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麼回答孩子的為什麼?關於為什麼,你扛得住多少個?

怎麼回答孩子的為什麼?關於為什麼,你扛得住多少個?

面對孩子的問題,我們很多時候都會脫口而出,給出一個答案。

但,我們給的答案,真的回答了孩子的問題嗎?難道不是給孩子再添加了一個“為什麼”?

為什麼這麼說?

看看下面孩子對爸爸的疑問:

“爸爸,為什麼我的同學要偷我的筆?”

你作為家長,你會怎麼回答?

先不討論怎麼回答,我們先分析孩子提出的問題。裡面有兩個人物,一個動作和一件物品。

我相信,你的答案離不開上面的幾個元素。

“是不是你和同學鬧矛盾了”

“偷東西是不對的,你有沒有找同學要回來”

“可能是你的筆太酷了”

看,不管你從哪個角度來回應孩子的問題,你都先入為主地把孩子提的問題轉化在你所關注的點上,換句話說,你給出的答案,也許只是回答你了自己的問題。還有可能,你的回答變成一個引子,引發孩子的追問,追問到最後,已經與原來的問題毫無相干了。

按照這種回答方式,最終的結果無外乎以下4種:

1、 孩子心滿意足,你也獲得一定的成就感

2、 你與孩子一起找到答案,皆大歡喜

3、 孩子被你說蒙了,只要敷衍明白了,你也滿頭大汗,總算解決了;

4、 孩子被你打斷了,因為用“就是這樣”地結束了對話。

01 面對孩子的問題,可以怎麼回答

我們不糾結與你是怎麼回答的,嘗試探究一下,可以怎樣回答,讓孩子的問題符合他的預期。

首先,要分清,孩子問你為什麼,到底是想從你這裡找到答案呢,還是隻是想找一個可靠的人作為傾聽者,傾聽他的傾訴。

相信你也遇到一些朋友,總是會問“為什麼總要我背黑鍋”“為什麼她不愛我”“為什麼這麼倒黴”

聽,這些“為什麼”,難道你朋友心裡沒數?他難道是想你來回答他?並不是,他只是想要一位傾聽者,你安安靜靜地聽著就好了,不時地點個頭,吱一聲,就是最好的迴應了。

如果孩子是想從你這裡獲得答案,複述一遍孩子的問題,是一個很好的及時迴應。

在複述的時候,尾音稍微升高,表情略帶驚訝,然後用好奇的目光看著孩子,然後就不說話,引導孩子再說一遍問題。

這時候,你會發現,孩子再提問的問題和之前的稍微不一樣了;也許問題是一樣的,但是孩子會新增一些說明了。

透過這樣的方式,瞭解孩子問題背後的真正問題。這樣,你給出的答案也許離孩子的期待,會更切合。別一聽到孩子的的提問,立刻給出你心中的答案。

02 你給的答案真的是答案嗎?

還有一種情況,會另父母痛不欲生的提問。

是的,作為父親的你,肯定經歷過被孩子不停地追問為什麼,這也是我們最怕的,往往孩子在問道第三個為什麼的時候,問題就“超綱”了,

作為父母的你也會倒吸一口涼氣,在內心詢問自己“嘶,是為什麼呢?”

這種情況又是怎麼出現的呢?

因為,你給孩子的答案只是一個概念,並不是真正的答案。

聽聽下面的對話。

孩子:爸爸,為什麼人會生病啊?

爸爸:因為有病毒破壞你的身體啊。

孩子:什麼是病毒?

爸爸:病毒就是一種細菌啊。

孩子:細菌有是什麼啊?

爸爸:細菌就是一種·········

當提問和回答來到這裡的時候,如果你沒有一個博士學位,都很難進行下去了。不過你願意和孩子一起尋找問題答案的話,還可以透過網路,圖書館等方式和孩子一起去探究。

發現沒?

問題從生病探索到細菌,再深入的話,我估計會一直探索到宇宙的起源。

為什麼會這樣呢?

因為你給的答案都是一個概念,然後你又用另一個概念來回答之前的概念。

概念是什麼?

概念是對客觀事物最基本特徵的抽象性和概括性的表述形式。

我說這個概念的目的,並不是說要讓你弄清楚所有概念,這不科學,也不可能。

我只是想讓你知道,孩子不聽地追問你為什麼,是因為他真的不知道,當然你也不知道。所以,下次孩子再不聽地追問時,請別覺得煩,覺得孩子跟你抬槓,真不知道的時候,請溫柔又不失禮貌地告訴孩子,你不知道。

因為我們都活在一個認為概念就是答案的環境裡,當別人問你為什麼,你丟擲一個概念,然後大家好像就心照不宣那樣,聽得人懂了,你也認為回答了。這種情況,基本出現在成人的世界裡,在有孩子存在對話中,概念就真的只是一個概念。

03 面對孩子提問的三類問題,該怎麼回答?

說了那麼多,那到底怎麼回答孩子的為什麼呢?

前面說了一個方法,重複孩子的問題。這種方法適用於

瞭解問題的真實情況

,因為很多時候,孩子問的為什麼,只是描述了一個結果的畫面,例如:“爸爸,今天放學路上,有個哥哥罵我,他為什麼要罵我啊?”類似這種。

如果是

知識類的問題

,例如:“為什麼會生病”“為什麼會下雨”“為甚我們不會飛”這樣的問題,我建議家長首先讚揚孩子的觀察力,利用你有限的知識先做回答,如果問題逐漸深入到你無法回答的時候,那和孩子一起做科普吧,相信我,這個過程,不僅你自己的知識增長了,還可以增進親子間的關係,當然還滿足了孩子的好奇心,引領孩子學會解決問題的方法,一舉多得。

如果是

技能類的問題

,例如:“為什麼別人看書那麼快”“為什麼別人記得住我記不住”“為什麼別人一聽就懂”。類似這樣的問題,我建議可以先肯定孩子的觀察,就是肯定孩子對別人的評價,然後再引導孩子對這些技能的好奇,再對孩子做出肯定,認為孩子也可以。可以這樣回答“哇,XXX這麼厲害啊,看來你也想要他那樣的‘超能力’,不用羨慕,你也可以的,這些都是可以透過訓練獲得”

關於這些技能如何習得?這就是另外一個話題了,我的建議是父母可以去了解,特別是學會學習的能力,不管是對孩子,還是對自己,都有很大的用處。

以上三種類型的疑問,有一個共通點,就是需要父母有耐心,懂得與孩子溝通。

我是遇見過不少父母,在面對孩子問為什麼的時候,都耐不住性子,然後回答一句“為什麼,為什麼,就是這樣的,哪有這麼多為什麼”。

回答孩子為什麼,首要的是父母的心態,然後才是怎麼回答。

上面三種方式,希望可以給你提供一點方向,育兒的過程,也是我們做父母的再次成長的過程,共勉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