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長醒醒吧,你還想靠“打罵”讓孩子成才嗎?

雖然時代的發展已經日新月異,可是依然有不少家長在管教孩子方面還在延續著老一輩“棍棒底下出孝子”,“不打不成材“的老舊育兒觀,那麼那些被冠以愛和教育名義的打罵,真的能夠幫助家長教育出好孩子來嗎?

家長醒醒吧,你還想靠“打罵”讓孩子成才嗎?

家庭教育中打罵孩子不可取

我朋友17歲的兒子,上高二,有一次跟他爸說週末班上同學約著去郊遊,結果當天就被他爸發現他撒謊,沒有去郊遊和同學跑網咖玩遊戲去了。在找他兒子回來的路上就被他爸用皮帶頭抽得腿上背上都是青一條紫一條的傷。我當時看到孩子身上的傷,我說“你真下得去手,17歲的大小夥子了”,結果我朋友滿不在乎的說“這有什麼,當年他爺爺揍我和他大伯比這揍的狠多了”,我就問他“你跟你哥小時候經常被你爸打嗎?”他說“打呀,動不動就打,有時候我爸喝多了晚上回到家,我跟我哥都睡了,把我們從床上叫起來跪在地上挨個打,有一次打急了,我把我爸的棍子搶過來扔了,後來因為在家經常被打,不願呆家裡所以就不讀書了早早的離開家去打工。”我問他“當年你爸打你們你恨不恨你爸?”他說“恨呀,怎麼不恨”那我說“既然當年因為你爸動不動就打你們,你們都恨你爸,那你為什麼還要像當年你爸那樣動不動就打你的兒子呢?“我朋友說“打疼了他才能記住,記住了就不敢再犯了”。

可見,儘管當年因為他爸揍他們導致不願呆在家裡早早的就出社會工作,可是等到他成為了父親,他同樣用當年他爸暴力的方式管教他的孩子。

美國心理學家M。斯科特。派克說:“孩子會情不自禁地模仿父母,複製父母的相處方式,將它視為人生的標準和榜樣。”所以,如果你動輒用暴力方式解決問題,孩子會很容易向你學習,成為用暴力解決問題的人。

體罰孩子確實能起到一定的作用,像我這個朋友的兒子,每次被他爸揍一頓都會老實好多天,但是這樣的效果往往是以更大的的傷害換來的。當他們在慶幸孩子因為被體罰後變得聽話懂事時,卻忽視了這一表象是以犧牲孩子的尊嚴、安全感 為代價的。而一個低自尊、缺乏安全感的孩子,是很難發展出完整的自我、獨立的人格的。果然,他兒子因為懼怕他爸的暴力方式,就算是平時同學之間一些合理的交往需要花錢也不敢跟說他爸說,就私下裡找跟他爸一起工作的同事借錢,借錢的理由花樣百出,一開始大家也不在意因為每次借錢的金額都不多,但後來借的人數和次數多了後,大家發現不對勁了,善意提醒他爸注意孩子會不會有什麼狀況。他爸回去又是一頓揍,這個孩子就形成了撒謊——父母暴力懲罰——繼續撒謊惡性迴圈,到後來這孩子就變成“三天不打,上樑掀瓦”,打皮了。

在體罰中所帶給孩子的影響,沒有一樣是父母期望的。孩子受到的懲罰,會減輕他們對錯誤行為的自省,他們認為“懲罰”可以抵消他們的“罪行”,可以心安理得地重複自己的錯誤。這就是我朋友家這個17歲孩子為什麼打不怕的原因。

家長醒醒吧,你還想靠“打罵”讓孩子成才嗎?

體罰帶給孩子的傷害

經常被父母體罰的孩子,會失去自信,沒有安全感,同時伴有攻擊性、失落感和焦慮感,在智力水平、學業水平以及注意力水平的發展上也會有所欠缺。公共場合遭受父母毆打的孩子,會出現類似創傷後應激障礙的症狀,會誘發諸如極度消沉、拒絕社交、甚至自殺傾向等心理問題。

很多時候父母打孩子,並不是孩子犯了什麼嚴重的錯誤,而是因為剛好遇到了父母情緒不好的時候,也就是說,父母因為不善於管理自己的情緒,而把孩子當成發洩物件。在家庭教育中打罵孩子極易導致孩子心理和性格發育方面的問題,孩子會表現出:

懦弱,惟命是從,做事被動:就像我這個朋友的兒子一樣,只要跟他爸在一起,總是目光遊離,別人問他什麼話他都要不由自主的看他爸一眼,生怕說錯話,完全沒有一個大男孩所應具備的果敢和擔當。

自卑,自尊心受傷,自暴自棄:經常被父母打罵的孩子感受不到愛,認為自己是不被父母所愛的”低人一等“的孩子。

粗暴,信奉暴力手段,性情暴躁,行為有攻擊性:別人暴力對我,我還以暴力,以暴制暴成為這類孩子的潛意識的舉動,信奉用拳頭解決問題簡單直接,不在意別人的感受。

孤僻,不願意與人交流:這類孩子冷漠,缺少安全感,懼怕溝通,將自己禁錮在自我的小世界裡,不願外人走近,也不願自己走出來。

說謊,懾於壓力,見風使舵:孩子為了免受皮肉之苦,開始說謊騙家長,因為對孩子來說,騙過一次就可以減少一次皮肉之苦。

抗拒,藐視父母的權威,抗拒要求:孩子覺得反正無論我再怎麼努力表現,父母也不相信我,不尊重我,所以經常得不得尊重他也不願意去尊重父母,最直接的表現就是嚴重逆反。

輕信,輕信陌生人:在家庭當中得不到關愛,對於旁人表示出的一點關心都會猶如久旱逢幹露一般,想去靠近溫暖來源,尋求慰藉。

英國哲學家約翰。洛克說:體罰孩子這種管教其實是奴隸式的管教,而這種奴隸式的管教只能養成一種奴隸式的脾氣。這種管教雖然可以治好目前任性的毛病,但由於它會破壞人的精神,就有可能雖然你除去一個放蕩不羈的青年,卻換來了一個心神沮喪的傢伙。

家長醒醒吧,你還想靠“打罵”讓孩子成才嗎?

把暴力體罰趕出家門

相比於打孩子,家長可以採用更恰當合理的方式來懲罰犯錯的孩子,比如”情感懲罰“取消孩子玩遊戲,面壁罰站3-5分鐘,取消零花錢,沒收他喜歡的玩具等等,透過不愉快的情感體驗,讓孩子體會到錯誤行為帶來的後果。同時,父母要把為什麼會懲罰他的原因和他說清楚,讓孩子明白自己哪些行為不合理,告訴他要如何改正。

我們是父母,我們愛孩子無庸置疑,但請不要以愛的名義去打罵孩子,”棍棒之下孩子成不了才,反而極有可能成為柴”,做一個情緒穩定的父母,在我們和孩子的彼此相融和互相成就中,一起享受孩子和我們自己成長的快樂時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