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乏邊界感的隔代教育,最終傷害的是孩子

心理學家武志紅曾說,很多中國式的家庭常常是共生的關係,邊界感模糊,我中有你,你中有我,陷入死迴圈。

缺乏邊界感的隔代教育,最終傷害的是孩子

同事小劉最近抱怨,自己在孩子眼中成了“環媽媽”。原來,小劉下班晚,不能正常接孩子放學,正好爺爺奶奶家離學校也近,就由爺爺奶奶代為接孩子放學。本來是件挺好的事,可漸漸地,發現關於育兒和教育觀念的矛盾越來越多。

比如,放學後就給孩子吃很多零食,導致吃飯時不正經吃飯。和爺爺奶奶說過了多次不要給孩子吃太多零食,不好好吃飯營養就不均衡。可每回都是表面上同意,轉身就給拿零食。

再比如,孩子放學回家不寫作業就先看電視,等媽媽6、7點下班回家了再讓媽媽看著寫作業。每天作業都要寫到9、10點,家裡雞飛狗跳,孩子睡眠也不足。 媽媽回到家教育孩子放學先寫作業,爺爺奶奶還會說,讓孩子看會唄,一天學習挺累的。

還比如,奶奶會說“你挺厲害啊,大冷天給孩子穿闊腿褲子”,“你也不會給孩子買衣服啊,看你嫂子就挺會買衣服的。”爺爺會說 “明天降溫,給孩子多穿點”、“明天風大,帶孩子注意點”、“明天下雨,帶孩子打車回家”、“明天風大,帶孩子打車回家”。第二天,還會問孩子“昨天媽媽帶你打車回家沒”。如果答案是否定的,電話又會來了。當然,老人是好心,疼愛孩子。但是孩子也不能只在溫室裡曬太陽,也該適當感受下外面的風吹和雨打。

就這樣,我成了孩子眼裡的“壞媽媽”,公婆眼裡“不聽話”、“愛較真”、“不愛孩子”的刁蠻媳婦。老公眼裡“愛發脾氣”、“不可理喻”的任性老婆。

我成了家裡脾氣最差的人,整天焦慮。孩子表現好些,當爸爸的會說有孩子媽媽的功勞。孩子有情緒有壓力時,當爸爸的會說你給孩子那麼大壓力幹什麼。孩子表現很差時,當爸爸的又會說你怎麼管的孩子?這種焦慮已經讓我開始失眠了,我該怎麼辦?小劉的抱怨也是很多上班族家長的縮影。

缺乏邊界感的隔代教育,最終傷害的是孩子

沒有邊界感的隔代教育,演變成家庭成員之間“權利”之爭。對於孩子來說,這不是愛,而是一種傷害。

首先,要明確家庭成員各自的職責,建立好通暢的交流渠道。

“養不教、父之過”。父母是孩子教育的第一責任人。父親、母親都要主動承擔起教育孩子的責任,父親在教育中是不缺少的角色,不要在孩子出現問題時一味去問責母親,先想想作為父親你的責任是否盡到。也不要把孩子推給老人後,就什麼都不管了。

白巖松曾說,家長在一個孩子的成長過程中,起碼要承擔51%的控股責任。

家人之間應該事先溝通,制定好規則和邊界。老人也要學會退下來,把教育權還給子女,在教育方面可以提出建議,但是不具有最終決定的權利。老人可以在輔助的生活層面上搭把手。家庭職責明確,邊界清晰,一起呵護孩子健康成長。

其次,老人帶娃是情分,不帶娃是本分,有矛盾要注意溝通方式和解決技巧。

照顧孩子是件非常辛苦的事,我們要懷有感恩的心,把怨氣和負面情緒消解掉,心地單純地善待和感恩每個人,也包括自己。在一些無關緊要的問題上,可以儘量避免爭執。有矛盾溝通時要先表揚再提建議,說服不了時,可以不吱聲或口頭順從,接下來該怎麼辦怎麼辦,自己有主見主就行。

周國平曾說:“分寸感是成熟的愛的標誌,它懂得遵守人與人之間必要的距離,這個距離意味著對於對方作為獨立人格的尊重,包括尊重對方獨處的權利。”