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學之“三訣”

古之學問之大成者,皆有其讀書之要“訣”,略積一宴,以饗看官。

春秋時期,教育家孔子,曰讀書要有“三多”:多思、多問、多習。

意思就是要多思考,多詢問,多複習。

西漢文學家劉向,曰讀書有“三好學”:“少而好學,如日出之陽;壯而好學,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學,如炳燭之明”。

就是說:少年時期喜歡學習,就如同初升的太陽那麼鮮亮;中年時期喜歡讀書,如同中午的陽光那樣光芒四射;老年時期喜歡讀書,如同夜晚點燃後的蠟燭之光。

東漢末年的著名學者董遇,曰讀書要抓住“三餘”:“冬者歲之餘,夜者日之餘,雨者晴之餘”。

就是說:冬天沒什麼農活,這是一年之中的空餘時間;夜間天黑,不能出去活動,這是一天之中的空餘時間;雨天不能下地勞作,這也是可以利用的空餘時間。

宋代大儒朱熹,曰讀書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

這個比較好理解,“三到”之中,“心到”最為重要。做什麼事情,心既倒矣,眼、口豈有不到乎?

宋代文學家歐陽修讀書很用功,善於利用時間。他平生所作文章多在“三上”:“馬上、枕上、廁上”。

意思就是說:在騎馬行走的時候,在枕上臨睡之前,在上廁所解手的時候都忘不了讀書,構思寫作。

戲虐一下當今的“手機控”,是不是也有“三上”:“路上、枕上、廁上”。一字之差,大相徑庭。是古人多勤奮?還是今人已頹廢?

晚清名臣張之洞主張讀書要有“三貴”:“貴博、貴精、尤貴通”。

晚清名臣曾國藩也說,蓋士人讀書要有“三要”:“要有志、要有識、要有恆”。

意思就是說:有志則不甘為下流;有識則知學問無窮盡,不敢為偶得而自足;有恆者無不成之事,此三者缺一不可。

清末思想家、教育家梁啟超也說,讀書要有“三步”:“鳥瞰、解剖、會通”。

意思就是:“鳥瞰”,可以理解為泛讀;“解剖”,即重點剖析,抓住精髓;“會通”,即融會貫通,由內到外,由此及彼,將書全面徹底瞭解。

有了這麼多可以借鑑的,學習之妙法,我想你也會很快達到“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的境界。

如果喜歡,歡迎點贊、關注、收藏。精彩文章,後續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