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越懂教育的家長越不講道理?

和一位閨蜜聊天,她說8歲的兒子不聽話,不讓做什麼偏去做,苦口婆心地講道理,也不聽。

最近他兒子特別喜歡在下樓時把身子趴在樓梯扶手上,滑著下樓梯。她擔心孩子的安全,也不希望孩子把衣服弄髒,就反覆給他講道理,不讓他這樣做。但孩子只要一有機會,就從扶手溜下樓。閨蜜很苦惱:兒子怎麼聽不進去道理呢?

其實,孩子聽不進去道理都是有原因的。

為什麼越懂教育的家長越不講道理?

家長想用講道理來讓說服孩子聽自己的話,這並不是教育,是控制

我告訴閨蜜,不是孩子的做法有什麼問題,而是她自己害怕危險和不衛生。在這種情況下,我不會一味地禁止孩子去滑樓梯。如果他確實喜歡這樣做,我會在旁邊保護著,讓他慢一點溜下去。如果扶手太髒,我會和孩子一起拿抹布先把扶手擦乾淨。總之是讓孩子去享受變個花樣下樓的樂趣。

用講道理來說服孩子聽自己的話,這不是教育,是控制。

為什麼這麼說呢?

為什麼越懂教育的家長越不講道理?

因為孩子是透過嘗試新的下樓梯方法來學習,家長只需給予理解和必要的支援即可。

如果孩子聽從了家長的道理不再嘗試新的下樓方法,就是犧牲了自身的合理需要,家長是在用講道理控制孩子的行為。其後果是孩子的成長機會被阻斷,孩子也不能學會堅持自己的想法。

其實跟閨蜜一樣,有很多家長遇事只想用講道理來讓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做,還把這當成了教育。他們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心裡只關注自己的想法,而沒有去關注孩子的需求。

孩子的很多做法都是源自其心理特點,其背後都有合理的心理需求,不能用成人眼中的對錯去衡量。家長遇事首先要充分了解孩子的真實想法和需要,然後再去合理對待和引導。

為什麼越懂教育的家長越不講道理?

透過講道理教育孩子,孩子聽不進去

“媽媽講的道理你聽明白了嗎?”,“爸爸說的道理你記住了嗎?”,我們和孩子之間的對話常常以這樣的方式結束。家長總是希望透過講道理的方式,去改變孩子的想法和行為,以此達到教育孩子的目的。

但是越來越多的家長髮現,教育孩子如果只用講道理的方式,效果並不好。

一位教育專家說過,當家長在喋喋不休地講道理或批評孩子時,孩子看似在聽,其實大腦早已溜號,或者已經自動將家長的聲音遮蔽,家長卻並不知道。

一次,在兒子上學之前,我把他應該怎樣做,反覆講解囑咐他,他看起來聽得很認真。但當我要求他複述一下我講的重點時,他承認自己剛才溜號了,沒聽到我講了什麼。果然如此,家長那麼投入地講的道理,卻沒有傳達到孩子的頭腦中,又怎麼能產生作用?

為什麼越懂教育的家長越不講道理?

為什麼對於孩子來說,講道理效果就不好呢?

從本質上來說,這是由我們大腦的生理特點決定的。我們的大腦,天生就不喜歡“道理”。

因為“道理”是邏輯思維的產物,邏輯思維本身是一項高階能力。當一個人要運用“邏輯思維”的時候,他首先需要冷靜甚至愉悅的心態。然後他要將這個“道理”與自己過往的經驗進行匹配,與自己的感受匹配。最後,他需要一系列判斷來決定自己是否接受這個“道理”。

對於腦發育還沒有最終完成的孩子,在生活經驗十分有限的前提下,要做到聽進道理並照做,是十分困難的。

透過講道理教育孩子並不是聰明和有效的做法

為什麼越懂教育的家長越不講道理?

即使孩子聽懂了道理,也還是記不住該怎麼做

有一次在餐廳裡,我看到這樣一幕。

一個小女孩把菜湯灑到了衣服上,媽媽就開始不停地講道理教育她:衣服是新買的,每次都是這樣,怎麼就不能注意點,這麼大了還不能理解媽媽的辛苦,等等。孩子說了對不起,可這位媽媽仍舊一直在不停地說著,小女孩委屈地看著媽媽,眼裡逐漸泛起淚花,可媽媽還沒有停下來的意思。

為什麼越懂教育的家長越不講道理?

我在旁邊聽了之後,心裡既替小女孩難受,也心疼這位媽媽。同樣的事情一定發生了好多次,媽媽想透過一直不停地講道理,讓女兒從現在開始記住並做到。

前蘇聯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曾說:

任何一種教育現象,孩子在其中越少感受到教育者的意圖,他的教育效果就越大。

更何況當眾教訓孩子,讓自己和孩子的感覺都很糟糕,這樣的教育怎麼能產生好的效果呢?

為什麼越懂教育的家長越不講道理?

我們與其沒完沒了地跟孩子講她可能聽不進去或記不住的大道理,不如換一種思維。

少講道理和抱怨,而是狠一狠心,讓孩子自己對自己的行為後果負責。

我表姐的兒子各方面都十分優秀,就是那種大家眼中的“別人家的孩子”。她教育孩子很有方法。如果她和孩子遇到相同的情況,她只會笑著以調侃的口吻對兒子說一句:這下你回家之後有的洗啦。而絕不會在大講一通道理之後,還去幫孩子善後。

當孩子知道把衣服弄髒後,需要自己去洗乾淨,他很快就能學會在各種場合中注意不隨意弄髒自己的衣物。根本不需要家長反覆講道理。

為什麼越懂教育的家長越不講道理?

04 有很多比講道理更好用的教育方法

家長用適當的語言引導孩子是非常必要的,但一定要少講道理,多用孩子能接受的溝通方式去引導,同時要更注重體驗教育和身教示範。

教育家杜威認為,教育並不是一件“告訴”和被告知的事情,而是一個主動的和建設性的過程,這個原理幾乎在理論上無人不承認,而在實踐中又無人不違反。

當孩子的行為不正確時,要使孩子真正明白道理,不能僅僅依靠講道理的方式,而應該讓孩子有機會在實踐中獲得相應的體驗和經驗。

為什麼越懂教育的家長越不講道理?

我曾在一則新聞中看到,廣州有一對夫妻收養了幾個孤兒。當孩子們做錯事的時候,夫妻倆並不責罵,也不講大道理,而是讓他們透過親身體驗,來真正認識其中的道理。

有一次,小女孩慕恩帶著盲人姐姐美春出去玩,卻不知為何將美春一個人留在外面,獨自回家了。夫妻倆知道後並沒有多說什麼,只是讓小慕恩做了一次體驗:用毛巾矇住眼睛,自己在外面走一段路。

從那以後,慕恩變得特別懂道理。

為什麼越懂教育的家長越不講道理?

沒有反覆囉嗦的大道理,沒有傷人自尊的批評指責,這種做法如春風化雨般溫和,卻能讓孩子在親身體驗中深刻地領悟到做人的真諦。這樣的教育方式體現出一種大愛和智慧,而真正的教育就是一種愛的智慧和藝術。

所以,家長們

絕不能把講道理當作唯一或主要的教育方法

讓我們從今天開始,勇敢地做一名“不講道理”的智慧家長,給孩子最有愛又最有效的教育。

為什麼越懂教育的家長越不講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