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讓孩子跳出學習的“瓶頸”區?瞭解蛻皮效應,讓孩子破繭成蝶

莎莎剛上初中,開始了學鋼琴。莎莎身邊不乏一些從小學鋼琴的同學,她們都彈得很好。莎莎一開始還是很有動力,每天回家都練琴。她覺得憑藉自己的努力,一定可以彈得跟她們一樣好,何況她也很喜歡聽鋼琴的聲音。莎莎的音樂老師彈得特別好,莎莎經常在老師琴房邊上偷偷地聽老師練琴。

如何讓孩子跳出學習的“瓶頸”區?瞭解蛻皮效應,讓孩子破繭成蝶

有一天,莎莎路過琴房的時候,發現門開著,但是音樂老師不在。她就進了琴房,摸了一下琴,忍不住彈起自己最近學的練習曲。她彈得正開心的時候,音樂老師進來了。音樂老師當時就訓斥了莎莎:“你彈的是什麼東西,趕快下來,別碰琴房的琴。”這一幕被音樂老師身後莎莎的幾個同學看見了,他們頓時也笑了起來。莎莎感覺到了大家的嘲笑,垂頭喪氣地離開了琴房。自那天之後,莎莎每次練琴的時候,耳邊都會響起訓斥聲和嘲笑聲,然後就會彈得很糟糕。

如何讓孩子跳出學習的“瓶頸”區?瞭解蛻皮效應,讓孩子破繭成蝶

媽媽發現了莎莎對練琴的抗拒態度,就問莎莎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莎莎其實是個很懂事的孩子,她告訴了媽媽事情的原委,然後說:“我覺得他們做得不對,我也不怪他們,畢竟練琴是我自己的事情,但是我控制不住自己不去想。”媽媽讓莎莎停下來,並說:“畢竟你彈琴應該是快樂的事,如果它沒辦法給你帶來快樂,那我們就先不要彈。”

如何讓孩子跳出學習的“瓶頸”區?瞭解蛻皮效應,讓孩子破繭成蝶

接下來的幾個月,她們斷斷續續聽了很多中外演奏家的演出光碟,也看了很多輕鬆的演唱會影片,還一起學了一些國外名校講作曲的網路課程。莎莎重新恢復了彈琴的慾望,也慢慢地跨過了這道坎兒。

對於莎莎的傷口,媽媽的做法就是儘量不去碰它,讓它自己慢慢癒合。越揭傷疤,傷疤就越難長好,如果不停地讓莎莎回憶起這件事,那麼,莎莎以後就不再願意彈琴了。把它放一放,等到重拾興趣的那一天,傷口也就會癒合。

心理學定律

蛻皮效應指的是,每個人都有自己現階段的侷限。如果想跨越自己目前的成就,就需要像蝴蝶蛻皮一樣,勇敢地挑戰自我,跳出自己的安全區。這個效應是由美國作家迪斯提出的。

如何讓孩子跳出學習的“瓶頸”區?瞭解蛻皮效應,讓孩子破繭成蝶

有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已經到了“瓶頸”期,為了跨出“瓶頸”期,不僅需要意志上的堅持,還需要對過去的自己進行否定。創傷不可怕,當一個人摒棄自己身上不需要的部分時,就會迎來一個全新的自己。

毛毛蟲在化繭成蝶時,如果人為地幫助它們蛻皮,它們變成蝴蝶之後,翅膀就會不夠強壯而無法飛翔,只會更容易死亡。孩子在成長中也會面臨類似階段,過程很痛苦,但是隻要走出來,就會為他的將來打下良好的基礎。父母常常會因為心疼孩子,而忍不住讓孩子避免經受痛苦,殊不知,這樣做反而會讓孩子在將來面對更大的挫折。

愛迪生的實驗

科學家愛迪生在研究電燈的時候,遇到的挫折是常人難以想象的。他試驗了很多材料用於尋找燈絲,但都失敗了。要麼電燈的壽命太短,要麼脆性太大無法裝進燈泡,要麼就是材料太貴,無法大量生產。

