的話,而是直言:

我們都在世上短短几十年,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活法,不要把我們自己的想法強加到兒子身上,你認為你是對的,他認為他是對的,其實本就沒有對錯 。所以,你又為何非要堅持糾正他?為何你不能接受那就是他自己真實的情感和想法呢?

幾句話,砸得她五雷轟頂,她癱坐在地上,眼淚再次止不住地往外狂奔……

她已經意識到了她再也無法忽視和逃避孩子的獨立了,無論她再怎麼不想接受,但事實確實如此。妨礙具有獨立意識的孩子的一切決定,就是他們母子間產生問題的根源。

“我無法接受孩子是普通人”。魯迅先生說:父母對孩子應該解放

家長對自己“普通”的厭惡

哭了好一會兒後,慌亂的她慢慢恢復平靜。她陷入了回憶,想起自己的小時候。

那時的她也很優秀,可惜後來長大後不知怎地成了很“普通”的人,嫁給了普通的男人,做著普通的工作,過著普通的生活。

但其實自己的內心一直都有不甘的,後來甚至有意識地逃避承認這件事,直到試圖透過孩子“翻盤”又得以顯露。

孩子從出生到成人,他其實早已從小嬰兒蛻變為一個獨立的人,而做母親的卻還把他當成自己身上的一部分,沒有脫離他,沒有把他當成一個獨立的個體來看待,導致後來,也不知不覺在把他當成自己並轉移了不甘和期望。

想到這,她笑了。

這刻她算徹底明白了,

與其說是自己接受不了孩子的普通,其實不過是自己接受不了自己的普通(生活和整個人生)。而推逼著孩子試圖與命抗衡,是她為人父母階段性的迷失,是自私、懦弱,也帶著點“卑鄙”的色彩。

收拾自己的心情後,她決定重新審視自己和兒子的一切,並決定要做到“讓孩子無悔地為自己的人生做主”。

此後,當兒子再告訴她關於他選專業、談女朋友、去哪玩、投資買股票、選工作,等等,她都和他說:“只要是你自己想好的,最壞的結果也想好了,並且確定自己能為自己的選擇負責就可以了,我就都會支援你。”

最後,兒子和她成了很聊得來的朋友,也順利找到了自己深愛的人,並有著一份自己熱愛的工作,小家三口人也常回去陪伴著她共享天倫。

一份注滿“血與淚”的人為挽回的美好。

“我無法接受孩子是普通人”。魯迅先生說:父母對孩子應該解放

共同成長

我們總以為只有孩子才是需要成長的,其實,家長更需要伴隨著孩子的成長而成長。

就像蔡明老師所說,我們不僅要學會做10歲孩子的爸媽,還有11歲、12歲、13歲……

每個年歲,我們都需要向自己的孩子發出一份共同成長的邀請,讓孩子和自己明白,我們彼此首先是個普通人,然後才是家長和子女,在彼此相伴的路上,都是同一起跑線。

魯迅先生在《我們怎樣做父親》裡也說過:“父母對於子女,應該健全的產生,盡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

所謂解放,應是建立在尊重之上。尊重,意在遵從孩子的意願,不枉做批判性評價和阻止。

比如:“你這樣不對”,“你考慮得不周全”,“你不該這樣”,“你肯定會後悔的”等等的評價

我們常見的中國家長,在面對孩子去承認並修正自己的錯誤是極困難的(承認孩子是對的也是艱難的)。

對於自身不怎麼擅長的、不在自己能力範圍的時刻,很多家長也都是羞愧和怯懦的避開,無法和孩子正向的面對這些有“缺陷”和“不足”的自己。

而隨著孩子的主見突顯,家長還會害怕自己在孩子的面前變得不再莊嚴、雄偉和可靠。

最後,

會為了驅趕這種不安感、失控感,偽裝得很厲害的樣子,用強制的方式去控制和圈住孩子,也試圖藉此控制家庭,讓自己都處於一個相對穩定的模式中。

但,事實告訴我們,這些做法大多時候都需要付出沉重且悲痛的代價。

而如同我們任何人的小時候,作為子女,我們都很在乎也很需要家長的尊重和聆聽。

只有有了這兩個基礎要素,彼此在通往未來的路上才算有了安全的保障和廣闊的天地。

而那個被賜予“健全的產生,盡力的教育,完全的解放”的孩子也註定不會普通,因為自由而有倚靠的靈魂自產力量!

共鳴而不共生,協同而不求同。——不易

“我無法接受孩子是普通人”。魯迅先生說:父母對孩子應該解放

(如果你喜歡文章,歡迎長“贊”3秒,點贊、關注、收藏、分享。)

最後馨語:

愛應該建立在有效的溝通和用心的尊重之上,只有讓愛“橫行”,幸福才會長臨。

人生無常,素來不易;

有你有我,不離不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