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待孩子的缺點,“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

每個愛嘮叨的媽媽背後都有一個總把媽媽的話當耳邊風的孩子。

女人嫁人結婚不會改變其小仙女屬性。每天美美的,少女心依然。

女人什麼時候開始變黃臉婆了?生娃,娃上學後。立刻仙女屬性不在,迅速變成操碎心愛嘮叨的中年婦女。

對待孩子的缺點,“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

每個碎碎念念的媽媽的內心早就為孩子操碎了心,問題是把自己變成了“祥林嫂”卻發現面對的是“屢教不改”。

最要命的是很多專家都提出,母親嘮叨毀掉孩子的性格,毀掉家庭親情。

老母親真的是太難了,天知道,如果我說一次他能改,我為什麼要跟在後面說十次八次。

如果我說一次他就記住,我為什麼要跟在後面提醒十次八次。

下面是幾個我不斷實踐中的方法,跟各位陪讀老母親一起探討。

一,用職場的經驗來冷靜地看待孩子的缺點,並歸納總結

你早上看他洗臉磨蹭你要說,看他吃飯不吃雞蛋你要提醒。

晚上回來他要先看電視你著急,學習不好你更著急,錯題不該錯你上火。。。。。

每個都重要,但是每個你都忍不住,你就是從早嘮叨到晚。你心累,孩子嫌煩。還沒有效果。

首先,我們把職場的經驗和思維模式拿來對照孩子,一樣有用。我們先羅列後總結,孩子的缺點分為四大象限。

對待孩子的缺點,“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

我們要抓的是重要且緊急的,緊急不重要的,要重視重要不緊急的。

至於不緊急不重要的一些小毛病就隨他去吧。哪個人還沒有自己的一些特質呢。

我把我兒子,小學二年級的小男生,缺點四象限總結如下:學校作業不能及時完成,要媽媽催,緊急且重要的。

早上總是忘記戴紅領巾,緊急不重要的。

每天閱讀不能很好堅持,不緊急卻重要的。

諸如此類。

然後會把那些雖然讓你抓狂但是其實沒有那麼重要的事情,先踢出去。你告訴自己,這些以後再說。

然後我們重點處理重要的和緊急的事。

然後我們再接著分類,把重中之重,不緊急卻重要的缺點先拿出來處理。

因為這些如果你不處理,遲早一天會變成緊急重要,讓你火燒眉毛卻又悔不當初

所以總結後給重要不緊急的事情制定並且執行計劃。做好打矯正和習慣養成的長久戰準備。

二、每個階段就搞1——2個缺點,其他的裝聾作啞,你看到就像沒看到。

比如,學習上的壞習慣不能再拖了,那麼有很多,比如聽課專注力不高,比如一寫作業就喊媽。

那麼這個月就跟孩子說,我們必須改掉這兩個習慣,那麼怎麼改,在家學習要求20分鐘專注,要求你20分鐘不能喊媽,自己做作業。

然後列個表格,從第一天到第三十天,每天做到就畫√,然後給一積分,說好積分30換網購玩具機會一次。

如果中途不能專注20分鐘,左右扭來扭去,手裡玩玩具,那就是沒有完成。

每天晚上來個2次20分鐘,每天填表格畫√或者×。

當然這個階段,熊孩子還是各種花樣還是各種讓你抓狂。

該提醒的提醒下,但是關鍵是要忍,一定要忍。告訴自己,看我後面怎麼收拾你。

先把最關鍵的最不能拖的缺點先改了。如果不能表揚就先沉默,先裝聾作啞。

比如還是不收拾房間,書包還是亂七八糟,還是跟同學各種糾纏,這些都先放一放

你會說,這個怎麼放得下呢?他不吃飯我也由他了。

該提醒的時候還是要提醒,但是心理上要告訴自己,這個不是我計劃的重點,先放一放。

只要不出圈不過分,可以先放一放。

對待孩子的缺點,“傷其十指不如斷其一指”

親愛的老母親們,如果什麼都要管好,什麼都一起抓,真的就是每天嘮叨,沒效果。

都抓不好,不如先全力以赴抓好一樣再說。

計劃一到了鞏固期後,開始計劃二,再集中搞1——2個缺點。

三、生活習慣上的流程可以用“演練”來加強,學習上的缺點可以用“計劃表”來改變

對於比較小的孩子,比如低年級,有一半的缺點是生活習慣,你提醒他要洗手吃飯,提醒他收拾碗筷,提醒他收拾書包,提醒他自己歸納……。

如果是流程化的東西,比如早上起床到出門前的流程,你總是不斷提醒他的混亂的早晨,那可以換個方法。

就是家長講完流程和要求後,孩子清楚地知道要求是什麼。那麼家長陪著孩子“演練”一遍。

比如先躺床上假裝睡覺,孩子起床,假裝穿好衣服,然後孩子疊被子,去衛生間洗漱,去書房晨讀,讀完收拾書包,書放回原處。……。

一直到出門,整個過程,演一遍。然後歸納下流程。然後再演一遍。

比如收拾書包,先檢查什麼,後檢查什麼,最後看什麼,你說十遍沒有用,一起來做一遍,不行再來一遍。

孩子覺得好笑,家長認真陪著走流程。

這個方法,就是在強調過程,對於每天丟三落四的孩子,對於每天講都忘記的小孩,演一遍比講十遍有效。

可以試下,這個方法可以很多去掉生活細節上的嘮叨和提醒。

對於年級比較大的孩子或者學習上的缺點,最有執行力的方法就是做計劃表格。

先溝通好,我們現階段要改掉的是什麼缺點,然後雙方共同制定一個計劃表。

把每個詳細的步驟都列上,每天照表格執行,一開始媽媽嚴格監督,後面是提醒他看計劃表,後面養成習慣,孩子自己執行。

那媽媽就解放了。

總之,對於孩子,我們步步為營的監督,不如適當地裝聾作啞。

孩子的管理也是管理,有目標有流程分緩急分遠近。

育兒是一場修行,先磨礪各位父母的內心。既然當初生了,就竭盡全力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