如何讓孩子跳出學習的“瓶頸”區?瞭解蛻皮效應,讓孩子破繭成蝶

半年後,社會上的輿論都對他失去了信心。紐約的一家報紙甚至把愛迪生稱為“感情衝動的傢伙”,並且說電學家們都認為愛迪生的路走錯了。英國皇家郵政部的電機工程師在公開演講中也質疑愛迪生,說他只是沉溺於幻想,在做一些不可能實現的事情。幾次、十幾次的失敗或許還可以接受,但是愛迪生試驗了幾百甚至上千次,都沒有找到適合的材料。每天在做同一種事情,卻一次又一次看不到曙光。在諸多壓力下,愛迪生仍然堅持自己的實驗。漸漸地,很多科學家也開始認為愛迪生想入非非,覺得用電的燈泡壽命不可能超過20分鐘。但是一年後,愛迪生終於找到了能持續照明45小時的材料。

愛迪生實現了自己的突破,讓世人記住了他,更重要的是,他也實現了人類的突破,讓人類真正進入了電氣時代。這種成功像是突如其來,但也是一種必然。如果沒有之前不停地試錯和堅持,愛迪生是無法取得最終的成功的。

教子方法

痛苦是人生必經的過程。只有順境的人生是不存在的,每個人都有需要獨自面對的困難。如果孩子凡事依賴父母,遇到困難就只會用謊言來欺騙自己,他就沒辦法成長。父母在面對孩子的困難時,需要正確判斷孩子面臨的困難是哪種型別,再決定孩子是否真的需要自己的幫助。

如何讓孩子跳出學習的“瓶頸”區?瞭解蛻皮效應,讓孩子破繭成蝶

1。父母要意識到孩子的成長是有反覆性的

在學習上,孩子對於一些技能的習得是有反覆性的,今天可能看上去學會了,但是第二天可能又做不好,再過幾天又突然重新學會。父母這時可能會認為孩子學東西慢,但這是在每個孩子身上都會出現的現象,很多東西的學習都會經歷這樣一個“瓶頸”期,父母無須太過擔心。

2。在必要的時候要學會放手

孩子做事吃力的時候,父母總會忍不住想要幫忙。比如,孩子學腳踏車的時候,如果父母怕摔,在後面一直扶著,孩子就永遠學不會。如果游泳的時候,父母一直給孩子套救生圈,孩子就永遠不敢取下救生圈下水。在必要的時候,父母要學會放手,並且要控制自己的情緒,控制自己的焦慮,預留空間讓孩子專注地處理自己的問題。

如何讓孩子跳出學習的“瓶頸”區?瞭解蛻皮效應,讓孩子破繭成蝶

3。以成功案例激勵孩子

成功的案例對孩子的幫助非常大。小時候,孩子喜歡聽什麼樣的故事,將來就可能變成什麼樣的人。孩子如果看輕鬆愉快的電影和書籍,就容易養成樂觀的心境。孩子多接觸克服困難的電影和書籍,就容易模仿,擁有堅強的意志。

4。教會孩子正確認識現狀

孩子面臨困難的時候,會把負面的情緒投射到自己做的所有事情上。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考場上做數學題,一道題怎麼都做不出來,孩子就會煩躁,可能會把試卷後面的題目都放棄。其實,困難只在這道題上,後面的題很可能跟這道題沒什麼關係,拋開這道題,繼續做後面的題目,將是更好的選擇。做其他事情也一樣,如果一件事做不好,與其他事情的關係並不大。其他事情是獨立的,仍然有做好的可能。如果父母能教會孩子認識到這一點,當孩子面臨困難時,心態將會變得更加平穩。

即使置身順境,父母也要為孩子面臨困難做準備。不僅要學會教孩子專注於所做的事情,控制情緒,必要的時候還要教會孩子準確認知自己和世界。這並不是一勞永逸的,而是需要父母付出更多心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