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媽,我怕:孩子的“杯弓蛇影”,不是大人說“勇敢點”就行的

當孩子說:媽媽(爸爸),我害怕?

我們一般怎麼回答?

典型的答覆:

“別害怕,勇敢點兒。”

“這根本沒什麼可怕的。”

這也不能怪當爸媽的,如果孩子遇到的害怕事兒,像許仙掀開帳子,看到一條大白蛇仰頭伸出來那樣驚悚,一定會摟著孩子各種安慰,各種解釋。

媽媽,我怕:孩子的“杯弓蛇影”,不是大人說“勇敢點”就行的

《新白娘子傳奇》

但,實際上,讓孩子害怕的場景,可不都是微不足道的嘛:

“媽媽,這是什麼?”孩子驚恐地大叫,媽媽一看,一粒鳥屎掉在了孩子面前。

“爸爸,快來,快來!”爸爸火速奔去,看到孩子被家裡新買的自動張嘴智慧馬桶蓋給嚇呆了。

“媽媽!媽媽!媽媽!媽媽!“孩子驚慌地喊著,媽媽衝過去一看,孩子面前是隻搖尾巴的狗,孩子被二狗子這突如其來的殷勤弄得不知所措了。

……

每每此時,讓大人們說些什麼?可不就是沒什麼好怕的,勇敢點之類的?

其實,大人們之所以這樣想,是因為是大人啊。

大人的大腦已經發育成功,可以把控情緒和理智。

孩子則不然啦,他們的小腦袋瓜裡,左右腦,上下腦都還沒整合好呢。

據科學家說,人類的大腦得在25歲所有才能成熟,

所以,通常孩子們會沉浸在無意識的感性想象中無法自拔。

我們為什麼要重視孩子的害怕?

因為

我們要演示給孩子看:“怎樣面對自己心裡的害怕”。

為什麼要演示?

因為我們知道成人的世界裡也有很多害怕,有的人能跨過去,就超越了;有的人深陷其中不能自渡,就沉淪了。

如何面對內心潮湧似的戰慄,是生命教育中不可或缺的一課啊。

就如杯弓蛇影中的朋友,假如沒有樂廣,他可不就死翹了嘛。

大人的理智經常能安撫不了孩子的慌張,不如給孩子講本故事,比如這本《帕拉帕拉山的妖怪》:

小白豬從山上滾滾滾滾下來,

腿摔斷了,頭鼓起來了包,相當狼狽。

它被村人抬到了醫院,

清醒後,村人問起怎麼回事?

小白豬顫慄地回答:”有妖怪!”

啊?

村人很疑惑。

小白豬不得不開啟那段可怕的回憶,向村民們描述了那晚它是如何遭遇到妖怪的,

那妖怪有十人那麼高,像炭一樣黑,全身長滿尖刺,眼睛射出綠光,舞著利爪,露出一嘴大牙。

媽呀,太可怕了。

媽媽,我怕:孩子的“杯弓蛇影”,不是大人說“勇敢點”就行的

《帕拉帕拉山的妖怪》

村民們沸騰了。

這還得了?趕緊備戰。

在備戰過程中,大家忙得一團糟,

村長迷信地肯定:一定是那妖怪在詛咒偶們。

大家更恐懼了。

直到,直到兩隻從帕拉帕拉山下來的豪豬出現,一切才真相大白!

艾瑪,原來一切都是小白豬的幻覺。

玉米的孩子問:“媽媽,為什麼他們越備戰,越慌張呢?”

這個……。

孩子繼續說到:“媽媽,它們不是更應該去弄清楚有沒妖怪嗎?就像杯弓蛇影裡的樂廣那樣。”

玉米:是的,孩子,你想得對。

面對恐懼,我們需要的也許不是抵禦,而是弄清楚事情的真相啊。

所以孩子再有害怕,我們不妨蹲下身來,秉持著愛,對孩子說:

“我們一起學習,去看著害怕,看看它到底是從哪裡來的,看看它到底是什麼。”

用直面恐懼的勇氣,去致意成長中所有的“虛驚一場”。

ps,有人好奇盃弓蛇影的故事,就往下讀哈:

以前有個叫樂廣的人,好傢伙,他廣交朋友,熱情好客。

有一天,自個兒做了一桌子好菜,本著分享的精神,請來了一堆朋友。

好菜好酒,好友好氣氛。

其中一位朋友,正想痛飲三百杯時,無意間看到杯中似乎有條遊動的小蛇。

艾瑪,好想扔了,瞅瞅周圍,大家喝的正歡,他左思右想,算了,不能掃了大家的興致,於是壯士一仰頭,喝下個視死如歸。

後來,這位朋友再也沒來找過樂廣,樂廣不幹了,你不要找我,我就去找你啊。

樂廣來了,發現這位客人竟然病了好多天,已有了病危的跡象。

樂廣很納悶地問:“前幾天喝酒的時候,你不是還好好的嘛,怎麼一下子就病得這麼厲害了呢?”

這位朋友本想帶著這個秘密悄悄地走的,

但耐不住樂廣真誠的關心,支支吾吾地說出了實情:“那天你盛情款待,我發現酒杯裡有一條遊動的蛇,礙於場面,我硬著頭皮喝了。但回來後,總覺得肚子裡有一條小蛇。哎,就這樣我有毛病了。”

但凡廣交朋友的人,也是熱心腸的人,

樂廣得知這事後,冥思苦想,就地再現當時的場景,

終於記起他家牆上掛有一張彎弓,他猜測這位朋友所說的蛇一定是倒映在酒杯中的弓影,

知道了原因,事情就好辦了,把朋友再請來一次,再喝一次,再看一次遊動的蛇,吼吼,游泳的蛇竟然是牆上弓的影子。

朋友疑竇頓開,壓在心上的石頭被搬掉,病也隨之而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