妻子要完成家務再住院分娩:“完美孕婦”不過是男性視角下的謠傳

大家好,我是一生。You only live once,關注我,聊聊難以言說的情感,讓情更長。

今天,一則新聞引發網友熱議:韓國首爾懷孕分娩資訊中心釋出孕婦指南,該指南對孕婦如何備產做出詳細指導,但其指導內容並非針對孕婦本人,而且要求孕婦為家人做好準備,“以免家人感到不便”。

指南中這樣寫道:

檢查生活必需品的餘量,以免家人感到不便。

準備好小菜,以便對家務生疏的丈夫能夠快速上手。

建議孕媽按時做家務,對體重管理有好處。

建議孕婦在顯眼的牆上掛上自己想穿的小一碼的衣服,以此來督促自己不要多吃。

指南中的每一句話,都在強調女人在家庭中的義務。

在家庭這個領域裡,女人幾乎不可遏制地被劃上了等號。

一直以來,女人都應該上得廳堂下得廚房,包攬家中所有家務;一直以來,女人都應該相夫教子,舉案齊眉,保持賢妻良母的形象;一直以來,女人都應該夫唱婦隨,雄唱雌和,追隨丈夫的腳步。

但是,一直是這樣,就是對的嗎?

妻子要完成家務再住院分娩:“完美孕婦”不過是男性視角下的謠傳

01

如果一個女人即使已經懷孕、即將分娩,都不能得到家人精心的照料,還反過來被要求照顧家人,這是多大的諷刺啊。

這則新聞釋出後,許多網友批評指南中的言論“令人感到痛苦和可怕。”

是啊,女人是為了照顧家庭,照顧丈夫和孩子才結婚的嗎?當然不是。

家庭中女人,被過分地強調了性別,以至於韓國首爾懷孕分娩中心會認為連即將臨產的孕婦都要按時完成家務後才能住院分娩。然而,

無論男人還是女人,首先TA是一個人,作為一個人,就毫無疑義地會有自我實現的需要。有的女人會把賢妻良母、相夫教子作為自己的人生追求,但是決不能要求每個女人都在結婚後變成賢良淑德的全職太太。

即使對一個毫無生育經驗的人來說,即將生產的孕婦容易噁心乏力、身體沉重不便,都早就是基本常識。作為一份懷孕分娩資訊中心釋出的孕前指南,沒有考慮到孕婦的實際身體情況,是讓人非常不能理解的。

這份指南理所應當地認為丈夫不需要做任何家務,也不需要承擔照顧妻子的責任,可以安然接受妻子所有的付出。可丈夫結婚後沒有承擔責任的勇氣,為什麼還要生孩子呢?

妻子要完成家務再住院分娩:“完美孕婦”不過是男性視角下的謠傳

02

看到這個的新聞不免讓人心寒,雖然新聞的事發地在遙遠的韓國,但也引發了我們的思考:

作為女人,結婚後我們應該如何自處?

一生想說的是:

女性的價值,不在於男性或他人的認同,而在於我們自己的理解和表達。

女人,你不必在意外界的評價和看法,你可以想說就說,想做就做,這是你的權利。只有當你自己認可了自己,你才是你;只有當你自己認可了自己,你才會被看見,才會被認可。

在孕婦指南中“建議孕婦在顯眼的牆上掛上自己想穿的小一碼的衣服,以此來督促自己不要多吃。”其實就隱藏著對女性外貌的評價——女人要瘦,孕婦也要。

前段時間鋼琴家朗朗的妻子吉娜,就因懷孕6個月依然身材苗條上了熱搜。在說起妻子的細腰時。郎朗有些抑制不住的驕傲:“她的腰幾乎沒什麼變化。”

但網友們並不認同,

“宣傳導向只宣揚這種是美的忽略懷孕的辛苦,對全體女性而言沒有好處。”

這樣的言論只會引發孕婦的外貌焦慮。吉娜只是萬千孕婦中少之又少的個例,個例不能代表整體,不具有普遍性。

妻子要完成家務再住院分娩:“完美孕婦”不過是男性視角下的謠傳

03

在“懷孕指南”這類事件背後,值得我們警惕的是,在以男性為主導的性別結構之下,“家庭”並不只是我們表面看到的幸福樂園,稍有不慎,也可能成為女性精神壓力的根源。

在中國的環境下,除了少數較有經濟能力的家庭能聘請家政工,把家務勞動分攤出去,大部分的家庭其實還是由女人負責,即使妻子不能完成全部的家務勞動,也會讓自己的媽媽或者婆婆代勞,這就導致了女性持續做著看似低效的家庭工作,卻又無法放手不管的惡性迴圈。

日本女性主義學者上野千鶴子在《父權制與資本主義》一書中提到,

父權制的物質基礎是“男性對女性勞動力的統治”。

要求孕婦孕期“按時完成家務”,正是印證了上野千鶴子的觀點。許多妻子面對繁重的家務工作並非出於自願選擇,而是在家庭和愛情取捨後的無奈之舉。

女人失去了選擇的權利,便失去了平等與尊重,那麼家庭責任對女人的精神壓力必然會以愛之名存在、繼續並且合理化。

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更應該倡導家務勞動的公共分工,讓家庭成員學習如何做家務,承擔更多家庭責任,而不是苛求妻子的女人不顧一切地去完成所有的家務勞動。

比起鼓吹“自律”、“賢惠”,女人更需要的,是給她們充分的關懷、理解和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