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最好的自己,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

印度有一位崇拜聖雄甘地的孩子非常愛吃糖,他媽媽為了讓他戒掉糖,千里迢迢找到甘地,希望他能勸說自己的孩子。可是甘地卻說,你三個星期後再帶著他來吧。

三個星期後母子與甘地見面。甘地告訴孩子要少吃糖,孩子答應了。孩子的媽媽就問甘地,這麼簡單的一句話,為什麼上次不說,非要自己等三個星期。甘地說,我也很喜歡吃糖,我花三週時間讓自己戒掉糖,我才有勇氣跟他講。

回到我們自己對孩子的教育上,我們是否過度關注了孩子的教育問題,而忽視了自我成長?

我們是否過度苛求了孩子的優秀,而忽視了我們自己也不完美?

如果我們都不能接納和關愛自己,如何能給孩子無條件的接納和愛?

如果我們都沒有自己的生活和愛好,如何讓孩子有自己的理想和追求?

如果我們整天抱怨環境指責他人,如何讓孩子學會有擔當?

如果我們自己常常越界,如何讓孩子分清責任?

如果我們都不會恰當地表達自己的情緒,如何要求孩子文明表達?

如果我們管不住自己,如何要求孩子?

家庭教育不是對孩子的約束和懲罰,而是父母的自我管理。

做父母的,首先要負起的是對自己的責任,做最好的自己,就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對環境,少一些抱怨,多一些行動。不做我們怎麼知道一定沒用?再小的力量,也是一份力量。做,未必一定有我們期待的結果,但相比於結果,讓孩子看到我們有怎樣的價值觀以及人生態度更重要。一個人左右不了時代,但可以左右自己。改變自己,即是改變社會。

對孩子,少一些說教,多一些示範。孩子是透過父母做了什麼,而不是說了什麼來學習的。價值觀、人格品質、行為準則、修養禮貌、規則界限、習慣態度等,靠單純的教育和強制要求都無法完成。孩子只會被自己尊敬、信賴和愛戴的父母薰陶,透過模仿來吸收、內化成自己的一部分。所謂"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雖令不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