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家孩子對學習三分鐘熱度?懲罰或獎勵都無效?問題出在這

獎也獎了,罰也罰過,為什麼孩子對待學習還是三分鐘熱度沒長進呢?聰聰將從

學習動機理論

的角度出發,幫你答疑並給出解法。

你家孩子對學習三分鐘熱度?懲罰或獎勵都無效?問題出在這

PS:聰聰來自

英荔教育,我們專注人工智慧創造力教育,致力「用可理解的材料打造最好玩的 AI 教學空間」,「讓孩子在 AI 時代獨立思考、自信表達、自由創造」

你家孩子對學習三分鐘熱度?懲罰或獎勵都無效?問題出在這

「獎勵」也是逼迫?

也許你會說,我沒有逼孩子學習啊?我是用獎勵的方式鼓勵他學習!然而獎勵真的會一直有效嗎?斯坦福和密西根大學的兩個心理學家曾做了一個著名的「畫畫實驗」,證明

「可預期的物質獎勵」確實會破壞孩子對事物發自內心的喜愛

——

心理學家找來一群喜歡畫畫的孩子,隨機分成兩組:

有獎勵組 :

讓孩子們開始畫畫之前,先告訴他們,畫畫之後會得到一個漂亮的獎章。當孩子們畫完了,每人都得到了獎章。

沒獎勵組 :

讓孩讓孩子們直接開始畫畫。之前不提獎勵,之後也沒有獎勵,就是隨便讓孩子自發去畫畫。

實驗完成後,在接下來的幾天之中,在孩子的幼兒園自由玩耍時間,實驗者偷偷觀察,並記錄下孩子們選擇畫畫的機率。發現:

有獎勵組:

8。6% 的情況下選擇畫畫;

沒獎勵組:

16。7% 的情況下選擇畫畫。

實驗證明,實質性的獎勵反而讓孩子的積極性減半,本來熱愛畫畫的孩子,由於曾經得到過獎勵,反而不那麼愛畫畫了!或許在孩子看來,

「獎勵」也是大人逼迫的方式,只不過裹了一層糖衣

你家孩子對學習三分鐘熱度?懲罰或獎勵都無效?問題出在這

內驅力,幫助孩子贏在最後

對於孩子來說,家長或老師的懲罰、獎勵都屬於外部驅動力,孩子的行為很容易隨外部因素的改變而改變。怎麼讓孩子贏到最後?答案是幫助孩子激發源源不斷的內驅力。

什麼是內驅力?瑞士著名哲學家、分析心理學的創始人榮格認為,

「內驅力是在需要的基礎上產生的一種內部喚醒狀態或緊張狀態,表現為推動有機體活動以達到滿足需要的內部動力。」

有了內驅力,無論有沒有外在獎勵或誘惑,個體都能保持高度的熱情並積極投入到自己要做的事情中,且不會輕言放棄。

埃隆·馬斯克作為國際上享受盛名的傳奇企業家,他認為是內驅力驅使他取得現今舉目成就的關鍵,而世界上最可怕的事情是孩子沒有「內驅力」。馬斯克曾表示,

只要有足夠的內驅力,普通的孩子也可以取得非凡成就

你家孩子對學習三分鐘熱度?懲罰或獎勵都無效?問題出在這

怎麼激發孩子的內驅力?

美國心理學家德西(Deci)和瑞恩(Ryan)提出的自我決定理論(self-determination theory,簡稱 SDT)這一學習動機理論為內驅力的激發打下了牢固根基。該理論指出,學習動機的能量和性質,取決於

能力需要(Competence)、關係需要(Belonginess)、自主需要(Autonomy)

這三種心理需要的滿足程度。當這三個基本心理需要都得到滿足的時候,內驅力就會非常強勁,推動人不斷向前。

1、能力需要:

指在個人與社會環境的互動作用中,感到自己是有效的,有機會去鍛鍊和表現自己的才能。換位思考一下,當你做某件事時,一直能得到正面的反饋,你就會更有動力繼續下去。孩子的學習也是同理,家長或老師不能圖省事地去給予片面的物質獎勵,而應該引導孩子發現自己的能力和優勢,幫他獲得勝任感,來產生內驅力。

你家孩子對學習三分鐘熱度?懲罰或獎勵都無效?問題出在這

2、關係需要:

指感覺到關心他人並被他人關心,有一種從屬於其他個體和團體的安全感,與別人建立起安全和愉快的人際關係。在學習和生活中,有良好的情感聯結,更利於激發孩子的內驅力。在英荔創造樂園舒適、親切的環境中,教練不是立於三尺講臺的嚴師,而是孩子們學習人工智慧知識、提升科學素養的引導者,讓孩子感受到最大程度的尊重和支援,以激發主動學習的內驅力。

你家孩子對學習三分鐘熱度?懲罰或獎勵都無效?問題出在這

英荔創造樂園少年矽谷第二期——燈光秀學習

3、自主需要:

指個體能感知到自己做出的行為是出於自己的意願的,即個體的行為應該是自願的且能夠自我調控的。為什麼自主感這麼重要?因為在自主感被嚴重剝奪的情況下,即使是孩子喜歡的遊戲,他也會對其產生厭煩心理。例如規定孩子必須玩某個遊戲多長時間、家長在一旁指手畫腳、沒打倒BOSS就要承擔後果等。到時不用你幫他戒遊戲癮,他已聞風而逃。

你家孩子對學習三分鐘熱度?懲罰或獎勵都無效?問題出在這

我們聽慣了「不要輸在起跑線上」的論調。但聰聰認為,人生是一場單向的由父母和子女並肩作戰的馬拉松比賽,贏在起點固然好,但更重要的是堅持到最後。學霸也不是逼出來的,你可以逼迫孩子的身體去學習,但不能逼迫他的腦袋認真學習。內驅力才能讓孩子主動熱愛學習,才有可能在學霸之路上持續前進,贏到最後。

Credit to 陳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