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兒多用正面管教

很多家長說明明孩子做錯了,他還委屈得不行,他到底在想什麼呢?《正面管教》一書中歸納了孩子的四種迴應模式:

1。 憤恨:“這個不公平,我不能相信大人。”

2。 報復:“這回他們贏了,但我會扳回來的。”

3。 反叛:“我偏要對著幹,以證明我不是必須按他們的要求去做。”

4。 退縮:a偷偷摸摸——“我下次絕不讓他們抓到”;b自卑——“我是個壞孩子。”精神分析學社會學奠基人弗洛姆說:“運用破壞性的手段也有其自身的結果,即實際上改變了目的。”

很多父母覺得,孩子犯錯後,不給他點教訓他不長記性。所以孩子打翻一杯水,就訓他;放學後把東西忘在學校,就吼他;考試沒考好或者闖了其他禍,更是怒不可遏,動輒打罵孩子。殊不知,這反而抵消了孩子的愧疚之心,讓他把本可以自省的力量都用在和家長的對抗上,哪怕明明自己錯了也要跟父母對著幹,死不悔改。這反而背離我們教訓孩子的初衷:改正錯誤。體罰、訓斥,實際上是最無用的教育。我們要讓孩子知道即便是犯錯了父母也會跟孩子一起面對,一起去幫助改正,這樣才能增進關係,我們的說教才會有效,可惜我們都沒有這個耐心才導致很多惡果。

心理師蘇丹告訴各位家長,好好說話,是父母送給孩子最好的禮物。

高情商的父母,都是相似的;低情商的父母,卻各有各的風格。

明明是該鼓勵孩子的時候,一張口全是否定和貶損。

明明是關心孩子的時候,卻先用責備的語言一通怒吼。

明明可以平和講述,卻總是用反問句來回答問題。

美國知名心理學家蘇珊·福沃德博士在《中毒的父母》裡寫道:

“小孩是不會區分事實和笑話的,他們會相信父母說的有關於自己的話,並將其變為自己的觀念。”

這讓我想起,英國老牌心理療愈讀物《蛤蟆先生去看心理醫生》裡的蛤蟆先生。

他平時愛笑愛鬧,有一天突然抑鬱了。

在10次的心理諮詢中,蛤蟆在諮詢師蒼鷺的帶領下,終於找到了原因。

這一切都源於他的童年經歷,他的心裡還住著“挑剔型父母”,總是審判他、懲罰他。

蛤蟆先生的童年很孤獨,他從來沒有感受到家人的認同,連擁抱都少得可憐。

當諮詢師蒼鷺問他:“你的父親是怎樣的一個人?”

蛤蟆毫不猶豫地回答:“嚴厲而正直。他總是為這為那訓斥我。他會用非常不滿的眼神看著我並叫我的大名說:西奧菲勒斯,要我說多少遍?不準這麼做!”

慢慢地,蛤蟆先生也會認為,父親永遠是對的,而自己永遠是錯的。

似乎這樣想,大人的訓斥就變得合理。

他逐漸養成了討好型性格,但總覺得自己沒有達到父親的高要求,而且永遠也達不到。

在家庭教育中,心理師蘇丹告訴各位家長,孩子的成長需要的是正面管教。

當我們動不動給孩子貼標籤,大吼大叫甚至進行“人身攻擊”。

當孩子真的遇到大麻煩、大委屈的時候,怎麼可能第一時間想到跟父母說呢?

明明彼此之間有愛,偏偏就是要把對方推開,我相信這不是父母的初心。

心理師蘇丹告訴各位家長,最好的養育,就是和孩子好好說話。

那些在“好好說話”語境下長大的孩子,往往也會因為善於溝通而擁有良好的人際關係。

社會心理學上,有一個概念叫南風效應。

它來自於法國作家拉·封丹寫的一則寓言。

北風和南風比威力,看誰能讓路上的行人脫掉外套。

北風認為,只要風力足夠強勁,就能吹掉行人的外套。它越吹越猛,寒冷刺骨。結果行人為了抵禦北風的侵襲,反而把外套裹得緊緊的。

南風則徐徐吹動,頓時風和日麗。行人覺得很暖和,便主動脫了外套。

北風固然兇猛,但結果事與願違;南風雖然徐徐,卻往往事半功倍。

南風之所以能贏,是因為它順應了人的內在需求,使人的行為變為自覺。

父母教育孩子同樣如此,要了解孩子的心理需求,用和善且堅定的方式跟他們相處。

才能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達到春風化雨的境界。

正面管教話題,心理師蘇丹就分享到這兒,如果家長們有不能解決的育兒,家庭矛盾、情感等問題記得聯絡我。

父母好好學習,孩子天天向上!

育兒多用正面管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