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鴨子的遺憾

我不會游泳,是個“旱鴨子”。

和絕大多數家庭一樣,爹媽為了一家幾張嘴巴,不得不成天忙著,沒完沒了地忙著。

對小孩子家庭教育的目標很簡單:聽話。

家庭教育的成效:能幹些家務活,就是不錯了;倘若能自覺完成家庭作業,偶爾能從學校得個獎狀回來,那絕對是頂呱呱的好孩子。

小孩子天性頑皮,為了達到“聽話”的管理目標,媽媽會準備好竹條或杉條,要乾的,富有一定彈性。插放在家中主要房間的牆上,一旦我們有不聽話的,媽媽便順手拔出,朝身上抽來。那玩意打在身上,不會傷筋痛骨,但卻火燒火燎地疼。面板上,留下一道道紋路清晰的暗紅的血痕。據說,多抽抽,會長記性。弟弟一般見媽媽操起了“傢伙”,便哭叫著飛奔而逃,等媽媽氣消了,才悻悻地溜回家來。

而我,卻咬牙頂上媽媽抽過來了傢伙,不哭不鬧地忍受。記得媽媽就打過我一次,然後她自己竟然哭了,爾後,倒不再對我動用“傢伙”,迫使就範。不過,我確也是個被大人們評價為“聽話”的好孩子。

那時,門前的小河還沒有乾涸,我們還能在石榴樹下作個壩,洗衣、洗菜、洗豬草。一股清澈的山泉順流而下,緩緩流出龍子衝,匯入更大的河流。

其甫公公家邊的池塘也能常年蓄水,偶爾還放上點魚苗。夏天的傍晚,一二十個赤條條的小男孩,便在池塘裡撲騰著,給悶熱的小山衝帶來了歡樂。一直到天完全黑了,知了的叫聲也嘶啞無力了,池塘才恢復平靜安祥。衝裡衝外的很多男孩,就是在這個池塘裡學會的游泳。

而我,不知道是因為膽小,還是因為懼怕媽媽的“傢伙”,還是自覺做個“聽話”的孩子,始終沒有勇敢地,和小朋友們一起跳入那個池塘。一直至今,都沒有好好地去學游泳,成了不折不扣的“旱鴨子”——少了游泳的歡樂,終為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