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孩子有效交流

看到這個題目,你可能會問:“怎樣與孩子交流,才算有效交流? ”讓我們先來看反面例子,比如家長跟孩子看完一部電影,有些家長就會對孩子說:“談談觀後感吧‍‌‍​‍‌‍‌‍​‍​‍‌‍​‍‌‍​‍​‍‌‍​‍‌​‍​‍​‍‌‍​‍​‍​‍‌‍‌‍‌‍‌‍​‍‌‍​‍​​‍​‍​‍​‍​‍​‍​‍‌‍​‍‌‍​‍‌‍‌‍‌‍​。 ”這時,有些孩子就會或支吾或敷衍,或說得很片面,因為家長的問題太籠統、大而無當​‍‌‍​‍‌‍‌‍​‍​‍‌‍​‍‌‍​‍​‍‌‍​‍‌​‍​‍​‍‌‍​‍​‍​‍‌‍‌‍‌‍‌‍​‍‌‍​‍​​‍​‍​‍​‍​‍​‍​‍‌‍​‍‌‍​‍‌‍‌‍‌‍​。 家長可能就失去了與孩子交流的機會​‍‌‍​‍‌‍‌‍​‍​‍‌‍​‍‌‍​‍​‍‌‍​‍‌​‍​‍​‍‌‍​‍​‍​‍‌‍‌‍‌‍‌‍​‍‌‍​‍​​‍​‍​‍​‍​‍​‍​‍‌‍​‍‌‍​‍‌‍‌‍‌‍​。 久而久之,孩子也就養不成獨立思考的習慣,更難有獨到的見解。

家長應該引導式發問,先把問題落到實處:問劇情,問服裝,問心情,問經典臺詞,問主人公命運,問假如你是誰誰誰如何處理這件事。 可以問的問題很多,關鍵是切口要小,能引起孩子的興趣,然後就可以和孩子深入討論了。 家長切忌領導式發問:“談談想法吧? ”

家長還應學會接納式提問。 譬如孩子因為沒選上“三好學生”不開心,家長不可以說:“這有什麼大不了的,沒選上,下回再選! ”一個“三好學生”在學生心裡可能比家長的職稱和晉級還重要——你明明該當處長了,該晉升教授了,卻被一個名不見經傳的黑馬競爭走了,你會開心嗎?

這時,可以先問孩子:“媽媽知道你可能不高興,換作是我,還不如你鎮定呢! ”——如此,便拉近了與孩子的距離,孩子覺得父母站在自己一邊,沒有否定自己,便有了依靠,有了安全感,就能敞開心扉了。 然後,再問孩子:“你能告訴媽媽,你現在的感受是什麼嗎? ”——孩子可能會說“我覺得不公平”“我覺得沒面子”等。 這樣一來,孩子便開啟心扉,家長就可動之以情、曉之以理,有的放矢地與孩子交流了。

提問的目的是引起孩子的關注與興趣,然後走進其內心。

有些老師的提問方式也是千篇一律:“文章說了什麼? ”“作者想要表達什麼? ”“對此,同學們有什麼看法? ”寡淡得很,學生的回答基本也不加油鹽的直來直去。

實際上,只要老師換個角度思考,便可以老樹新花地煥發新境。 譬如這樣問:“有個詩人,他在山中迷路了,更麻煩的是,他還不認為自己迷路,請問我們如何挽救這個詩人? ”學生們可能要先猜這詩人是誰,是徐志摩、顧城、海子? 再想這詩人迷路時的樣子……此時老師給出這首詩,學生便豁然開朗:橫看成嶺側成峰,遠近高低各不同。 不識廬山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是的,這是蘇軾的《題西林壁》,詩人迷路是因為當時格局太小,沒有站在山外看山內,學生便一下子理解詩的內涵了。

讓我們從激發孩子的興趣、與孩子有效交流開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