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天高效練琴1小時比每天3小時泛泛的彈更有效果

琴友們都知道,想學好鋼琴離不開長期的練習,在漫漫的學琴之路上,除了老師,父母常常是孩子的重要“陪練”夥伴。

在陪練過程中,不少家長認為只要強制孩子在短期內花時間去練,孩子就能更早成才。事實上,比起每天逼著孩子練n個小時,不如引導孩子認真練琴1小時,練琴不在於多而在於精,

每天集中注意力練琴1小時堅持10年比每天3小時泛泛的學3年更有效果。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對於剛接觸鋼琴的孩子們來說,高強度的練琴很容易把他們最初的興趣耗光,而循序漸進的練法則更適合他們,在勞逸結合的同時可以讓他們保持對興趣的熱愛。

每天高效練琴1小時比每天3小時泛泛的彈更有效果

量變是質變的前提與條件,想要讓孩子自覺地堅持練琴,家長需要正確的方法,畢竟,長期的堅持比短期的努力更重要。具體應該怎麼做,不妨看看以下幾點。

1

每天高效練琴1小時比每天3小時泛泛的彈更有效果

家長需要合理規定孩子每天的練琴時間

首先,對於年齡較小的琴童來說,練琴的時間不是隻要多多益善就一定能發生奇蹟,家長需要認識到這個事實。正如前文提及,學琴的孩子們由於年齡尚小,其注意力沒辦法集中太長時間。因此家長想讓孩子保持學習的連續性,每天的練琴時間一定要科學合理。

家長可以把孩子的練琴時間分散安排,如每次20-30分鐘,之後逐步增加次數,這樣孩子的注意力易集中,也有助於鞏固練習。

青年鋼琴家韓珊珊,3歲半開始學琴,11歲拿到了鋼琴十級,之後考入中央音樂學院,期間又去了英國皇家音樂學院深造。

每天高效練琴1小時比每天3小時泛泛的彈更有效果

作為中央音樂學院第一個考入英國皇家音樂學院作曲系的“女學霸”,她認為:

初學鋼琴的孩子不適宜花費過多時間練琴,每天堅持高效練習20-30分鐘左右,等基礎紮實後,再慢慢增加練琴次數即可。相對於大量的練習時間,效率顯得更為重要,這樣的時間安排更容易被孩子接受,時間一長興趣就被慢慢培養出來了

因此,對於初學者,家長可以考慮“

少時、多次

”的練琴方法。

2

每天高效練琴1小時比每天3小時泛泛的彈更有效果

不提倡家長透過單純的物質獎勵來鼓勵孩子練琴

孩子練琴不用心,是很多琴童父母的困擾,為了讓孩子“心甘情願”的練琴,有些家長喜歡用物質獎勵作為條件,鼓勵孩子練琴。事實上,這樣的做法短期內可能很有效果,但是時間一長,很可能效果會變差,甚至產生反效果。

心理學家雷珀,曾經透過實驗測試“獎勵效果”是否對孩子真正有效。實驗中,他選了一些喜歡繪畫的孩子,將他們分為兩組,對第一組的孩子們說:“如果你們畫得好,老師就給你們獎品”,然後對第二組的孩子們說:“很想看看你們的畫,我喜歡你們畫畫。”

每天高效練琴1小時比每天3小時泛泛的彈更有效果

結果自然不同,第一組的孩子得到了老師的獎品,而第二組的孩子得到了老師認真的點評。三個星期以後,雷珀發現,第一組的孩子繪畫興趣明顯降低,而第二組的孩子仍和以前一樣喜歡繪畫。

透過這則直觀的實驗結果,琴童家長可以發現:

想讓孩子長期堅持練琴,家長可以考慮耐心的激發他們內部力量,比起單純的物質獎勵,孩子更需要的家長語言上、行動上的認可,只有這樣才能讓孩子把被動練琴變成主動練琴

3

每天高效練琴1小時比每天3小時泛泛的彈更有效果

家長在陪練期間切莫半途而廢

練琴之路對於孩子而言比較辛苦,但對於家長而言同樣不易。俗話說,“每一位偉大的鋼琴家背後都有一位耐心的家長。”

的確,家長在陪練琴的過程中,不僅要監督孩子的練琴效果,還要時刻講究方法對策,在孩子堅持不下去的時候給予及時的疏導……種種現象表明,家長陪練之路同樣辛苦,而這就需要家長和孩子一樣勇於堅持。

清華大學藝術教育中心的主任趙洪曾在節目中表示:“

要想讓孩子堅持下來,學到一門技藝,首先家長要堅持。如果一旦學些什麼都淺嘗輒止、半途而廢,他將來一生可能什麼都可以放棄

。”

每天高效練琴1小時比每天3小時泛泛的彈更有效果

所以,家長在陪練期間千萬不能半途而廢,家長放棄了,孩子就意味著失去了背後的支撐,要想堅持常年的練習就更難了。反而,家長的長期堅持,終會讓孩子有所收穫,也終將得到孩子的理解與感恩。

搖滾歌手汪峰,也是一個從小每天堅持練琴四小時的乖孩子,小的時候他覺得父母剝奪了他的童年樂趣,但長大以後他懂得,正是因為父母當年的堅持,為他成為一名優秀的搖滾歌手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同樣,素有“別人家的孩子”之稱的徐逸言,在媽媽的陪伴下,她變成了別人眼裡的天賦少女。事實上,徐逸言小時候也不愛練琴,有時候連20分鐘都坐不住,但是她的媽媽一直陪伴著她,陪著她一起學,一起堅持。最終她在六年級時,被中國音樂學院附中錄取了。對於她來說,媽媽堅持不懈的陪伴是她成功的重要因素。

總而言之,關於練琴這件事,需要家長和孩子共同努力,這條路上沒有捷徑,只有長期堅持,才能達到理想目標。故此,長期的堅持比短期的努力更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